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編組織分工與協作的狼道
團隊精神的終極哲學
狼是最具有團隊精神的獸群,他們分工協作,團結一致,在協作中遵循自己的遊戲規則,以鐵一般的紀律來約束著每一隻狼,他們善於溝通,彼此忠誠。狼族的這種品質是一個組織成敗的關鍵。
我們通過對狼族的了解,我們能學到團隊競爭中所需要的全部智慧,比如合作、分工、策略、溝通、危機意識、消化能力等等。狼的力量來自於團隊,團隊的力量可以戰勝一切。
狼群的凝聚力、團隊精神和訓練成為決定他們生死存亡的決定性因素。每位成員都應通過發揮特有的才智和力量來肩負起對團體應盡的義務,每一隻狼都要為群體的繁榮與發展承擔一份責任。
——《狼性》(中國民航出版社)第一章狼性團結
狼族是團隊的榜樣。狼族的曆史,就是自然界中最卓越團隊的曆史。狼的團隊信念,已經成為狼的本能。這些用生命打造的團隊信念,是真正卓越團隊的價值理念。
1團結的效應無堅不摧
狼群的凝聚力、團隊精神是決定狼群生死存亡的決定性因素。狼族中每一隻狼都能夠積極主動地發揮自己特有的才智和力量來肩負起對團隊應盡的義務,每一隻狼都要為群體的繁榮和發展擔負起自己的責任。
狼在捕獵時,常常采取“群起而攻之”。無論狼群麵對是何等強大的敵人,隻要它們鎖定了目標,都能獲勝。這也說明了群狼效應是無堅不摧的。
群狼效應給人類的啟示:困難並不可怕,隻要有了團隊精神,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所向披靡。
當今社會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創業時幾個人都能互相配合,鼎力相助,在沒資金、沒人才、沒項目的困難條件下都能取得成功。可是當企業做大以後,個人英雄主義膨脹,在有資金、有人才、有項目的情況下,企業卻垮了,原因何在?所有這一切都不言而喻。沒有組織的概念,沒有團隊的精神,他的所謂的組織充其量是一個集合體。
團隊與集合體相比較,集合體沒有共同的工作目標,而團隊有;集合體沒有多變的結構,而團隊有;集合體沒有領導核心,而團隊有。團隊是需要營造的,高競爭力的團隊是需要管理的,而不是搭建的。團隊的個人目標和集體目標是一致的,個人業績和團隊業績是統一的,這樣才能協同作戰,在競爭中取得成功。
現代生活,個人之力實在太渺小了,隻有依賴一種合作的精神和團隊的力量才能取得成功。如果沒有團隊合作的精神,個人的計劃再精彩,可能也不會完滿實施。無論是一個家庭,還是一個公司,或是一個社會,一個人的本事再大、能力再強,如果要做成一件事,沒有其他人的幫助、協調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特別是在當今激烈競爭的年代,世界經濟的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個人英雄主義時代已成為曆史,單打獨鬥、爾虞我詐的無序競爭即將過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競爭時代已經來臨。不麵對這一現實,不遵守這一遊戲規則,被淘汰出局的將是自己。以合作的態度工作,既要明白自己的工作目標,也要知道別人在考慮什麼、關心什麼,相互理解,才能達到共同的目標。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團隊所要解決的問題。
那麼什麼是團隊呢?一個人構不成團隊,兩個以上的個人的集合體也未必是團隊。
團隊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組成的,通過成員彼此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在行為上有共同規範的一種介於組織與個人之間的一種組織形態。其重要特點是團隊內成員間在心理上有一定聯係,彼此之間發生相互影響。那些萍水相逢、偶然彙合在一起的一群人,雖然在時間、空間上有某些共同特點,但他們在心理上沒有什麼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因而稱不上團隊。
形成團隊的基本要素有以下幾個方麵:
其一,成員們有著共同的目標。為完成共同目標,成員之間彼此合作,這是構成和維持團隊的基本條件。事實上,也正是這個共同的目標,才確定了團隊的性質。形成團隊必須是先有目標,後有團隊。
團隊的目標賦予團隊一種高於團隊成員個人總和的認同感。這種認同感為如何解決個人利益和團隊利益的碰撞提供了有意義的標準,使得一些威脅性的衝突有可能順利地轉變為建設性的衝突。
有團隊目標的存在,團隊中的每個人才都知道個人的坐標在哪兒,團隊的坐標應在哪兒,否則黑白顛倒,輕重不分,團隊將麵臨著滅頂之災,也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
有團隊目標的存在,才使得團隊成員在遇到緊急情況、麵臨失敗風險等情況下全身心地投入,統一思想,形成合力,恐怕除了團隊,沒有人能夠做到這一點,因為這些事件是對他們整體的挑戰。
其二,各成員之間互相依賴。從行為心理上來說,成員之間在行為心理上相互作用、直接接觸,彼此相互影響,彼此意識到團隊中的其他個體,相互之間形成了一種默契和關心。不論何時,不論需要怎樣的支持,成員之間都互相給予,而且他們也總是彼此協作,共同完成所需完成的各項工作。
其三,各成員具有團隊意識。團隊成員具有歸屬感,情感上有一種認同感,意識到“我是這一團隊中的人”,“我是這一群體中的一員”。每個人都有發自內心地感到有團隊中他人的陪伴是一件樂事。彼此心裏放鬆,工作愉快。所以說,團隊意識和歸屬感,形成了團隊的深刻意義。
其四,團隊成員具有責任心。所有真正的團隊,其隊員都要共同分擔他們在達到共同目標中的責任。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團隊中的成員是不承擔責任的,如果大家都不承擔責任,實現共同的目標無疑是一種空中樓閣。
請試想一下“老板讓我負責”和“我們自己負責”之間微妙但卻是重要的區別。前者可導致後者,但是,沒有後者,就不會有團隊。“我們自己負責”這麼一句簡單的話,卻道出了一個核心問題,那就是我們自己對團隊的承諾,以及團隊對我們的信任。事實上,當我們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的時候,也就不可避免地承擔起對團隊的責任。
團隊主要有哪些作用呢?
