第十六章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層樓。
【譯詩】
太陽漸漸落下山崗,黃河朝著大海奔流,要遙望千裏,要窮盡目力,就必須再登上一層高樓。
【賞析】
詩人通過登樓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宏遠的抱負和博大的胸襟,也表現了宇宙的無限。後兩句出語自然,千古傳誦,被人們看作是追求理想和崇高境界的象征。
出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譯詩】
黃河如帶,綿延著遙遠的雲天,一座孤城,荒涼在峻嶺叢山。羌笛何必,吹起悲涼的樂曲,傾訴別離的哀怨,柔和的春風,從來吹不到玉門關。
【賞析】
畫盡了一幅塞外的荒涼景象,也隱含著對朝廷不關心邊疆將士和進行開拓的批評。
作者簡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虞鄉(今山西永濟)人。德宗貞元九年(793)進士,又舉博學宏詞科。官禮部員外郎,因參與想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團,被貶永州司馬,後遷柳州刺史。元和十四年病卒於柳州。
他的詩樸茂奇崛,反映現實,在藝術上很有特色。和韓愈共同領導了唐代的古文運動,文比詩更著名,也是傑出的思想家和政論家。有《柳河東集》。《全唐詩》存詩四卷。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詩】
看不見,飛鳥的影子,看不見,行人的足印。隻有,一葉孤舟,載著披蓑衣戴鬥笠的漁翁,大雪天裏,在寒江中,垂釣。【賞析】
本詩妙在自然,像一幅寫意畫,創造出一種不尋常的藝術境界。用了許多動詞,每個詞都具有很強的表現力。這是詩人遭謫到永州後所作。聯係到當時的抑鬱心情和傲睨一切的性格,就更可以引伸出許多想象來。
作者簡介:賈島(799-843),字浪仙,一作閬仙,範陽幽都(今北京市)人。初出家的為僧,後韓愈勸之還俗,屢考進士不第,但詩名頗高。曾做過長江主簿、普州(今四川安嶽縣)司倉參軍一類的小官。他是有名的苦吟詩人,以追求清奇、冷峭著稱,情調薑苦;有些小詩樸實自然,富有意境。有《長江集》十卷,《詩格》一卷。《全唐詩》存詩四卷,約四百首。
尋隱者不遇
鬆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賞析】
人稱賈詩瘦硬,但這首詩寫得多麼空靈。幾句像是極平常的問答,將隱者的蕭灑閑逸之情寫得入神極了。意境,是不須刻意強求的,妙句也常隻是從生活中摘取。
作者簡介:金昌緒,生卒年不詳,餘杭(今浙江杭州市)人。《全唐詩》僅存這一首。
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晾妾夢,不得到遼西。
【譯詩】
我拍打樹枝,把黃鶯打走,為了不讓它,在枝頭啼鳴。我害怕啼聲驚醒我的好夢,我不能趕到遼西,去和,我的親人夢中相會。
【賞析】
詩人的筆觸表現感情,確是和別人不一樣。因為吵醒了和遠戍的丈夫相會的好夢,而遷怒黃鶯,要去撲打它,思婦的深情,隻有詩人才感受得這樣曲折、細膩和奇妙!
作者簡介:賀知章:(659-744)字季真,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武則天證聖元年(695)進士。曾官禮部侍郎、太子賓客、秘書監等,官位很高又以風雅清淡為時所傾慕,天寶初年,向玄宗請求回鄉隱居做道士。又自號四明狂客,與李白等人在長安稱“飲中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