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東莞被熱議,無關乎“掃黃”、“丐幫誘拐”、“飛車搶劫”這三個舊聞。
我剛畢業的時候,東莞還是“世界工廠”“製造之都”,GDP在地市級城市中,還是非常靠前的。經曆2014年掃黃後,東莞雖然“黃業漸淡,但經濟上依然尖挺…..”。
曾經有人戲言:港台豪客奔深莞,長腿細腰競上崗,老少中青來消費,帶動東莞GDP。
這些雖是坊間戲語,但毫無誇張之意,遍地工廠的東莞,無數富商來投資,自然引得無數豪客來揮金灑錢,數不清的無知少女墜落紅塵,明碼標價,賺著輕快錢,賤賣著自己的青春。
(別以為隻有女色消費,男色消費在深圳是非常流行的,本書隻介紹東莞,故而後文偶有提及,不作詳述。)
各位看官不要著急,容我慢慢介紹完我讀書時代的經曆,再詳細帶領大家看看東莞那些年在我身邊發生的故事,保證足夠大家睡前YY。
現在介紹下自己,我叫阿成(諧音,暫且這麼自我稱呼吧),來自湖南某市一個紅色革命老區的小山村。自小生長在農村,從來不期盼到外麵的世界看看,因為在我見過的世麵中,我們的小鎮就是外麵很大的“城市”,或許是從小生活在閉塞小山村的緣故吧。
2001年我不自知地考上了我們縣一中,從那時開始才知道原來讀完高中,還可以讀大學。至於大學是什麼樣的,為什麼要讀大學,都是在老師的教育和學長們的聊天中才慢慢了解的。
先介紹下我的學習成績吧,在我們鄉中學,我還算是名列前茅,自認為成績不錯,直到考到縣一中,才知道原來一個年級是可以有十二個班的,縣城官話和家鄉話發音是不一樣的,而且首次期中考試我在班上排名在二三十名,年級排名更是到三百多名,從那後我所有的自信心和優越感,都憑空消失了。要知道我讀初中的時候,可是年級前十。
不管我怎麼拚命用功,成績就是沒長進,同學們都是從各鎮按全縣成績排名考入一中,自然成績都不差,如果按現在成年的思維去看待這個問題,我不應該抱怨自己頭腦笨,可當時我才16歲不到,自然無法領略到這一層。
這裏來個小插曲,很多朋友可能都經曆過:所謂的早戀。
跟絕大多數小夥伴一樣,我也暗戀過,早戀過。但都是停留在寫情信,下課一起打飯,晚上一起自習而已,頂多圍著操場轉過圈,連嘴都沒親過那種。就算是拉手,也是心中下過無數次決心,腦中操練過無數回牽手細節,最後抖著小手才完成的。
我之所以要介紹這個人人都有的經曆,是因為我很長時間陷入了這段沒有結果的苦戀之中,導致後麵成績更落後,原本能考上二本的我,最後選擇了跟她同一所專科學校。
其實在我高考前夕,父親就跟我促膝長談過,我記得他的原話大概是這樣子:兒啊,你們兄弟兩讀書,一定要努力刻苦,爹媽送你讀書很不容易,要珍惜機會,不要枉費我們一番心血,隻能你們想讀書能考上本科學校,我和你娘砸鍋賣鐵,到全國各地撿破爛收廢品也要供你們讀書。但是如果考不上本科,就別怪爹媽啦,那時你隻能背著棉被跟你表哥他們去廣東一帶打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