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
詩歌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精華,而唐詩是其中的瑰寶。魯迅先生說:“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做完。”正說明了它的地位。
瑞存的《全唐詩》《續全唐詩》共有五萬一千餘首。唐詩主要形式有古風、樂府和五、七言律詩、王、七言絕句。唐詩詞句優美,字字珠璣。讀來琅琅上口,無論婦孺老幼都傳為傳誦。
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晚年自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泰安東)。先世在隋末時流徒西哉,李白即出生在當時唐安西大都護府所在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幼年隨父遷居今四川江油。25歲時,他隻身出外,仗劍遠遊。天寶元年(742)42歲時,由於道士吳筠的推薦,應詔赴長安供皋翰林,後因宦官和權臣的讒,被玄宗禮地放逐出京。安史之亂的第二年,他參加了永王(肅宗的弟弟)的府;肅宗至德誌年(757),永天兵敗,李白也被關進當陽獄中。次年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縣),在未達流放地時中途遇赦。代宗寶應元年病死於安徽當塗。
他一生流離失意,經曆曲折,任俠輕財,嗜酒愛遊,性格豪放;又求仙學道,也有頹廢和玩世不恭的一麵。
他的詩想象豐富,構思奇特,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語言深入淺出,是唐代詩歌藝術的高峰。現存詩約千首,有《李太白全集》。《全唐詩》豐收詩二十五卷,補遺一卷。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譯詩】
我在花叢中安排下一壺好酒,獨自酌飲沒有一個知音。舉杯邀請明月同我共飲,對著明月,對著自己的影子,就等於三個人。
月亮本來不會飲酒,影子也不過枉然跟隨在身前身後,暫且以明月和影子相伴,借這美景及時行樂。
我唱起歌月亮在空中徘徊不定。我起身狂舞影子跟著飄前飄後。清醒時我們共同歡樂,酒醉後各自離散東西。但願能永遠盡情漫遊,相約重逢在無垠的太空。
【賞析】
放浪的形骸,奇妙的聯想,從中可窺見詩人浪漫率真的個性和寂寞的心情。
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容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歎息未應閑。
【譯詩】
巍巍天山,蒼茫雲海,一輪明月傾瀉銀光一片。浩蕩長風,掠過幾萬裏關山,來到戊邊將士駐守的邊關。
漢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戰匈奴,吐蕃凱覦青海大片河山。這些曆代征戰之地,很少看見有人慶幸生還。
戍守兵士仰望邊城,思歸家鄉愁眉苦顏。當此皓月之夜,高樓上望月懷夫的妻子,同樣也在頻頻哀歎,遠方的親人嗬,你幾時能禦裝洗塵歸來!
【賞析】
明月、天山、雲海長風,構成的這幅美景與邊關的愁眉苦臉,遠方親人的歎息唉聲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作者渴望戰爭早點結束,人民安居樂業的強烈願望。
子夜吳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