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耶律芳菲經常拿名人典故來向田朵請教,耶律迎春就喜歡玉器,凡是與玉有關地她都喜歡,於是,自然地就來向田朵請教怎麼辨識玉,怎麼能將玉做得更好看漂亮,迎彤就喜歡琴,請教的就是指法與意境,迎蕊還小,性子沒定,不過照田朵的觀察,這娃應該很喜歡醫術,對做飯也有著不是一般的熱愛,每當她做飯的時候,這娃就像個小丫鬟似得,托著腮,眨巴著眼就瞅去了。
而且有時因為有些既能入藥又能當調料的東西,這家夥都能點出放這個對身體哪兒好。
日子就這麼在悄悄流轉著,不以任何人的意誌做任何的停留,悶熱的夏天過去,迎來了初冬的第一場鵝毛大雪,今年的雪比往年任何時候都來早,下得大,天氣幹冷幹冷地直能將人的骨頭凍酥,田朵真切的體會到了什麼叫真正的哈氣成冰,那種冷到心窩子的極度寒冷使田朵不得不時刻運轉著周身的靈力。
她有靈力護身不怕,可城裏的百姓什麼都不會,不可避免地在大雪降臨地頭一晚就凍死了不少人和牲畜。
鵝毛大雪斷斷續續持續了小半月,老百姓的房屋被壓塌了一間又一間,人也在惡劣的環境下進行著物競天擇的篩選。
據說城外未經清掃田地裏的積雪足足到成年男人的腰部,這還是偶爾天色放晴化化消消才會堆積那麼厚,若是雪不化,想必會有一人厚,田朵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也出城去看過,看到若小山似地厚厚積雪,田朵不由在心下惋惜,今年的冬麥算是瞎了。
不過一樣,經過老天爺這麼下大力氣地一凍,地裏的蟲卵也會被殺個幹幹淨淨,土地在雪水的滋養下,來年開春播上春麥,穩穩地就又是一季好收成。
但眼前這場空前絕後的大雪災要穩穩地度過實在也不是件易事,大雪封山斷路,救災的物資運送不過來,天氣寒冷直接導致京城的碳薪直線飄紅,別說普通老百姓家,就是皇宮和上京城的各個貴族家中的碳火都在算計著使用。
為了能少死些人,田朵第一次召見了戶部尚書和維護上京安全的京兆尹,用鐵血的手腕讓各世家貴族將手中的碳薪資源全部上交,若有抵抗或私自隱瞞,直接殺無赦。
在殺了幾個自以為高人一等的草原貴族首領後,京城中所有的碳薪資源終於集中在了皇家的手中,與此同時,在心係百姓安危的忠臣良將的操持下,一座座集中起來能擋風遮暖地厚實帳篷給了抗過初期雪災老百姓一個容身之所。
老百姓光有遮身之所還不夠,而且碳薪的資源有限,這大雪也不曉得會持續多長時間,在雪化開路前,碳薪能盡量省著還是盡最大限度地節約使用。
那麼節省碳薪的辦法除了合理利用碳薪就是增強老百姓自身的體質,讓老百姓吃飽飯後加強鍛煉方有可能打贏這場自然之戰,光靠穿厚厚的衣裳抵擋嚴寒是行不通地,因為厚衣裳的資源也有限。
盡管在皇家收碳的餘溫下,各個世家貴族都將家中不穿的厚衣裳貢獻了出來,但世家貴族終是少數,要讓老百姓個個都能穿上保暖的厚衣裳那簡直是癡人說夢。
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想活的老百姓除了能得官方的救助,也得要靠自救才有可能在這場寒冷的雪災下重新活下來。
厚實的衣裳田朵沒有,但糧食和蔬果田朵有的是,於是,在參觀了遼越的糧倉後,田朵毅然下令開倉放糧,同時,命人傳話下去,想要活下去的,就在吃飽後鏟雪,向城外運雪,不想活下去地,那就隨意,因為懶惰的人即使活下來也隻能成為消耗資源的蛀蟲還不若早早死了,將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
於是,這場雪災在斷斷續續地下了一個月,老天終於開眼不下了,俗話說地,下雪不冷,化雪冷。
當冬日的一縷暖陽照在雪白的大地上,老百姓的臉上個個漾開了笑容,天雖然依舊很冷,嚴格說來,比下雪的那些天還要冷上幾分,但老百姓的心裏是暖洋洋地,因為天放晴了,他們也在這場罕見的雪災中活了下來,而那些沒有抵抗過嚴寒侵襲地有認識地也有不認識地,很多很多人都死了。
他們曉得他們之所以能在這場雪災中活下來,要感謝的不是他們的王,而是他們王娶回來的王後,生活在最低層的百姓們樸實勤勞,但並不傻,往年也不是沒有雪災,隻是雪災沒今年來得早來得猛來得時間長,若是將今年的大雪災放在往年,朝廷雖然也會四處調糧設粥棚添衣發碳薪地象征性救助災民,但絕不會這樣不管貧富一視同仁地統一協管碳薪的取用,在他們的認知裏,王權貴胄富是體會不到寒冷的真義,因為他們有足夠的碳薪和衣裳供取暖,但今年不一樣,因為他們親眼所見很多往日高高在上的公子哥和他們一樣在鏟雪運雪,即使有些自視身份高貴地,因得不到足量的碳薪取暖,凍得他們也不得不走出府門,圍著上京的街道跑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