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府裏特意請來一位老麼麼和一位老頭子,是來分別教女紅和識字的。以咱們的資質,識字是不在話下,沒幾個月就能吟詩作對了,但是這個女紅唉,愣是刺得滿手是傷。
誰說古時候的女子好做呢,也得虧現在是宰相之女,才免去了勞作的辛苦。這女紅其實也是重在講婦德,跟織布做衣又相去甚遠了。
我覺得稱這裏是古時候好像也不合適,因為以我淺薄的曆史,好像並沒有未國,未國的周邊還有些國,什麼央國,儷國。。。五花八門,暫且說這是諸侯割據時代好了。
論人的裝束較接近隋唐,但是並沒有以胖為美的風尚。而且這個該死的年代是非常古板,離婚是萬萬不能的。感覺就和我們看的胡謅電視劇裏的古代差不多了。
未國的王呢有3個兄弟,其他都是姐妹,坊間傳說先王本是要讓四王子青軒逸登基的,卻不知為何最後他主動讓位,大王子青軒轍成了新王。而左相,也就是我現在的爹公孫朗,原來是軒逸派的,是前朝的大宰相。因為這次翻天換日,被貶為左相,名存實亡,未國立有三相,大宰相,左相和右相。
大宰相就是我們先前遭遇的秦家,是與左相絕然不兩立的,難怪我倆的婚事是萬萬不成的。不過沒關係,我反正至今連秦公子是扁是圓都沒見過,沒什麼可傷心難過的。
這裏,還有一件事你大概會疑惑,既然是政治上敗了,公孫朗又何德何能占據左相之職,怎麼說三相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啊。這是有曆史原因的。公孫一族,原是鄰國皇室,國號旭,但是幾輩之前因為物資匱乏不敵未國,以聯姻的方式歸順未國。
兩國停戰時即有約,凡公孫族主幹一脈,必有一人入相職,其女可由其父擇任意王儲甚至是王嫁之。到這裏,也就是公孫朗入相,其女可以嫁給王,也可以嫁給平民,完全是他爹的一念之差。
現在的我是家中獨女,有兩位兄長,分別是大哥公孫邦是個將軍,二哥公孫國是個謀士,正好一文一武,畢竟我跟他們沒有感情基礎再加上相聚時間很少,雖然他們謙和友善,彼此還是不熟絡。
大姐公孫舞早在十年前去世了,最令我詫異的是,她居然就是軒逸王的大妃,死於難產,留下一子名研慎。哦,還有我,公孫茉雪,才17歲呢,生得很是秀美,婀娜多姿,亭亭玉立,沉魚落雁,我不是自誇,因為嚴格來說這並不是我。這體態容顏若是穿回來,至少是個校花,說不定也能紅透演藝圈呢!
零零總總,我心裏還是留下來一個最大的疑問,為什麼當日公孫朗阻止她女兒嫁秦家的方式是,把她嫁給軒逸王呢?
為什麼偏偏是軒逸王,十幾年前作為王儲的熱門人選,嫁走了大女兒無可厚非,可是今日分明是最冷門的王爺,做爹的怎麼忍心把女兒嫁過去,明明這女兒可以嫁予皇帝的。總不能因為軒逸王對大姐一往情深,就打動了這個精幹的左相?
這怎麼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