團隊精神之所以風行於世,主要體現在其獨特而強大的作用上。一個訓練有素的團隊,往往可以出色地完成組織的各種任務,並使成員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得到滿足。
組織是由團隊構成的。團隊是組織聯係個體的橋梁與紐帶,是組織的正常工作機製。組織的任務目標,是靠它所管轄的團隊來完成。就是說,一個組織要實現其目標,必須依據分工協作的原則,把總目標分解為若幹分目標,分配給所屬團隊去完成。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是團隊的主要作用與功能。
團隊可以滿足個體的心理需要。人不同於動物,人除有生理需要外,還有心理需要或精神需要。而人的心理需要是在人際交往中獲得的,是在組織、團隊工作、生活中實現的。具體說,團隊可以滿足人們的下列心理需要。
一、歸屬需要。歸屬需要是人的一種基本需要,就是每個人都希望被一個組織所接納,成為某個組織的一員,當然自己也願意參加這個組織,以成為這個組織的一員而自豪。由於組織是由團隊構成的,一個人的歸屬說到底是歸為一個團隊。歸屬問題解決了,這個人才有“著落”和依靠。一個人如果歸屬問題得不到解決,必然是孤立無援,心緒難寧,才智難展。這是心理上的“失群效應”。
二、安全感需要。一個人生存在社會上,總會遇到各種困難和危險,包括自然的和社會的困難與威脅。一個人隻有在一個團隊之中,大家相互依賴、相互支持和幫助,才能免受自然的和社會的侵害,才會免於孤立和恐懼,獲得安全感,增強信心和力量。
三、尊重需要。尊重需要是人的精神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這是一切正常人的共同心理。倘若一個人的行為不被他人尊重,即得不到他人的承認,就會產生失落感,甚至喪失生活的信心。團隊的存在,為滿足個體的尊重需要提供了條件。在一個團隊內,大家朝夕相處,患難與共,彼此了解,隻要自己行得正,總能受到他人的尊重。
四、成就需要。成就需要是人的最高級需要。一個人要作出成就,總是離不開他人的鼓勵和幫助。同時,他的成就總要有人承認,才具有現實意義。一個人若遊離在團隊之外,其成就需要是無法滿足的。
團隊是為了實現組織目標而產生的。為了實現組織交給的任務,為了團隊的健康發展,任何團隊都要用一定的規範協調人們的行為和相互關係,形成一個有“戰鬥力”的團隊。團隊規範有成文的,也有習慣成自然的。規範人們的行為,協調人際關係,這是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和職能。團隊搞好了,對組織、對社會都會產生積極影響。
團隊能給所在的組織帶來許多利益,包括正確決策、有效溝通、促使個體成員發揮出更高水平等等。不但如此,團隊還有其他組織形式中沒有的更多的優勢。
現代社會外部環境迅速而頻繁地變化著,團隊則表現出了對外部環境的適應性。競爭是當代生活的主題,團隊合作完成任務的時間遠遠比個體所花費的時間更節省。這使得團隊在競爭中具有明顯的優勢。因為時間競爭日益成為一種重要的競爭優勢,而這也是團隊的主要優勢。
團隊也能帶來更多的創新。哈佛的經濟學家羅伯特·裏克認為:“把幾個人組成一個小組,他們的能力就融合在了一起,這就是小組的總能力。它比幾個人的能力簡單相加的和要高得多。”一段時間以後,這個小組一起經曆了各種問題,找到了各種解決方法,由此各個成員也學會了他人的本領。他們知道怎樣能讓別的成員做得更好;還知道在特定的項目中,每個人的任務是什麼;也知道怎樣把別人的經驗為我所用。每一位成員都小心謹慎,不時地做出調整,這使整體的工作得以迅速而平穩地進展。
現實的團隊管理當中我們往往重視製度管理,當然製度建設是最直接、也是見效最顯著的一種手段。然而,用發展的眼光來看,隻有文化理念約束才是企業發展的長久之計,這是一種看似無形勝有形的管理方式。組織文化是企業的靈魂,不僅具有團隊管理中的軟約束作用,更具有引導和約束團隊成員行為的作用。
2建立“成功團隊”的高度期望值
團隊作為一個先進的組織形態,越來越引起組織的高度重視,許多企業已經從理念、方法等不同的管理層麵著手進行團隊建設,並對“成功的團隊”賦予了極高的期望。然而企業在保持熱情的同時謹防掉入“團隊陷阱”。
就現在來說,團隊適合於這樣的情況:工作任務挑戰性極高,環境不確定性很高,組織成員差異很大且素質很高。事實上,團隊的成功率並不是很高,很多團隊取得的業績並不如人意,其原因無非掉入團隊陷阱而不能自拔。
團隊陷阱主要表現為以下形式:
團隊的目標迷失。團隊作為組織形式之一,是為完成組織目標服務的。然而,由於團隊麵臨任務的特殊性和挑戰性、環境的不確定性等因素,作為團隊指南針的目標往往很難明確。而且,在團隊成員參與決策的執行的過程中,往往因為信息不對稱,成員中個人價值觀和個人利益角度的不同,使目標被肢解,最終喪失提高士氣的功能。
