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強歸倔強,但是不服輸的精神隻能讓自己越來越與這個社會脫節了。現在想想剛才自己的那番話說的很提氣,但是現在回想過來自己不禁有些後悔了。
“後悔?”當然,家駒畢竟是個孩子,不該那樣跟校長說話,那是很不禮貌的,媽媽從小就教育自己一定要尊敬長輩,即使這個長輩並不能夠讓自己信服也不該說話那樣粗俗。
還有一件事情需要自己好好斟酌一下,那就是該如何回家交代。要知道他的媽媽可是很期盼著家駒能有個好成績順利畢業的,哥哥姐姐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學業定型了,弟弟加強還有兩年才輪的上高考呢,所以說家庭所有的期盼全部都寄托在他的身上了。
在香港這個地方,兩極分化特別嚴重,有錢人是揮金如土的生活,窮人就會處處受排擠。還好的是家駒的家庭算不上有錢也絕對不會淪落到社會最底層,他們是個典型的小康之家。但是在香港這個地方普通家庭就是沒有出頭之日。
本身就不大的麵積卻生活著幾千萬的人口,這可是個人口聚集的地方,除了本地人以外,又由於較好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全世界各地的有錢人,而在這其中勉強生存的多數都是家駒這樣的孩子。
他們一家幾口人蝸居在一個小三居的房子裏麵,每天排隊坐公交車上班、下班,就像一個個機器人一樣每天重複同樣的事情。家庭的期盼就是希望家駒能夠好好學習將來有個好工作能夠改善家裏麵的生活條件。
如果被他們知道自己不得已輟學了後果怎麼樣可想而知,媽媽還好說一點,頂多嘮叨一會就結束了,爸爸可就不一樣了。從小他就對他們兄弟倆管教特別嚴。
記得有一次兩兄弟一起逃學出去玩,回到家以後還撒謊說剛放學,被爸爸狠狠地訓斥了一頓,不僅如此還罰他們晚飯不可以吃,最後兩個人隻能餓著肚子睡覺了。
小時候的事情現在仍然令他記憶猶新,不知道如果這個消息被爸爸知道以後會怎樣對待他。
就這樣一邊走路一邊想著,竟然不知不覺中就走到了家門口,最後隻能夠硬著頭皮地推開門走了進去,還好爸爸出去打工了,媽媽正在收拾家務中。
家駒隻好小聲地叫了一聲“媽”然後就低著頭走進自己的房間躺下來了。
媽媽很是差異地看著他,再看看他疲憊的樣子覺得事情很不對,隨後就跟著走了進來,本來想摸一下他的頭問他怎麼回事,沒想到剛觸碰到家駒就大喊了一聲“啊”
“怎麼了”
“沒事,沒事”家駒慌張地躲閃著自己的眼神,不敢直接麵對媽媽,因為他不想剛才發生的事情讓媽媽知道為自己擔心。
但是媽媽笑著搖搖頭“家駒,你從小就不會撒謊的,跟我說說到底怎麼回事吧,為什麼還沒有到放學的時間你就回家了,還有你頭怎麼了,怎麼看起來好像有一個大包的樣子”
家駒墨跡了許久,最後還是忍不住把剛才發生的一切全部都說了出來。因為他知道這件事情遲早得讓他們知道的,至少讓自己媽媽知道,因為媽媽從小就疼愛自己,他不想讓媽媽傷心。
當聽到剛才自己的孩子與一幫不良少年發生了打架事件以後,慈愛的母性一瞬間爆發了,緊緊抱住家駒“孩子,你沒事吧,早就告訴你不要與那群人混在一起,你跟他們不一樣,現在怎麼樣,有沒有哪裏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