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

太平洋位於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和南、北美洲之間。南北長約15900千米,東西最大寬度約19900千米,麵積17968萬平方千米。占世界海洋總麵積的498%,占地球總麵積的35%。太平洋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和島嶼、珊瑚礁最多的海洋。

太平洋西南以塔斯馬尼亞島東南角至南極大陸的經線與印度洋分界,東南以通過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的經線與大西洋分界,北經白令海峽與北冰洋連接,東經巴拿馬運河和麥哲倫海峽、德雷克海峽溝通大西洋,西經馬六甲海峽和巽他海峽通印度洋,總輪廓近似圓形。

太平洋平均深度為4028米,最大深度為馬裏亞納海溝,深達11034米,是目前已知世界海洋的最深點。平均鹽度約,3560,最高達365‰。

太平洋通常以南、北回歸線為界,分南、中、北太平洋,或以赤道為界分南、北太平洋,也有以東經160°為界,分東、西太平洋的。北太平洋:北回歸線以北海域。地處北亞熱帶和北溫帶。主要屬海有東海、黃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中太平洋: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地處熱帶。主要屬海有南海、爪哇海、珊瑚海、蘇祿海、蘇拉威西海、班達海等。南太平洋:南回歸線以南海域。地處南亞熱帶和南溫帶。主要屬海有塔斯曼海、別林斯高晉海、羅斯海和阿蒙森海。”太平洋約有島嶼一萬個,總麵積440多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島嶼總麵積的45%。大陸島主要分布在西部,如日本群島、加裏曼丹島、新幾內亞島等;中部有很多星散般的海洋島嶼(火山島、珊瑚島)。

太平洋海底北半部有巨大海盆,西部有多條島弧,島弧外側有深海溝。北部和西部邊緣海有寬闊的大陸架,中部深水域水探多超過5000米。夏威夷群島和萊思群島將中部深水區分隔成奉北太平洋海盆、西南太平洋海盆、西北太平洋海盆和中太平洋海盆。海底有大量的火山錐。邊緣淺水域水深多在5000米以上,海盆麵積較小。

全球約85%的活火山和約80%的地震集中在太平洋地區。太平洋東岸的美洲科迪勒拉山係和太平洋西緣的花采狀群島一帶,活火山多達370多座,有“太平洋火圈”之稱,地震頻繁。

太平洋的氣候分布、地區差異主要是由於水麵洋流及鄰近大陸上空的大氣環流影響而產生的。南、北太平洋最冷月平均氣溫從回歸線向極地為20~16℃,中太平洋常年保持在25℃左右。太平洋年平均降水量一般為1000~2000毫米,多雨區可達3000~5000毫米,而降水最少的地區不足100毫米。

在寒暖流交接的過渡地帶和西風帶內,太平洋多狂風和波濤。太平洋北部以冬季為多,南部以夏季為多,尤以南、北緯40℃附近為甚。中部較平靜,終年利於航行。

在太平洋生活著的動、植物,無論是浮遊植物或海底植物以及魚類和其他動物都比其他大洋豐富。太平洋淺海漁場麵積約占世界各大洋淺海漁場總麵積的1/2,海洋漁獲量占世界漁獲量一半以上,秘魯、日本、中國舟山群島、美國及加拿大西北沿海都是世界著名漁場。盛產鯡、鱈、鯤、鮭、鯖、鱒、鰹、沙丁、金槍、比目等魚類。海獸有海豹、海象、海熊、海獺、鯨等。

太平洋近海大陸架的石油、天然氣、煤很豐富,深海盆地有豐富的錳結核礦層(所含錳、鎳、鈷、銅四種礦物的金屬儲量比陸地上多幾十倍至千倍),此外海底砂錫礦、金紅石、鋯、鈦、鐵及鉑金砂礦儲量也很豐富。

鹽度最低的海——波羅的海

都說海水又鹹又澀,可是,從波羅的海中舀起來的水,幾乎嚐不到鹹味。這是為什麼呢?

當然很容易找到答案:鹽度低。是的,波羅的海的海水含鹽度僅有7‰~8‰,大大低於全世界海水的平均含鹽度(35‰);波羅的海各個海灣的鹽度更低,隻有2‰左右。因此,這裏的海水當然很淡了。可是,你知道波羅的海為何含鹽度這麼低嗎?

波羅的海位於歐洲大陸與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之間,從北緯54°起向東北延伸到北極圈附近。波羅的海形成的時間不長,這裏的冰河時期結束時還是一片被冰水淹沒的汪洋。後來大水向北極退去,最低窪的穀地形成了大海,因此,這裏的水質原本就比較好。除此之外,波羅的海處於高緯度地區,氣溫低,海水蒸發量很小。這裏又受西風帶影響,降水較多;四周還有許多河川注人大量淡水。大西洋和波羅的海的通道又淺又窄,鹽度高的海水不易進來。因此,波羅的海成為世界最淡的海。

最著名的陸間海——地中海

陸間海,又稱陸間地中海,是指那些被幾塊大陸所環繞的海洋。地球上陸間海的麵積約占大洋總麵積的82%。

這裏所談陸間海,是陸間海中最最有名氣者,它就是位於歐、亞、非三大洲之間的地中海。希伯來人和古希臘人稱它為大海。古羅馬人把它看作羅馬帝國的中心海。英、法、西、葡、意等語意為“陸地中間之海”。中國古籍《嶺外代答》稱地中海為西大食海。

地中海東西長4000千米,南北最寬處為1800千米,麵積約為252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為1494米,最大水深為5530米。北部岸線曲折,多海灣,南部岸線較平直。

地中海的海底地形以大陸架狹窄,陸坡陡峭,深海盆被海脊所分割為主要特點。歐洲向南突出的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和巴爾幹半島,將地中海北部分為利古裏亞海、亞得裏亞海和愛琴海。西西裏島和突尼斯北端之間的一個水下海脊,將地中海分為東、西兩部分。西部有阿爾沃蘭海盆、阿爾及利亞海盆和第勒尼安海盆;東部有愛奧尼亞海盆和黎凡特海盆。亞得裏亞海深度僅幾十米至幾百米,愛奧尼亞海盆深度在3000~4000米間,愛琴海中島嶼星羅棋布。

關於地中海的成因,海底擴張和板塊學說認為:它是特提斯海(古地中海)的殘存水域。中世紀時,特提斯海的範圍逐漸縮小。現在的地中海是中生代到新生代中新世間,非洲板塊和歐亞板塊非常複雜的相對運動而造成的。

在氣象學上,“地中海式氣候”可謂赫赫有名,其特點是:夏季炎熱幹燥,冬季溫暖潮濕,春季天氣多變,秋季時間,暫短。由於這種氣候特征在地中海地區分布最廣、最為典型,故全世界凡屬此種類型的氣候均被冠以“地中海式氣候”之名。此外,強風盛行是地中海又一大氣候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