康寧公司是一家以人力資源見長的企業,在十幾年團隊運作實踐中,他們發現作為組織形式之一,完成目標的概率僅為3%,在失敗的原因中,目標喪失的比率為51%。
團隊適應性和靈活性喪失。團隊的外部環境決定其必須具有高度靈活性和適應性,否則很容易導致團隊的行動僵化。
根據某權威機構的研究,總體而言,團隊的靈活性比不上工作組。其原因主要是:團隊成員差異性較大,其動機、態度和個性難以一致;在動作過程中,團隊領導和成員的“搭便車”心理以及矛盾衝突使注意力內斂,也使得團隊對外界信息反應速度減慢;團隊成員達成一致的要求也影響了團隊的靈活性。
團隊合力分裂。團隊成員本身具有分力傾向,團隊管理稍微鬆懈,就會導致團隊的績效大幅度下降。
根據康寧公司的團隊管理經驗,團隊合力常常受到下列情況的衝擊:領導者變更;計劃不連續;裁減成員;管理不當;規則不連續。
對於如何避免團隊陷阱,這裏作如下建議:
團隊需要強有力領導者。強有力的領導者能把分力轉為合力,貫徹和執行團隊目標,使團隊成員保持對外部的靈敏度,並迅速做出反應。根據經驗表明,團隊比其他組織形式更需要強有力的領導。
統一的團隊規則。優秀團隊具有統一的管理規則,並能得到所有成員的遵守,成為團隊內部統一的語言。
精心管理、細節嗬護。團隊陷阱產生於微妙之處,所以團隊需要管理者和成員的細節嗬護。
3同心同力打造自己的團隊
狼群一般不去攻擊比自己強大的動物,但如果它們必須麵對強大的敵人時,它們也不會退縮,而是群起而攻之。
狼並不像老虎、獅子、獵豹之類的動物,它們從不單獨行動,它們不推崇“個人英雄主義”,因為狼群知道,個體的力量畢竟有限,為了生存,它們必須眾狼一心。
我們在一個團隊中生活、工作,也應該像狼一樣,與所在團隊成員同心同力,打造自己的團隊。因為團隊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平台。
我們絕大多數人必須在社會機構中奠基自己的職業生涯一樣,隻要你是公司的一員,你就應該拋開任何借口,投入自己的忠誠和責任,處處為公司著想。因為你已是戰鬥團隊中一員,這個團隊的成與敗、榮與辱都與你息息相關,也事關你的榮辱與前程。團隊的成功,也就是你的成功,團隊前途黯然,你的前途也會很渺茫。團隊的失敗,也就是你的失敗。
要實現人生的夢想,單打獨鬥是行不通的。我們必須與團隊的所有的人攜手合作,並和這些人成為最好的“戰友”。大家互相支持,互相幫助,這樣才會有最強的戰鬥力。
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集中效能”,也就是聚沙成塔、滴水穿石的道理。把團隊各成員的才華、技能,所學的知識,所受的訓練與所有的專長都集合起來,我們就能創造一個組織,成為一個堅強的團隊。請記住,團隊合作的成效,比單打獨鬥要強得多,大家朝同一方向努力,沒有什麼不能完成的。
當成為戰鬥團隊的一員時,“我”就變成了“我們”。我們就會舍去部分的自我,整個團隊才會有茁壯成長的可能。
在團隊中,除了要讓每個人都有自我生長,完成目標的機會之外,也要讓整個團隊為設定的遠景目標而努力。如此一來,便能達成個人與團隊的“雙贏”。
放眼一流的戰鬥團隊,他們之所以能成為出類拔萃的團隊,無非是因為他們的成員能拋開自我,彼此高度信賴,一致為整體的目標奉獻心力的結果。
在團隊中,我們要為每個成員,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團隊中的合作是生活的一大要素。一個成員的成功,也就是我們大家的成功。因此,我們身為其中的一員,就更應該盡好自己的本份,與大家同心協力。團隊取得的成就,也就是我們自己的成就。我們要以爭取第一為目標,不求“更好”,隻求“最好”,任何事都力爭做到極致。
團隊中每個成員,隻要都能發揮自己的能力,能夠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樣的團隊,是戰無不勝、無堅不摧的。
4打造一支頑強的團隊
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和諧共進的共同的立場氛圍,換句話說,打造一種頑強的團隊力量,修煉一種執著的團隊精神,領導就是決定性的因素,領導就是打造頑強團隊立場的中流砥柱。因為俗話說得好,無論在哪一個優秀組織裏,領導都是站得高,望得遠,走在前麵的“帶頭大哥”。
