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江山市的明川島上是一座有著90多平方公裏內陸,長年居住著打魚為生的漁民,人口約30萬,不僅風景優美而且也是聞名全國海鮮的集中地。來這裏的遊客都忘不了臨走時帶點海鮮回去送禮。最繁忙的季節要數冬季,因為很多漁民要趕在休漁期間在撈上一把,盡管海風把人吹的東倒西歪的,皮膚都吹裂了不住的打哆嗦,仍然能看見來往漁船的鑼鼓聲和鞭炮聲。
與這繁忙相比,在郊外的一片孤山之中獨一的軍營,這裏卻是充滿著緊張與枯燥。
在廣場的中央,一名戴著“值班員”袖標的軍官正在凝視著團裏各個連隊的訓練入場。因為今天是紅海新兵團為了迎接三天後海軍軍區的許銘傑副司令檢閱。擔當這次檢閱任務的是恰好輪到了新兵三連連長張明的身上。
“值班員員同誌,紅海新兵團一連參加集訓集合完畢,應到136名實到128名,一連連長方巾”。
“按計劃進行”
“是!”一連連長張明鏗鏘有力的回答在隊伍前麵整齊跑步到預定的方位。
“值班員員同誌,紅海新兵團九連參加集訓集合完畢……”
“值班員員同誌,紅海新兵團五連參加集訓集合完畢……”
“值班員員同誌,紅海新兵團八連參加集訓集合完畢……”
……
張明看著全團十個連陸續的來到,不時的也在小本上記著人員的數目。看著整齊的穿著軍裝的新兵,心中總算是舒了口氣。回想起三個月前的他們還是站無姿坐無樣的新兵,而現在受過軍銜領花的一名合格的戰士了。張明不想過多的把時間花在看人員的身上,低頭看看手表時間也差不多九點了,還差七連的人沒來。離預定的合練時間越來越近,而且新兵團的團長今天也要來看看效果。張明不得不轉身要團部文書小謝去打電話問問情況。
過了會小謝跑步過來說:“七連已經出發了,因為有個兵今天淩晨突然發了高燒,七連連長和指導員都去了市裏麵的醫院了,連裏現在隻剩下孔國斌副連長在負責。
張明表情很嚴肅對小謝說:”好,謝謝你。“立即走到了三連的位置前和指導員王山水的跟前說:“你說全團都到了,就差七連沒到。你說這寒風吹的,叫全團的人都在等他們。”
“估計也快過來了吧!在等等吧老張。”三連指導員王山水如是說。
“到是快到了。你說戰士們都在寒風中站了半個多小時了,你說......再說了一個戰士生病要得了連裏麵的兩個主官都去嗎”?張明氣氛的說.
“七連長老鄭和指導員莊左平時在老連隊都是一個單位的,他們一向對戰士都是如親兄弟一樣。在我們師那可以說是沒有人不知道的。”
“就算這樣,也要看看今天是什麼場合?這不團長馬上就要過來了......
三連指導員剛要說話,就看見七連已經跑步過來了。三連連長立即整理下軍裝,也跑向了前方。
“值班員同誌,紅海新兵團七連參加集訓奉命前來,集合完畢。應到139名實到118名,七連一排一班班長段木華。”
“怎麼是你帶隊過來的?你們的副連長和副指導員呢?”張明說。
“我們副連長臨時去接一個人,副指導員去團裏開會去了。”段木華上氣不接下氣的說。
“那你們的排長呢”?
“我們排長啊,嗯排長有兩個外出和司務長去購置連裏麵需要的東西了,還有兩個排長,一個去安排回老部隊的車票和船票了,一個去和新兵團的事務長去交接物品去了。”
“那你現在是你們連裏的老大了啊?”
“報告連長,不是。報告值班員我們連還有七個班長。我隻是按順序第一。”立刻引起其他九個連的官兵一陣大笑。
段木華是去年剛剛轉上的一級士官,憑資曆還是經驗都輪不到他來領頭。苦奈的是其他七名班長都不願意領頭。最後八個班長一致通過按算序列來安排。所以這個任務無形中就落到了段木華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