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下經(4)(2 / 3)

蔓椒

味苦溫。主風寒濕痹。節疼。除四肢厥氣。膝痛。一名家椒。生川穀。及邱塚間。

亦椒似。刺人衣。豢聞說彘。俗聽呼囗。臨風蔓弱。含露叢依。氣蒸湯浴。汗雨頻揮。

陶弘景曰。俗呼為子。似椒而小。裴迪詩。丹刺人衣。李時珍曰。此椒氣如豕。故有彘椒椒諸名。枝軟如蔓。其子叢生。莊子。祝宗人說彘曰。吾將三月汝。漢樂府。妃呼。爾雅疏。鬱氣謂鬱蒸之氣也。禮。湯請浴。國語。揮汗成雨。陶弘景曰。可以蒸病出汗。

豚卵

味苦溫。主驚癇癲疾。鬼注蠱毒。除寒熱。賁豚。五癃。邪氣攣縮。一名豚顛。懸蹄。主五痔。伏熱在腸。腸癰內蝕。

豢息麼囗。采收下體。祭設冬先。納從鹹比。操酒穣穣。涉波彌彌。琢分施。百骸湔洗。

說文。豕息也。豢以穀。爾雅注。最後生者。呼為麼豚。李時珍曰。牡豬小者。多去卵。

易釋文。豕去勢。曰囗。詩。無以下體。禮。孟冬之月。祭先腎。保生要錄。鹹納腎。

千金方。除陰莖中痛。史記傳。淳於見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穣穣滿家。詩。

涉波矣。又。河水彌彌。宋濂序。雕肝琢腎。周邦彥賦。或蹄而折囗。徐積詩。五髒孰雲可湔洗。百骸終恐生蟲窠。

麋脂

味辛溫。主癰腫。惡創死肌。寒風濕痹。四肢拘緩不收。風頭腫氣。通腠理。一名官脂。生山穀。

麋遊澤囗。喜聽音操。性迷群牝。體蓄凝膏。輕冰涼散。活火研熬。機心久謝。自潤嬉敖。

後漢書誌。注。麋十千為群。掘食草根。其處成泥。名曰麋囗。埤雅。麋喜音聲。白虎通德論。麋為獸迷惑。陶弘景曰。麋一牡輒交十餘牝。其脂墮地。水經注。凝膏下垂。望齊冰雪。韋充賦。暗斷輕冰。周禮注。夏獻麋。麋膏散。散則涼。陸遊詩。活火生新焰。齊民要術。啖炙肥者細研熬之。杜甫詩。機心忘已久。何事驚麋鹿。後漢書傳。孔奮身處脂膏。不能以自潤。蘇軾詩。脫略萬事惟嬉敖。鼠。主墮胎。令人產易。生平穀。儼說胎禽。高居下赴。翼蝠身狐。耳麋首兔。鳴雜宵更。飛攜乳哺。感氣相催。回睛目注。

宋史誌。偉茲胎禽。爾雅注。能從高赴下。不能從下上高。狀如小狐。似蝙蝠。肉翅。

山海經注。一名耳鼠。麋耳。兔首。李時珍曰。喜夜鳴。說文。言飛走。且乳之鳥。又名飛生。

寢其皮。懷其爪。皆能催生。食之不昧。可禦百毒。棗據詩。回睛盼曲阿。韓倨詩。南盡遠目注。

六畜毛蹄甲

味鹹平。主鬼注蠱毒。寒熱驚癇。狂走。駱駝毛尤良。

六畜遂字。四體分施。附膚燎墜。剔腹益姿。圓歧蹄辨。攫裂甲披。明駝溫縟。避暑毛吹。

漢書傳。六畜遂字。孟子。施於四體。燕書。賈堅彎弓射牛於百步之外。附膚落毛。柳文。覆墜之易如燎毛。抱樸子。剔腹背無益之毛。虞裕文。幹陽也。故馬蹄圓。淮南子。牛歧蹄而戴角。宋書傳。熊羆厲爪蓄攫裂之心。酉陽雜俎。明駝千裏足。多誤作鳴字。埤雅。駝毛縟溫濃。夏退毛盡。乃能避熱。韓愈詩。籲無吹毛刃。

蝦蟆

味辛寒。主邪氣。破症堅血癰腫。陰創。服之不患熱病。生池澤。

拖紫紆青。池泓閣閣。禮掌焚灰。仙傳竊藥。食鷓身痊。背芝光爍。五日良儲。辟兵祛瘧。

卞彬賦。紆青拖紫。石介詩。數尺流水滿池泓。洪駒父詩。閣閣已在茲。周禮。蟈氏掌去蛙黽。焚牡以灰灑之。張衡文。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嫦娥竊之以奔月。是為蟾蜍。投荒雜錄。南方水族。狀如蛙。食之味美如鷓鴣。治虛勞。道書。蟾蜍萬世。背生芝草為世瑞。抱樸子。肉芝者萬歲蟾蜍。五月五日午時取之。陰幹帶於身。辟五兵。物類相感誌。五月五日收蝦蟆治瘧。蘇軾詩。爭儲百藥良。張詠詩。劇談夜祛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