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章 失策了啊!補上!(1 / 3)

見此情形,再無遊覽南武林的心情。去會過心灰意冷的風清揚後,弱般的獨孤九劍與未完全版的癡心情長劍,打了近半日的時光,卻無法分出勝負,當然這是指劍法而言,如果生死相搏,楊過贏麵較大,畢竟功力差距不大,但作為一個年輕人,‘磨’還是能磨死老人的。

從此,楊過成為了一個閑人,偶爾雲遊與各地的分教聯係點。除了古墓與襄陽外,其他地方也就找風清揚等劍術名家改良劍理了。日子非常的悠哉。

蕭峰最後仍是決定北上去了明土。少林一行,蕭遠山告訴他,身為遼國貴族,如果要為國效力,他可書信將蕭峰拜托遼國舊人,謀取一官半職不成問題,如要安然隱居,那便不要回遼國了,除了宋軍時不時擄掠邊境外,遼國內戰亦將爆發。

恰好與楊過分手時,他指了一條北上之路。雖說明土仍在戰爭,但那隻是軍隊之事,百姓生活反而較遼宋等更加安逸。而且,他身為遼人,卻長在宋境,無論哪一國發動征戰,他的立場都很困難,遠避他國,未嚐不是一個好辦法。

他一直在北地生活,直到……明教平定後明一國,將滿清趕出了山海關後,明土萬事待議,百廢待興之時,明教真正掌權者雲山河忽然排除眾議,悍然發動對宋征戰。

襄陽,大批的逃兵亂軍湧入……

襄陽城門口,濟濟攘攘,守軍緊急抽調了大量人手維持秩序,但亂軍仿佛受到了極大的驚嚇,總是拚命的想衝向關內,郭靖一邊收整潰軍一邊詢問事情經過……

“到底發生一回事?前線發生何事?”

“明國攻城……攻擊我軍……攻擊……將軍死了……”

“明國大舉進攻?剛剛平定內亂,消滅蒙元,他們怎會在這時發動戰爭?有多少兵力南下?”

“滿山遍野……天兵天將……一夜就被擊潰了……天神一直在追……”

“天降神兵……要亡大宋啊……啊……“

“胡說八道!到底多少人?逃……逃兵可是死罪!”郭靖氣的怒喝。

“到現在為止,真正出手的隻有一人!”熟悉的聲音,意外的回答,亂軍中閃出了一個身影,楊過突然在此現身。

“過兒?你怎會在此?”郭靖意外之喜,但想起軍情緊要,“你剛說什麼?一人!過兒,現在可不是開玩笑的時候?”

“或者說出手的隻有……一個……”歎了一口氣,楊過臉色沉重的點點頭,“我也不知道算不算人……”

“過兒!你到底說什麼?”郭靖有些惱怒,但看楊過臉色不似說謊,自己又不能理解,著急的直跳腳。

“我教教主親自南下,要滅宋國!”楊過簡單的說了一句他能理解的話,“大軍隨後,卻甚少戰伐。宋軍一遇,將軍先死,接任指揮者隨後,劈波斬浪,無人可擋。將領一亡,宋兵便崩潰成流寇逃兵,難堪一擊,敗軍更成為衝擊宋軍的前鋒。雲大神……唉!那家夥來真的,遇門破門,遇城拆城,一路從總壇殺向南方,毫不停留,算算腳程,明日正午便會到達襄陽!”

“明教?我教?過兒!這等邪教妖人,無故犯我疆土?你快快與其脫離關係!”郭靖大怒,他最先想到的便是讓心愛的侄子以大義為先。

“郭伯伯!不用自欺欺人了!於公,宋廷腐朽,天下民不聊生。於私,在我軍敗南元之時搶占六城,奪我軍戰果。明國亦不會善罷甘休。國與國之間的正邪之分大多來源立場,而我的立場從一開始就已確定了啊!”楊過感歎道。

“你怎麼能認邪為國?認賊做父?你……你千萬不能走你父親的老路啊!”郭靖痛聲說道。

“這是我的選擇,對了,說到義父,我教弟子在華山雪峰發現了他與洪七老前輩的屍體,觀痕跡,應是比武同亡。請你與伯母節哀!”楊過話題轉了一轉,從未象今天這般的嚴肅,“雖然你不會聽,我還是要說一句:郭伯父,離開襄陽,退隱去吧!你的愚忠毫無意義!”

“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郭靖駐守襄陽,便從未想過退離。過兒,你到底如何辦?如果你定要襄助邪教,郭伯伯今日便斃了你,也不希望你象你父親一樣墮落。”郭靖愛之深,責之切,以他的觀念,卻是深深的不希望楊過與宋為敵。

“唉!明教根本不需我襄助,需要的隻是我的悠閑……”腳步一踏,淩空渡展,楊過以郭靖無法追上的速度隱入城中,郭靖追了兩步,眼見失去楊過蹤跡,回身大聲吩咐全城追捕楊過,以防奸細。

郭府,廳中黃蓉與郭芙正抱著一對兒女,衣袂飛揚,楊過翩然飛入廳中,“郭伯母,好久不見了!”

