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0章 覲見唐公2(3 / 3)

陳翔不習慣這套禮儀,不過想到自己隻有一個腦袋,不跪即斬,怎都不劃算,隻得怏怏跪下行臣子大禮。

帝王上殿之時,無人敢直視其麵,故陳翔雖然十分好奇傳說中高祖李淵的真容,卻實在是有心無膽。他雖膽大,不過這種情形一輩子也沒有幾個人可以遇到,所以一顆心不免亂跳,仍自強撐著,不讓何稠看出破綻來,免得回去受他笑話。

“眾卿平身。”一個渾沉的聲音響起。

陳翔一震,感覺似乎在哪裏聽過,偷眼瞧了瞧,卻因自己位在最末,距離甚遠,根本無法看清麵目。接下來就是各國使節依次麵聖,無數阿諛奉承的話如滔滔江水,從各國人等的嘴裏泛濫流出。

陳翔隻覺煩悶不堪的時候,何稠忽然拉了他一把,這才猛醒過來,忙亦步亦趨的跟在小野身後,向大唐之主行去。

離李淵尚有數丈,小野站定,獻上國書等物,然後展開一張詔書,大聲宣道:“東天皇諭西天皇……”。

此語一出,滿朝嘩然。

稱謂中透出倭國以自為尊的囂張氣焰,當即就有數位大臣欲出言嗬斥。李淵手一揮,示意小野繼續讀下去。

陳翔聽那小野拐彎抹角的意思就是說中華稱“倭”者,有順從、矮小之意,於日出之處國家威儀不符。倭國,國近日所出,要求以後兩國國書中統稱呼其為“日本”。

全文冗長,完全表明了當時倭人的心態:稱臣,倭國不甘;不臣,則中華不受,又出自本國需要,不能斷交。倭國正力求為其在朝鮮半島上的侵略行徑張目。

陳翔隻覺無數眼光正在自己身上掃射,暗道:“奶奶個熊,老子這時的腳色豈非與漢奸無疑?”

偷眼看看何稠,這老小子也是一樣的渾身不自在,麵色尷尬。

待小野念完,將倭王詔書呈上,李淵起身踱步,道:“倭國,自古歸化於天朝。當今天下大亂,不臣之人紛起,北有突厥,南有黨項,東有高麗、百濟、扶桑,豈是視我中華朝中無人乎?”

小野在下麵聽得滿頭是汗,隻因通過廄戶的內線,他得知倭國同王世充和竇建德分別取得了默契,暗許其在百濟的既得利益,實際上是承認了倭國與中華平起平坐的地位。現在中原大致是三強鼎立,其中雖以大唐國力最強,但任何一方有外力相助都會給局勢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

今日一見唐主,情況看來卻大為不妙。

隻聽李淵道:“兵部,擬旨。”

兵部侍郎殷開山出列躬身道“臣在!”

李淵負手而立,長聲道:“詔諭東南道行台尚書令、江淮安撫大使、上柱國、吳王杜伏威,轄江淮水師並十艘五牙戰艦,統軍三萬,即日待命。”

又道:“戶部。”

戶部尚書蕭瑀道:“臣在!”

“所有錢糧物品,一月之內備足,不得有誤。”

小野此時撲通一聲跪在朝前,雙股戰戰,已是失魂喪膽。

“工部。”

工部尚書劉政會趨前一步道:“臣在。”

“津濟、船艫、渠梁、運漕,一應備齊,待戶部錢糧物資安妥,既發吳王處。”

陳翔一旁卻是聽得眉飛色舞,大覺得意洋洋。卻不知他這幅模樣落在一旁大唐官員眼中,再非是漢奸,而是“倭奸”無疑。

堂上李淵大袖一摔,厲聲道:“以萬乘之國伐外邦藩屬,旦夕可舉。爾等,鄙陋小民也,戰必勝之,不算我大唐天朝武功之列。”

小野汗如雨下,不知如何是好。陳翔大呼過癮,終忍不住,抬頭往李淵看去。

一見之下,竟失聲道:“原來是你!”

堂上龍顏大怒者,正是一日前一同玩兒彈珠之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