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聲音可以探測天氣
聲音是人耳對大氣中空氣分子的疏密波動的感覺。譬如說,我們敲鍾時,這口鍾被敲擊而發生振動,這種振動推動了鄰近的空氣分子,使它們發生密度的疏密變化,這種疏密的周期性變化,在空氣中傳播,就形成聲波。當聲波傳到我們的耳朵中來時,我們就聽到了鍾的聲音。
近年來,用聲音來探測大氣的研究,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早在1901年,人們就發現炮彈爆炸區周圍約70~90公裏以外,有一個聽不到爆炸聲的靜聲區,在這個靜聲區以外,又有可聽見爆炸聲的區域。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這種現象更引起人們的注意。人們在爆炸地點四周不同距離處,安置了許多拾音器來接收爆炸聲,以研究這種反常聲波的傳播現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人們還曾用火箭帶了爆炸物在高空爆炸,並用地麵拾音器進行探測。這些探測都證明在高空約50公裏處,有一個高溫區存在。靜聲區的出現,是聲波在高空傳播時發生了折射的緣故。
但近年來,利用聲波探測大氣的設備,主要是用“聲雷達”。聲雷達能測出近地麵1~2公裏以下的大氣溫度、濕度隨高度的變化和它微小的脈動現象,還可測出風向、風速、鋒麵結構、對流熱氣流、逆溫層等等。
聲音為什麼能夠探測大氣的性質呢?這是因為大氣能影響聲波的速度、路徑,以及聲波振動的頻率。隻要我們能測出聲波速率、折射情況和振動頻率的變化,就可了解大氣的性質情況。
例如,聲波在空中傳播時,傳播的速率會受空氣溫度、濕度和風速的影響,溫度、濕度愈大,聲音傳播的速度也愈大。另外,順風傳聲,聲速就會加大;逆風傳聲,聲速就會減小。聲波傳播的路線,也受大氣中溫度分布的影響而彎曲,這稱為聲音的折射。根據折射情況,可以推論空氣中溫度的分布情況。聲波又是一種疏密波,有它的振動頻率,當發聲或散射聲波的空中質粒在傳聲方向上,有相對於聲波接收器的運動時,接收器接收到的聲波頻率,就會和原來聲波的頻率有很大不同,這稱為“多普勒頻移效應”。通過測量聲波的多普勒頻移效應,人們可以測出氣流的運動。聲波還會被空中懸浮物所散射。這種散射,有利於人們設計接受散射聲波的儀器,以便了解聲波在大氣中傳播過程中受大氣的影響情況,從而推估大氣的溫度、濕度和風的分布。
領先科技測雲高儀器
雲高是氣象預報的重要依據,也是安全航空所需要知道的項目。測量雲高,普遍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氣球法,施放定升速的氫氣球,根據從施放到進入雲底的時間和上升的速度,算出雲底的高度;另一種是雲幕燈法,就是用雲幕燈發射一束光柱,垂直照到雲底一點,通過從觀測到的點觀測該點仰角以及觀測點與雲幕燈的水平距離,根據三角方法可以算出雲底的高度。這兩種方法都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如氣球法要事先充氣,氣球從地麵升到雲底需要一定的時間,雲越高,所需時間也越長,而且氣球有時能從積狀雲塊的縫隙中穿過,不能測到雲底的高度。又如雲幕燈法隻能在夜間采用,而且雲幕燈發射光柱的亮度有限,隻能測量雲層較低的雲。為了克服這些局限性,我國試製成了一種測雲儀器,叫“弧光測雲儀”。它是利用光發射器,發射一束紫、綠、藍三色脈衝光(稱弧光),射向天空雲底,光源碰到雲底即被反射回來,被地麵接收機所接收。我們已經知道光波在空中傳播的速度是每鈔30萬公裏,根據弧光從發射到接收的時間就能知道雲的高度。“弧光測雲儀”有很多優點,如白天、晚上都能測雲,利用接收機代替了肉眼觀測,數據準確而且及時。但由於弧光畢竟還較弱,遠距離發射,光波衰減很多,要測幾千米高的雲,會使反射光波微弱到使接收機難以感應。另外,儀器的發射光源部分體積大而笨重,也不能轉動,隻能測量與儀器發射光源垂直上空的雲底高度。所以“弧光測雲儀”雖比氣球法和雲幕燈法測雲進了一步,但仍有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