一個團隊的領導者,必須要具有昂揚的鬥誌和戰鬥的激情,抱定必勝的信心。最重要的還要有頑強和堅韌的精神,並用這種精神感染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這才是確保團隊生存和勝利的根本。如果一個人對自己正在進行的工作充滿懷疑,那麼他就不會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能以堅韌的意誌和頑強的精神貫穿始終,遇到困難馬上退縮,這樣他所做的工作就會前功盡棄、半途而廢。尤其是一個團隊的領導者,如果他在困難挫折麵前喪失了信心和繼續戰鬥的勇氣,那等待這個團隊的就隻有滅亡。
領導者的頑強和堅韌,就像一麵旗幟。有旗幟在前麵引導,團隊成員就會有明確的戰鬥方向,奮勇向前。若沒有旗幟指導的話,這個團隊就會像一盤散沙,沒有前進的方向,沒有凝聚力,很容易被對手擊敗。
有了頑強和堅韌,並不等於就取得了成功,成功需要機遇。但成功者一定都有堅韌和頑強的精神。美國西方石油公司最大的股東兼公司總裁戴維·霍華德·默多克,由於小時候家境貧窮,隻接受過相當於高中程度的文化教育。對於他來說,資本、學識、家境、機遇都不是成功的決定性因素。默多克曾經用兩個單詞概括自己成功的秘密,即:頑強與堅韌。與默多克共同經營一家房地產公司的一位朋友說:“戴維最大的財富,就是他所具有的頑強與堅韌的精神。”要生存,就要進取;要成功,就要堅韌。默多克就是憑借這種自強不息、向挫折、困難挑戰的不屈毅力,才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對於一個團隊來說,頑強與堅韌是最銳利的武器。這種精神就像長矛一樣,在團隊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可以刺破世界上所有厚重的盾牌。我們沒有必要為頑強和堅韌貼太多的商標,因為它的作用是客觀存在的。世界上沒有一個公司的崛起、一個團隊的成功可以離開頑強與堅韌的精神。
5打造一支高績效的團隊
在自然界裏,狼族是最有團隊精神的動物,無論是熱帶還是寒帶,到處都可以看到狼族的蹤跡。根據研究發現,狼族一般都過著團隊生活。
每一個家族內部,在頭狼的統一指揮下,其成員各司其職,分工明確,大家發揮各自所長,團結合作,配合默契,共赴成功。狼族這種群策群力和其高效的團隊運作方法,實在值得人類反省與借鑒!
惟有高績效的團隊,才是能征善戰、能贏不輸的團隊。
高績效團隊的根本特征,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麵:
在內部結構方麵,高績效團隊的內部結構特征包括共同的遠景或願景,共同的目標與有效的策略,高素質的成員,高效的溝通,高效的領導以及承擔重要責任的權利和義務。
在外部環境方麵,高績效團隊的外部環境特征可以概括為責任與權力的統一,激勵與約束的統一,指導與支持的統一以及與外界的融洽關係。
在文化方麵,高績效團隊的文化特征主要包括團隊精神強,充滿活力與熱忱,團隊成員不斷進取。
高績效團隊和一般性團隊相比較,其不同之處具體表現在以下8個方麵:
(1)目標明確。
成功的領導者往往都主張以成果為導向的團隊合作,目標在於獲得非凡的成就。他們對自己和群體的目標永遠十分清楚,並且深知在描繪目標和遠景的過程中,讓每位夥伴共同參與的重要性。
高績效團隊的領導會經常和他的成員一起確立團隊目標,並竭盡所能設法使每位成員都清楚了解,認同團隊目標,向團隊成員指出一個明確的方向。當團隊的目標和遠景並非由團隊領導者一個人決定,而是由團隊成員共同協商產生時,團隊成員有一種擁有“所有權”的感覺,並從心底認定“這是我們的目標和遠景”。
(2)團結互助。
在高績效團隊中,可以經常看到團隊成員與團隊領導者自由自在地討論問題,並請求:“我目前有這種困難,你能幫我嗎?”當大家意見不一致時,甚至立場觀點對立時,都願意開放胸襟,心平氣和地謀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求同存異,采取和諧一致的行動。
(3)互相認同。
在高績效團隊中,團隊成員都能感受到“我覺得受到別人的讚賞和支持”。我們可以經常聽到“我認為你一定可以做到”、“你是最好的”、“你是最棒的”、“我們的團隊不能沒有你”之類的話。這些讚美、認同的話無疑是團隊成員所需要的強心劑,提高了各成員的自尊、自信,並驅使各成員攜手同心,共同去實現團隊的目標。
(4)暢所欲言。
高績效團隊會提供給團隊成員雙向溝通的舞台,每個人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公開地、無拘無束地、誠實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感受,甚至喜怒哀樂。即便某一觀點聽起來很離譜,也不會遭致他人的白眼,因為他們知道,許多偉大的觀點在第一次被提出來時幾乎都被冷嘲熱諷過。
