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他拉氏(1873~1933),清德宗(光緒)瑾妃。滿洲正紅旗人。祖父裕泰為陝甘總督;父長敘曾官至戶部右侍郎。
由於在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嫁次女予署山西巡撫布政司葆享為婚。這一天是康熙帝的忌辰,違反了例禁鼓樂的祖製,遭到參奏,被革掉官職,從此家道中落。瑾妃的伯父是廣州將軍長善,瑾妃姐倆幼年跟隨他在廣州生活,姐倆的經曆與別的滿洲貴族小姐有所不同,她們在廣州這個近代開放城市接觸了許多新的東西。瑾妃與珍妃性格完全不同,珍妃性格外向,聰明伶俐、活潑貪玩,瑾妃性格內向,賢淑忠厚,所以學習什麼她都不如妹妹珍妃。她們的伯父,身為武將卻非常重視文化學習,特意聘請了光緒年間進士,翰林院侍讀學士、才華橫溢的文廷式來當家庭教師。老師教授認真,要求嚴格,加上姐倆的刻苦用功,經過八年的努力,瑾妃姐倆詩詞文章大有進步。她們在廣州生活了十年左右,當時她倆的兩位兄長誌銳和誌鈞也在廣州,他們也常和老師文廷式研究時事,頗有文名。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她們隨伯父返回北京。皇帝大婚前的三個月必須選定皇後和嬪妃,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十月初五,這一天瑾妃和她的妹妹同時被選中。光緒十五年正月二十六日(1889年2月25日)在舉行大婚典禮的前一天,16歲的瑾妃和14歲的珍妃同時被送入宮中,封為瑾嬪,珍嬪。
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六月,光緒帝在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輔佐下推行變法。珍妃由於在廣州接受了新文化的思想,態度鮮明地支持光緒帝的變法活動。變法由於以慈禧為代表的頑固派的堅決鎮壓,最後以失敗告終,聰明活潑、思想激進的珍妃被慈禧毒打後貶入冷宮。麵對妹妹不幸的遭遇,瑾妃除了同情、悲傷之外別無辦法,連光緒皇上也被軟禁在瀛台。在一瞬間,瑾妃在宮中同時失去了兩個最親近的人,她一下感覺到天地窄小了,她也曾去看過妹妹,但每次給她留下的是心酸流淚和心中一陣陣的淒涼。
兩年之後,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城。紫禁城內一片混亂,慈禧太後不顧國難當頭,帶著光緒帝及宮中嬪妃倉皇出逃。臨行前慈禧命人將珍妃處死。這件事情,瑾妃根本不知道,慈禧的出逃也沒通知她,她後來自己慌忙跑出京城,追趕上慈禧的逃跑大隊,登上了西行之路。
慈禧回到北京後為了掩蓋她殘殺珍妃的罪行,對外宣稱珍妃是為了免遭洋人汙辱投井自殺的,又會知內務府籌辦棺材,命珍妃的家人打撈屍體,裝殮入棺,埋葬在阜成門外恩濟莊的宮女墓地。至此,瑾妃才放聲大哭了一場。
宣統初年(公元1909年)瑾妃被尊為兼祧皇考瑾貴妃。清帝遜位後,又進尊封。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隆裕皇後去世,與光緒合葬於西陵九龍峪。瑾妃趁這個機會把妹妹珍妃由宮女墓遷出,葬於景陵妃嬪寢內,並立碑諡稱:“怋恪珍貴妃”,盡了姐妹之情。她整整活了一個甲子,於1933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