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皇上親政,宦官專權(2 / 2)

步璵璠癱坐在桌前。

“王妃?”明雲見翟璟瑉離開後,回到步璵璠房中。王爺又皺著眉頭離開梅苑了。她想不明白,王妃高貴典雅,聰慧穎嘉,且並不如外人傳言那般不堪,為何卻始終得不到王爺的寵愛?

步璵璠呆坐原地,兩行清淚無聲而滑落。

“王妃,不必氣餒,王爺終有一天會認識到王妃的好的。”明雲有些手足無措。

“我想靜一靜……”步璵璠起身向床走去。

明雲神色一頓,她說“我”,而不是“本王妃”。印象中,這是她第一次看到王妃露出如此軟弱無助的神情。

“那奴婢退下了。”明雲擔憂地退出房間,將門掩好。

寂靜的夜裏,空氣潮濕一片……

明德十五年,是小皇帝翟璟玦正式親政的第一年。雖然說,皇帝成年大婚後,親政是慣例,但是張太皇太後攝政多年,朝堂上勢力盤根錯節,又兼有心人在旁覬覦,在這帝後權利交接的第一年,朝堂上便有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年關還未平平安安的過去,偏偏出了樁“漢王餘孽案”,雖然最後罪犯已經伏法,從犯也已判終身監禁錦衣衛大獄,月餘後暴病歿於詔獄之中,但是,隨之而來的家事國事,徹底把初親政的小皇帝折騰得暈頭轉向。

張太皇太後從西山療養歸宮後,聽聞楊太傅已歿,便一蹶不振,透露出了黃昏遲暮之狀。原本諸附屬國都是在年中旬和年末來帝京朝貢,但是今年,由於皇帝大婚,葵國早早就派出了使團,攜帶大婚賀禮前來朝貢。

輔政大臣已歿,張太皇太後重病不起,眾朝臣持觀望態度,翟璟玦雖如願主掌大權,卻身陷孤立無援的境地。好在皇上身邊有一位忠心耿耿的李司禮,雖上不了朝堂,進不了宗廟,但沒了礙眼的楊太傅和威武的張太皇太後,皇上大事小情均向李振請教,而李振愈發明目張膽起來。

葵國來翟朝貢,珍奇異寶不是先送入宮內,而是先交到李府,經由李振先行篩選,留下中意物品之後,餘下之物才會送到宮中。李公公高興了,皇帝才會多給葵國些賞賜,可不要小看了這些賞賜,足夠滿足葵國全國百姓一年的的生計。

那這些賞賜的標準為何呢?總不能全憑李公公高興吧?

答案是,賞賜按人頭發放,葵國使團有多少人前來朝貢,便發放多少人份的賞賜。所以,往年葵國來朝貢,總是攜帶商隊一同入京,商賈不僅可以沿路貿易,入帝京後還可以冒充葵國使臣,去宮內領上一份賞賜。每到這個時候,從帝京街市放眼望去,見到的皆是藍眼睛、長胡子的異人。

水漲船高,小皇帝親政後,李司禮身價倍增,李府的管家趙四,敏銳地嗅到了發財的契機,自然是對葵國的朝貢看不上眼了。駿馬太瘦,美酒不純,連供奉入宮的牛羊,肉質都不如往年鮮美了。

趙四不滿意,李公公自然很生氣,後果必然很嚴重。

李振擺起了秉公處理的態度,嚴格核查葵國使臣的數目。這一查不要緊,竟發現名冊上的三千使臣,一半為虛瞞謊報,剩下之中一半又為商賈冒充,真正的使臣竟隻有不足7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