群策群力必須有賴於大家保持一種真誠的雙向溝通,隻有這樣才能使一個團隊日臻完善。在高績效團隊中的團隊成員都能感受到“做真正的自己”,可以暢所欲言而不必有任何顧慮。
(5)互相傾聽。
有一位團隊領導說:“我努力塑造團隊成員們相互尊重,傾聽其他夥伴表達意見的氛圍。在我的團隊裏,擁有一群心胸開闊的夥伴,他們都真心願意知道其他夥伴的想法。他們展現出其他團隊無法相提並論的傾聽風度和技巧,真是令人興奮不已!”
(6)強烈參與。
現在有數不清的組織風行“參與管理”,領導者相信這種做法能夠滿足。“有參與就受到尊重”的人性心理。高績效團隊的成員身上總是散發出擋不住的參與的狂熱,他們相當積極主動,不放過任何參與的機會。
玫琳凱化妝品公司創辦人玫琳凱·艾施說過:“一位有效率的經理人會在計劃的構思階段就讓團隊成員參與其事。我認為讓團隊成員參與對他們有直接影響的決策是很重要的,所以,我總是願意甘冒時間損失的風險。”如果你希望團隊成員全都支持你,你就必須讓他們參與,越早參與的成員總會支持他們參與的事物,這時團隊所彙總起來的力量絕對是無法想像的。
(7)各負其責。
高績效團隊的每位成員都清楚地了解他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知道個人的行動對團隊目標的達成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彼此之間也清楚其他成員對自己的要求。
高績效團隊在分工之際,很容易建立起彼此間的期待和依賴,大家感到彼此間唇齒相依,生死與共,團隊的榮辱成敗,自己“占”著非常重要的分量,並且彼此間能避免發生矛盾衝突。
(8)死心塌地。
真心地相互依賴、支持是團隊合作的基礎。李克特曾花了好幾年的時間進行研究,發現參與式組織有一個特點——管理階層信任團隊成員,團隊成員也相信管理者,幾乎所有獲勝的組織都全力研究如何培養上下級平行的信任感,以使組織保持旺盛的士氣。
團隊管理的落腳點就是塑造高績效的團隊。從高績效團隊建設的角度看,打造一支高績效團隊離不開高素質的領導,有了高素質的領導,才能培育出高素質的團隊成員,並共同創造出好成績,高效能。
(1)高素質的領導。
高素質的領導者需要具備這樣的特點:
團隊領導者在知識、智力、素質、能力,尤其在態度和覺悟上要特別突出,遇事以團隊利益為重、以身作則、身先士卒。
在領導風格上既重團隊績效,又重人際關係,能在實現團隊目標和滿足成員的個人需要之間取得有機的動態協調。對團隊成員充分信任,善當教練,積極促成隊員的迅速成長。
領導者樂意授權,充分調動隊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能把活力與熱忱傳播到整個團隊之中,積極地鼓勵隊員在團隊會議中參與討論、共同決策,多數成員有較大的自由度。
(2)高素質的隊員。
對一個團隊來說,成員的素質無論如何強調也不過分,因為團隊規模一般都較小。如果一個5人的團隊,有2個低素質的隊員,那麼,團隊的工作就很難順利進行。
高素質的隊員的特點是:
團隊成員具有不同專業知識、技能和經驗,而且在性格、氣質上互補。
團隊成員代表著不同單位的利益和立場,熟悉不同領域,來自不同背景。
團隊成員不僅有很強的專業技術能力,而且有很好的人際關係能力。在這種氛圍裏工作,成員間既相互競爭、相互激勵、相互促進,又相互合作、相互幫助、相互學習。
團隊成員除了盡量具有豐富的知識、較高的智力、很好的素質、較強的能力外,更需具有很積極的工作態度,即公而忘私、認真負責、一絲不苟、不斷進取的工作態度。
有效地培養與增強團隊精神,作為團隊領導人首先要樹立“追隨者至上”的觀念。作為一個團隊領導,應永遠把自己的團隊成員放在一切事情之上。隻有這樣,才會願意采取行動去關懷他們、珍惜他們、支持他們、賜給他們力量、激勵他們去做好每一件事情。當把“追隨者”放在第一優先位置時,其成效會是相當驚人的,當他們受到團隊的鼓舞與感召時,他們深藏在內心的潛能和愛心,就會急劇地爆發出來,他們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將相當傑出和完美。
海爾·羅森布魯斯(HalRosebluth)和黛安·彼得(DianePeter)可說是團隊績效的成功楷模,在他們共同的著作《顧客第二》這本書裏,特別闡述了“追隨者至上”的心得:“要服務好顧客,首先要把員工放在第一優先。我們把員工放在第一位,他們就會把顧客視為優先。隻有當員工了解自己被別人珍視的感覺如何時,他們才會真誠地與他人分享這種感覺。”
