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遮擋條件的觀測者們應把溫度表放在適當的位置,遠離被曬熱的建築物或煙囪頂端,以及遠離如柏油馬路這樣的熱表麵。利用房屋北側的陰涼處可以免除季節差。

氣壓表比氣溫表更精密一些。因為氣壓趨勢表明風暴移動的方向。絕對氣壓有些騙人,尤其對居住在高緯度地區的觀測者們而言更是如此。全球氣壓圖是用氣壓表經細致測量後編製的,表明無論是對特殊高度地區,還是對海平麵地區氣壓都比較平均,以達到一致。盡管一些業餘觀測者們使用氣象學用的氣壓表,其特點是有電子感應器和數字讀值,但大多數人樂意使用標準的空盒氣壓表,因為它有一個疏散的金屬空膛,內部對側各有一個彈簧。

內部空間溫度的變化與外部空氣壓力的變化相聯係,並通過杠杆係統傳遞到針形控製盤上。大多數氣象觀測者傾向實證的準確度,可以精確到百分之一“英寸”的壓力。或十分之一毫巴——甚至達到十分之一度的氣溫。讀數的範圍同樣重要。生活在寒冷地區的觀測者對未達到-29°F的溫度控製盤感到滿意。氣象觀測者都不想忽略天氣最主要的幾個方麵即降水和風。對於雨水來說,有幾種標準量度。但最流行的是一尖角桶之量(標準量),它可定期自動流空,因此,它不加滿也可測量降雨量。然而,雨水像溫度一樣,是不易測量的。因為風使到達桶頂的雨水量不準。多數測量者試圖將儀器放在相對開闊的低處,同樣,氣壓表(無論是電子感應器還是傳統的杯狀旋轉軸)若放在靠近建築物或大樹,就不會給出準確的風的讀數。標準測風儀器須放在35英尺(10米)高處。

北方觀測者常以雪量大加誇口,但那裏的技術卻是最高的。適當的測雪儀需要一個平板,在下大雪時,定期將下麵因重量、融化或結束而形成的雪掃下去,另一方麵,一些觀測者急不可待地想獲取雪量的記錄,因而得出的結果也常常很高,而且還不合常理。為此,最好每隔6個小時清理一次平板。

雖不像雪那樣迷人,但在氣象學方麵起很重要的作用當屬濕度。氣象觀測者曾一度用濕度表來測量人頭發的長度。後來,觀測者用手搖幹濕表來這樣做。這種儀器兩側各有一個溫度表,一個球部用細紗布包裹住,觀測者弄濕紗布,將溫度表轉動幾分鍾,蒸發使球部冷卻,並降低其溫度,達到一個被稱作濕球溫度。幹球溫度表上的溫度和濕球溫度表上的溫度差就可能是大氣濕度的測算值。現在,測量濕度的電子感應器業已存在,但不十分準確。

清教徒喜歡使用轉動的幹濕表,但電子氣象站的動波是與國內計算機兼容的能力。有些是成串出現,所提供的數據直接進入計算機內,連同軟件,使觀測者將他們用文字所記載的天氣日記也現代化了。

氣象觀測者喜歡對觀測中作的筆記進行比較,一些人發現,國際網絡組織要郵寄他們的數據;另外一些人想主動為國家天氣局進行觀測。若地平線上空的天氣允許,美國觀測者會在SKYWARN中成為風暴的跟蹤者。SKYWARN是一個誌願組織,他們協助國家天氣服務預報局(簡稱NWSFO)進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