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才挺著這麼大個肚子賭氣回了宮,想著讓田朵做個媒,問問萬寶良有無娶妻的意思,萬寶良的年紀雖大些,但家風正,人她也見過,不似萬老禦史那麼迂腐,最重要的是能被田朵重用的人,將來的前途不可限量,現在小姑子嫁過去雖窮些,但有娘家幫襯著,將來兩人的日子定會越過越好。
田朵聽明白了耶律芳菲的意思,覺得這門親事還不錯,於是問耶律芳菲這是她的意思,還是璞燁的意思,再有就是璞華願不願意嫁比她大了將近一輪的萬寶良,若是耶律芳菲這麼一提,田朵就將意思透漏給萬寶良,等萬寶良應了,那兩個兄妹倆再不應,將來耶律芳菲和田朵都在中間受難,雖然就算田朵強硬賜婚誰也不敢說什麼,但是成親這樣的事最好還是雙方都情願地好。
就在這個時候,有侍女進來稟報說有小內侍來傳話,王上將駙馬爺留在燕禧殿用膳,讓娘娘照顧好嘉安長公主,至於別的事讓嘉安長公主別操心,安心養胎就好。
軒轅澈發了話,田朵和耶律芳菲也就不再提璞華和萬寶良的事,隻說若是璞華對她父王安排的親事不滿意,在沒下旨前,讓耶律芳菲探探璞華的口風,或者找機會讓璞華偷偷看上萬寶良一眼,到那時,若璞華沒意見,她再問問萬寶良的意思,萬寶良若沒意見,這件事也有轉圜的餘地。
有了田朵這句話,耶律芳菲在田朵的坤寧宮用了午膳方才跟著德妃去了她出嫁前的頤園歇息。
後晌申時,愛新.璞燁和耶律芳菲相攜而來向田朵告辭而去。
晚上,軒轅澈回坤寧宮,田朵才曉得軒轅澈不僅將愛新.璞華賜婚給了萬寶良,還賜了萬寶良一座大宅子住。
並在第二天就將賜婚聖旨頒了下去。
賜婚聖旨頒下去月餘,萬寶良就和愛新.璞華成了親,新婚之夜,愛新.璞華給萬寶良說,她之所以同意嫁給他,是因為在她和哥哥饑寒交迫時,他給了她一壺酒,是那壺酒支撐著他們兄妹熬過了最難熬地一夜,第二天,他哥哥就遇到了當今的王上,她和哥哥都曾找過他,但是一直沒找到,直到萬老禦史的死換來他的出仕,可那個時候他已經是王後的人,縱然他的哥哥在朝中有些威望,也不敢私自與王後的人牽扯,更何況王後的人將他照顧地很好。
於是,他們兄妹倆依舊在等,等一個合適的機會報答他當日的恩情,卻不料一等就等到了今時今地,但結果總是好地,他未娶,她未嫁,如今也算種因得果。
萬寶良本還在納悶,照羅納王今時今日的地位,給她嫡親妹子找個什麼樣的青年才俊會沒有,為什麼偏偏先讓嘉安長公主去求王後,後又親上禦書房求見王上,雖然在新舊交替之際,大家都有各自的思量,但王上和太子間雖有不和,但並不是像曆朝皇帝太子那樣,老得想抓權,小的想上位,這對父子,小的雖有大抱負,但氣苦老子一心想帶著弟弟和娘親出外遊玩,而小小的他就得像那拉車的老黃牛扛起整治半個天下的大業來,萬一他一招不慎讓天順帝得了手怎麼辦,他家老子和天順帝鬥了半輩子也不過整了個旗鼓相當平分秋色,輪到他能鬥得過那天順帝那老狐狸嗎?
從內心來講,小的自是想超越老子平了天順,不為別的就為不蒸饅頭爭口氣,小的要證明王後這多半輩子都沒指望上一個男人,所有的苦累都是她自己一人扛著,如今她兒子大了,小的就要成為能供王後倚靠的可頂天可立地的男人。
至於如今也在王後麵前賣力表現的老子,一老一小自是兩看兩相厭,可無耐老子腳站得正,說退位,當小地就得接著,說帶著小兒子和老婆出去遊玩,小地還不能說不,說不,就是大不孝,誰讓小地是兒子,老子是爹呢,這兩父子就是一本糊塗賬,你要說老子不喜小地也不是,但凡是老子的心腹都在老子的暗示下誓死效忠小的,就說說他和愛新.璞華的聯姻,就向朝中大臣表示著帝後兩人對小地的態度。
至於那壺酒,在璞華的心裏或許是恩比天高,但在利益麵前愛新.璞燁和嘉安長公主都在向王上和王後表明一種態度。
而璞華既然嫁給了他,那就是他的妻,一個男人若是連自己的妻子都養不起護不住,那就當真對不起男人這二個字,他也絕不會讓他和她再次上演父母親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