幫助團隊成員了解建立團隊的觀念和重要性,是盡快培養團隊精神的另一條捷徑。從職前教育開始,就應該灌輸新進團隊成員有關高效團隊的正確觀念,讓他們學習團隊的有關行為。在隨後的定期與不定期的在職訓練中,仍然要不斷地對團隊成員在人際關係、領導、溝通和管理等課程上予以加強。通過有計劃性的訓練,這些受過良好訓練的成員就比較有信心地全力奉獻自己的才能,自發地和其他成員一起合作,共創佳績。
培養團隊成員整體搭配的團隊默契,是增進團隊精神的不二法門。作為團隊領導人而言,固然應讓每位團隊成員都能擁有自我發揮的空間,更重要的則是要用心破除個人英雄主義。搞好團隊的整體搭配,協調一致的團隊默契,還要努力使團隊成員彼此間相互了解取長補短的重要性。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團隊就能凝聚出高於個人力量的團隊智慧,隨時都能造就出不可思議的團隊表現和團隊績效來。
合作才會產生出巨大無比的力量,經常教導灌輸團隊成員一些相互依存、依賴與支持才能達成目標的觀念,是團隊領導責無旁貸的重要職責。喚醒團隊成員整體搭配的觀念時,必須將焦點集中在他們的同心協力的行動和甘苦榮辱與共的感受上。
6培養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
狼族的團隊力量如此的強大,歸根到底就是狼性合作的原因。在草原上就是最凶猛的獅子也不敢惹群狼,可見狼群團隊的力量。“狼狽為奸”同樣是狼和狽的合作,也是一種團隊精神。
一個人必須要具有與人打交道的能力。這個能力非常非常重要。為什麼要學習與人打交道?我們看看狼是如何生存的就會知道其重要性。
人要學會像狼群那樣“團隊生活”。狼的群體性,很少有一條狼單獨掠取食物的時候,所以即使老虎看到狼群也會退避三舍,這就是群體的力量。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有所作為,他必須要認識到群體力量的重要性,並且要學會如何利用群體的力量,這樣,狼就能與山中之王——老虎抗衡。
當狼群中的狼王老了的時候,年輕的狼會把它從頭狼的位置上拉下來,這樣才能保持整體狼群的強大。人也是一樣,要想成大事,就要能團結別人一起做事,排除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
團結協作精神是一切事業成功的基礎。美國社會活動家韋伯斯特,曾說過一句有名的話:“人們在一起可以做出單獨一個人所不能做出的事業;智慧、雙手、力量結合在一起,幾乎是萬能的。”
我們在一個企業、公司工作,每個人的工作,都有相對獨立性,也都與全局相聯係。所以,人們常說:要“立足本職,著眼全局”。宛如下棋,輸贏係於每個棋子,“一招不慎,滿盤皆輸”。如果整個戰局都輸了,無論哪一個棋子,即使再有能耐,又有什麼意義?
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深有體會地說:“科學家不是依賴於個人的思想,而是綜合了幾千人的智慧,所有的人想一個問題,並且每人做它的部分工作,添加到正建立起來的偉大知識大廈之中。”我們的工作,雖然各自都做著“部分工作”,但卻不能沒有全局觀念。協作精神,是全局觀念的象征。
我們的協作精神,要像狼一樣。狼者,群動之族。攻擊目標既定,群狼起而攻之。頭狼號令之前,群狼各就其位,欲動而先靜,欲行而先止,且各施其職,嚎聲起伏而互為呼應,默契配合,有序而不亂。頭狼昂首一呼,則主攻者奮勇向前,佯攻者避實就虛,助攻者蠢蠢欲動,後備者厲聲而嚎以壯其威……
在狼成功捕獵過程的眾多因素中,嚴密有序的集體組織和高效的團隊協作是其中的最明顯和最重要的因素。這種特征使得他們在捕殺獵物時總能無往不勝。獨狼並不是強大的,但當狼以群體力量出現在攻擊目標之前,卻表現出強大的攻擊力。在日益激烈的企業競爭中,狼的這種現象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在企業界,人們正在被一種稱之為“狼性文化”的企業管理和運作模式所吸引。
朝著共同的大方向邁進,彼此方便,相互幫助,發揚協作精神,無疑還是崇高道德風尚的體現。不是一講競爭就可以不講道德、可以放棄協作精神了,這其實是對競爭的誤解。
人類社會的競爭選擇,必須公正、有序,遵守道德規範。不然,任人性中奸詐、邪惡的一麵肆意妄為,競爭就必然導致逆向選擇———優勝劣汰,使曆史車輪倒轉。既然道德是競爭的前題,那麼,競爭與協作精神也就並行不悖,沒有什麼矛盾可言了。
協作精神還是現代人所應具備的各種心理品質之一。具有良好的協作精神,可以營造一種和諧、共振的工作氛圍,建立一種民主、互動的工作關係,對培養我們的自主精神和能動態度有較大的幫助。
那麼我們怎樣來“導演”團隊成員之間的協作呢?
