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兒和王成看著背著小包袱遠去的背影,心裏說不上是什麼滋味,既有欣慰又有失落。眼見王平走遠了,繡兒突然說:“壞了,忘記叫王平多帶雙鞋子了。”

王成拍拍繡兒放在王安王康坐著的小車上的手,“王平的包袱裏,不是有一雙你新作的鞋子嗎?”

繡兒說:“是有一雙新做的,我這不是怕王平這孩子穿鞋子費嗎?現在覺得應該叫王平多帶一雙鞋子。對了,過上幾天就是清明了,到時候王平回來,可以叫王平多帶點兒東西回去。”

送走王平,繡兒也沒有回家,而是去了王秋剛家裏。王成以為繡兒隻是領著孩子去串門,哪裏能想到繡兒自作主張的去找王秋剛說喂豬的事情。

繡兒現在不常去王秋剛家裏,一方麵是因為繡兒帶著孩子不方便,另一方麵就是王張氏走了以後,繡兒去村子西頭的時候少了。

繡兒到王秋剛家裏的時候,王秋剛去地裏了,隻有王楊氏在家裏。

王張氏見繡兒來了,就從屋裏出來:“繡兒,趕緊進來。”

繡兒推著王安和王康進門以後,問王楊氏:“最近三表哥忙嗎?”

王楊氏說:“不忙!有什麼事嗎?”

繡兒說:“其實不是什麼大事,我家就是想壘一個豬圈。”

王楊氏一邊逗著王安和王康,一邊問繡兒,說:“這種事情不都是爺們的事嗎?怎麼今天是你出來問?”

王楊氏心中想著,平時的時候,繡兒的家裏能有什麼事情需要繡兒操心的,現在竟然是繡兒出來問這件事情。

王楊氏鬧不明白是怎麼回事,所以就直接問出來了。

繡兒說:“三表嫂,我也不怕你笑話我,我就和你明說了,王平他爹總以為我喂不了豬,所以一直都不同意。”

王楊氏勸繡兒說:“不喂才好,那多輕鬆,多幹淨,我還想這樣呢!你這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繡兒說:“我這不是想著家裏有剩菜剩飯的好喂豬嗎?再說,莊戶人家,誰家不喂隻豬,還能得將近一兩銀子。”

王張氏說:“也是這麼回事,不過王安和王康還小,你能忙活的過來?”

繡兒說:“我就想試試,別人能忙活的了的,我也能行。”

王楊氏說:“那你有壘豬圈的地方嗎?”

繡兒說:“有,在我家的院子後麵,正好有一塊空地,我都看好了。”

王楊氏說:“你打算好了就好,其實說真的,我覺得喂豬比養狗什麼的要好,你家的羊什麼時候賣?”

繡兒說:“最近就要賣了,三表嫂,是不是有要買羊的?”

王楊氏說:“是有要買羊的,那人就是我,我看見你家的羊不錯,就是不知道你家的羊現在回奶了嗎?”

繡兒說:“快回奶了,如果奶多的話,我就不打算賣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買的羊其實就是喂了羊奶,如果不回奶的話,我家不賣。”

王楊氏說:“那你家的羊幹脆賣給我家算了。”

繡兒笑著說:“什麼賣不賣的,送給你算了。”

王楊氏擺手,拒絕道:“這可不行,要是不值錢的小東西還可以,這可是一隻母羊,我可不能占你這麼大的便宜。對了,王平走了嗎?”

繡兒說:“剛剛去了我大哥家裏,晚上和張榆一起去縣城。”

王楊氏說:“我還以為王平今天不走,要過了清明日才走。”

繡兒差異地問:“這就要清明了?我還沒有注意呢,這日子過得太快了,我覺得剛剛過過年來,沒有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