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期間,村裏好多人都去找海平,希望過了年也帶他們的孩子去,那幾天海平家也真是夠忙乎的。沒人找我的原因是,覺得我還小或者自己都照顧不了自己,又聽說我在南方打架,也怕他們的孩子跟我惹事吃虧。至於海平怎麼答複他們我就不知道了。有一些找紅哥的,都被這精明的紅哥全部推辭掉,慢慢的也就沒人去找紅哥了。
到臘月二十九爸爸他們回來了一趟,也帶了一些肉菜之類的,另外也給奶奶買了一套新衣服,隻是奶奶很不喜歡他們買的新衣服,總覺得舊式的衣服更加合體。交代我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後爸爸他們就走了,雖然爸爸多次讓奶奶去城裏過年,但是早已經習慣了農村生活的奶奶是堅決不去城裏過年的,總覺得那裏冷清沒有農村這麼熱鬧有人情味。
臘月三十是比較講究的,從早上就開始要忙了。包餃子,帖對聯,以及要上墳祭祖。對於帖對聯我一直是個外行,總是帖的有點上下不一,隻能借助紅哥來幫忙,他帖對聯還是帖的比較整齊,現在農村還有一些手寫的對聯,請一些村子裏所謂的先生們寫一些,但在印刷對聯越來越便宜和普及上,這些先生們也越來越失去往日的輝煌。
帖完對聯後就要上墳了,拿起黃紙,要用一百塊錢用手打印,我覺得這些都是不合常理的,我笑著給我奶說:“這陰曹地府用錢也奇怪,以前隻有十塊的打十塊的,現在這一百的他們認識不能花不?這錢每年都燒這麼多,要說他們早就發了。”奶奶聽後也笑了說道:“你知道個啥,這陰間陽間一個樣,錢燒了就轉成他們的那邊的錢了。這錢多錢少吧誰也說不清楚,也沒見你爺爺托夢給我說他發財了,還是穿那個衣服。記得燒紙的時候喊你爺爺的名字,要不別人都把錢撿走了。”我笑著答應著就去我爺爺墳上去燒紙,而且還要彙報這一年的事情,希望他能保佑我一切都好。
上完墳就要放鞭炮,這時候就不能再出去串門了,在家裏待著那都不能去。晚上就是吃餃子了,這餃子雖然沒什麼好吃的,不過傳統總是要過的,比如餃子裏麵包個銅錢,寓意著來年發財,我總是會吃到銅錢的,因為奶奶是做了幾號的可是我看不出來那個是那個不是。然後就要忙乎比如再清掃院子,抹擦桌子,並在桌子上擺上籃子放著糖果花生之類的。在大桌子上要放一酒壺裝滿酒,放三個杯子,來拜年的成年人都要倒滿酒敬喝幾杯,煙也拆開擺放完畢。奶奶特意交代明天注意事項:“一不能喊,要自己起床。二洗臉的水不能倒三不能打噴嚏。”至於為什麼她也沒詳細說。
第二天,清早就被鞭炮吵醒,村裏的鞭炮此起彼伏響個不停。我也趕緊穿著新買的西服起床(雖然我很不喜歡這個土不土洋不洋的衣服,在當時倒是很流行的),等我起床的時候奶奶早已經在廚房忙乎了,我的任務就是開院門,放鞭炮。接著就要吃我們那傳統的“朝酒”,所謂的朝酒就是用豆腐牛肉涼粉黃酒一起熬的湯,初一早上再加上兩個元寶,意味著發財進寶。等吃完後,就要請奶奶坐在大椅子上,我要磕上三個頭,恭祝她老人家身體健康長壽,這時候的我已經沒有壓歲錢了,過了十八歲也算是大人了。過不了一刻,村子裏來給我奶拜年的人開始絡繹不絕的來了。奶奶是村子第一輩分的人,問她喊老奶的至少也有上百人,這時候雖然不允許跪拜磕頭了,沒出“五代”的人還照例叩頭下拜。我也隻能陪著成年的人情他們抽煙喝酒,女人和小孩子就分發一些糖果。最開心的自然是小孩子,這一天大人是不能打罵他們的,每一個小孩子口袋裏都裝滿了糖果,這時候他們天真的臉上滿是遺憾,埋怨自己的父母買的衣服口袋太少了。而且也都互相攀比誰拿的糖果最好吃,以及誰裝的最多。
這樣陪酒是要很大酒量的,加上拜年的太多,從早上就開始陪他們喝,一直到中午前,雖然他們喝兩杯我隻喝一杯,就這樣我早已經暈了,初一又不能太醉,所以隻能硬撐著到中午。中午前就結束了拜年這個大戲,我也撐不住了,倒在床上就睡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