第一,建立和諧關係,創設良好的工作氛圍。
心理學家認為,如果我們能與同事、老板之間形成良好信賴的關係,那麼我們就可能更願意和同事、老板相處,自覺地接受同事和老板的教誨、幫助、支持,同時我們也會給他們同樣的幫助、支持。
這種相互的尊重和理解,可以形成一個友好寬鬆的工作環境。這種環境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我們的智慧,對工作中的想法也能暢所欲言地說出來。這種環境同時還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出我們的工作熱情。沒有什麼比一個良好的心情更重要了。如果我們在一個公司,感到人際關係緊張,工作環境死氣沉沉,你還有心情去工作嗎?更不用說發揮創造力。
第二,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集體活動。
馬克思指出:“人類的特征恰恰就是自由自覺的活動。”在人的活動過程中,人始終是作為主體而存在;環境的影響,歸根到底隻有通過人的主體活動才能發生作用。因此,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集體活動,是十分必要的。
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可以增強我們的協作精神。有了協作精神,我們就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一起想辦法,出主意,“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在這樣一個集體中,也不得不迫使我們去想問題。
第三,營造了一種強烈的競爭氛圍,讓你追我趕、力爭勝利的氣氛充滿工作的全過程。
當我們在工作中遇到困難,內心感到恐懼和無助、猶豫不決的時候,這時我們最需要的是什麼呢?就是隊員們發自內心的鼓勵。這種鼓勵可以讓你戰勝自我,可以讓你跨出了那具有決定你人生的一步,這時你會強烈感受到來自集體的巨大力量和良性競爭、超越自我所帶來的快樂。
既然鼓勵會給我們帶來這麼巨大的作用,那麼我們也要時時給我們的隊員鼓勵,讓我們的團隊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
第四,充分信任同事和周圍的人。
在與我們的同事相處時,一定要充分信任別人。不要總以為自己能力有多高,總是把自己看得很高,要謙虛一點。有的人即或能力差一點,隻要我們能給予他十足的信心,他一定會做好的。信任別人是一種良好的美德。
第五,發揮部門作用,鼓勵合作學習。
合作式學習是一種共同的、開放的、包容的學習,要求學習小組成員共享目標和資源,共同參與任務,直接交流,相互依靠。
實施小組合作式學習,能增加我們的信息交流量,拓展我們思維的深度與廣度,同時也鍛煉個人能力。而通力協作、群體決策不僅能促進知識技能的學習,也有利於培養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
7強化成績與成功的榮譽感
狼與狼之間的默契配合成為狼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幾隻分散的狼在捕獵中變成一個合作、有力量、團結的團隊,它們都知道自己必須執行的任務,不管做任何事情,它們總能依靠團體的力量去完成。為了集體目標的實現,它們也完全可以犧牲自己。
學習狼的團隊精神就要培育狼性團隊的榮譽感。
一個沒有榮譽感的團隊是沒有希望的團隊,一個沒有榮譽感的員工不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西點的《榮譽準則》:“每個學員決不說謊、欺騙或者偷竊,也決不容許其他人這樣做。”正是榮譽感,讓優秀者與那些至今仍沒有做出什麼成績的人區別開來。
在西點軍校教育中,榮譽教育始終處於優先地位,將榮譽看得至高無上。在軍校,要求每一位學員必須熟記所有的軍階、徽章、肩章、獎章的樣式和區別,記住它們所代表的意義和獎勵,同時還必須記住皮革等軍用物資的定義甚至校園蓄水池的蓄水量有多少升等諸如此類的內容。這樣的訓練和要求,會在無形中培養學員的榮譽感。這值得各企業借鑒,因為一個優秀的員工是不能不對自己的工作、對自己所效力的企業有一個全麵清楚的了解的。
軍人視榮譽為生命,任何有損軍人榮譽的語言和行為都應該絕對禁止。同樣,如果一個員工對自己的工作有足夠的榮譽感,對自己的工作引以為榮,對自己的公司引以為榮,他必定會煥發出無比的工作熱情。每一個企業都應該對自己的員工進行榮譽感的教育,每一個員工都應該喚起對自己的崗位和公司的榮譽感。可以說,榮譽感是團隊的靈魂。
如果一個員工沒有榮譽感,即使有千萬種規章製度或要求,他可能也不會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完美,他可能會對某些要求不理解,或認為是多餘而覺得厭倦、麻煩。
住過希爾頓飯店的人都有這樣的經曆。早上起床,一打開門,走廊盡頭站著的服務員就走過來,說,早上好,並稱呼你的名字。他們怎麼會知道你的名。你問她,你怎麼知道的。她會告訴你,昨天晚上睡覺的時候,他們要記住每個房間客人的名字。
或許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曆,隻是覺得很正常而忽略過去了。但我覺得這些看起來是很小的事,卻體現出很深刻的道理。如果那個服務員沒有一種以希爾頓飯店為榮的榮譽感,她能表現得這樣盡職盡責嗎?成績可以創造榮譽,榮譽可以讓你獲得更大的成績。一個沒有榮譽感的員工,能成為一個積極進取、自動自發的員工嗎?如果不能認識到榮譽的重要性,不能認識到榮譽對你自己、對你的工作、對你的公司意味著什麼,又怎麼能指望這樣的員工去爭取榮譽、創造榮譽呢?