“你來了!”黃蓉冷淡的說了一句,她對楊過成見極深,自不願與他多談,接著隨口問下人,“外麵發生何事?怎麼如此吵嚷!”

“宋軍已敗,在外出征的十數萬大軍已灰飛湮滅,明教雲山河親身出征南下,明日將至襄陽!”楊過淡淡的說。

“什麼?明教?一派胡言!為何大軍從未收到任何消息?”黃蓉反射的不相信的楊過,如果大軍戰敗,明軍出征,怎麼可能一點消息也得不到?

“因為至目前為止,南下的‘大軍’隻有雲山河一個。”楊過說著天方的笑話,但他的表情卻是無比的認真,甚至連黃蓉也感覺到了那份‘真’。

雲山河隨著功力增長,已經越來越恐怖至不可想象,全力一發日月雙行,一座巨木難摧的鋼鐵城門便化為飛灰,身如仙影,刀劍難傷,羽矢不及,即使身在大軍圍困之中,取將者首級,如揮袖彈塵一般輕鬆自然。

即使中原五絕齊至,也再難擋下他的腳步,襄陽的陷落,南宋滅亡,明教無人懷疑。

“郭伯母!帶郭府眾人離開,回桃花島去吧!”楊過誠懇的建議,“雲山河這番作為,我也弄不明白,但一點可以肯定,南國將滅,襄陽將落。”

“哼!你未免太危言聳聽了!”黃蓉神思過了震驚期,從常理推斷了可能性。

“也許郭伯母自恃機智,自負郭家武勇。”楊過明白要郭靖自動離開襄陽,是不可能的,唯一能帶他離開的隻有黃蓉,黃蓉本是邪女,不是個願意為大局犧牲之人,她幫襄陽守城的原因,絕大部分來源於郭靖的意願,隻要她下暗手,綁架也好,下藥也好,郭靖事後也無可奈何,所以說服她是唯一救郭靖的機會,“論智,雲山河翻手為雲一統山河,布局之處,深藏大智;論武,天下第一之名能至到今天,絕不是‘僥幸’兩字可以揣測,數年前便已可隻身滅蒙古皇帝,如今的明聖之威,更無人可擋……”看到黃蓉仍有些不屑的眼神,心知南武林自負已久,無有實據根本沒人會相信,當下反問,“我的劍法,郭伯母以為如何?”

“鬼神莫測!”怔了一怔,黃蓉還是給了個模糊而不低的評價。

“我從未接下過雲山河一招!”楊過接著淡淡的說道。

……

明軍大營。

“將士大戰方息,人心思定,正是我教大化之好時機,為何倉促南下,教主此舉太過離奇!觀宋之複習局勢,隻需數十載乃至十載後,宋境必生亂,到時提一支輕師,便可滅殘喘之宋。亦不需教主如此……”徐達歎道。雲山河向來認為殺人需要理由,罪人可給一次機會,但也知戰場無這些可能,讓一位尊敬的人染上千萬鮮血殺孽,做弟子戰將的,怎會無動於衷。

“我亦同意,教主此著太過獨斷,甚至至我等進言如無物,一意孤行,恐非福也!”朱元璋亦讚同他的話。

兩大軍中支柱以軍人的立場,甚至他們的大局觀均認為此時不是南下最好時機。

“我教總部,政部,治部,財部皆已附和。何為獨斷?”程靈素代為執掌明教事務,大事必親曆而為,而如今明教最大的事,便是南征,他自然出現在軍中,“此次南征,由徐將軍領軍,我隨軍而行教化之責,總部亦會抽調人手安排隨後的南國事宜,北地安定就交由朱將軍,兩位可有異議?”

“不敢!自當領命!”兩人齊聲應道。

既有雲山河親征,為何總部高層胡青牛,光明使者甚至聖女亦要親身南下,以雲山河的眼光,自可看出此時民怨未沸滿的南國並不是最佳攻略時機,即使他親身出戰,我軍也必有不小傷亡,南國百姓傷亡定然更大,為何他仍定要如此不顧一切?為何高層又會如此支持?為何眾行者亦隨之南下……為何……除非……難道……

極力掩蓋劇烈的心跳,告辭拜別無聲的回到帳中,久久……

……

正午日照,襄陽巍峨高聳的城牆已經在望,白色人影仍然一腳一步,向前而行,但卻令人分外驚異,明明踏出普通的一步,卻奇跡的跨過了數丈的距離,飄忽瞬閃,不隻城門軍寨,仿佛連大地空間也已阻擋不了他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