8團隊的顧全大局與自我犧牲精神
狼的戰鬥意誌或許是自然界中最強的,狼的鬥爭藝術最關鍵的就是:“自我犧牲,顧全大局。”
無論是等待戰機導致的饑餓,還是麵對馴鹿的蹄子;無論是麵對強悍的獅子,還是人類的火器,在真正需要戰鬥的時刻,狼從來沒有退縮過。狼群往往用個體生命的代價,維護種族的尊嚴。
我們在一個公司裏工作,同樣要有這樣的思想。當個人的利益或者部門的利益與整體戰略、團隊利益相矛盾時,我們要毫不猶豫地舍棄個人利益,顧全大局。
當我們正在為某件事傾其全力而工作的時候;當我們對某一項課題付出了極大的熱情快要成功的時候;當我們準備多時,要作最後衝刺時……忽然老板一個決定,讓我們放棄手上的工作,而去做其他工作,這時我們就需要冷靜、理智地去對待。先要探明老板的意圖,也許他叫我們做的事,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是關係到整個公司的興衰存亡的大事,隻是叫你暫時放棄手中的工作,先去做最重要的事情。這時我們就一定不能固執已見,一定要有“舍小利益,顧全大局”的思想。
微軟公司的麥克爾就經曆了這麼一次嚴峻的考驗。
1984年的元旦是世界計算機史上一個影響深遠的裏程碑,在這一天,蘋果公司宣布它們正式推出首台個人電腦。
這台被命名為“麥金塔”的陌生來客,有一個獨有的圖形“窗口”,是為用戶界麵的個人電腦。“麥金塔”以其更好的用戶界麵走向市場,從而向IBMPC個人電腦發起攻勢強烈的挑戰。
比爾·蓋茨聞風而動,立即製定相應的對策,決定放棄“卓越”軟件的設計。而此時,麥克爾和程序設計師們正在揮汗大幹,忘我工作,並且“卓越”電子表格軟件也已初見雛形。經過再三考慮,比爾·蓋茨還是不得不做出了一個心痛的決定,他正式通知麥克爾放棄“卓越”軟件的開發,轉向開發與蘋果公司“麥金塔”開發同樣的軟件。
麥克爾得知這一消息後,百思不得其解,他急匆匆地衝進比爾·蓋茨的辦公室:
“我真不明白你的決定!我們沒日沒夜地幹,為的是什麼?金瑞德是在軟件開發上打敗我們的!微軟隻能在這裏奪回失去的一切!”
比爾·蓋茨耐心地向他解釋事情的緣由:
“從長遠來看,‘麥金塔’代表了計算機的未來,它是目前最好的用戶界麵電腦,隻有它才能夠充分發揮我們‘卓越’的功能,這是IBM個人電腦不能比擬的。從大局著眼,先在麥金塔取得經驗,正是為了今後的發展。”
看到自己負責開發研究的項目半路夭亡,麥克爾不顧比爾·蓋茨的解釋,惱火地嚷道:“這是對我的侮辱。我絕不接受!”
年輕氣盛的麥克爾一氣之下向公司遞交了辭職書。無論比爾·蓋茨怎麼挽留,他也毫不鬆口。不過設計師的職業道德驅使著他盡心盡力地做完善後工作。
麥克爾把已設計好的部分程序向麥金塔電腦移植,並將如何操作“卓越”製作成了錄像帶。之後,便悄悄地離開了微軟。
麥克爾回到家裏,仔細想想,雖然嘴上說不回微軟,但他內心不僅留戀微軟,而且更敬佩比爾·蓋茨的為人和他天才的創造力。
第二天,他出現在微軟大門時,比爾·蓋茨才算徹底鬆了一口氣:“上帝,你可總算回來了!”
感激之情溢於言表的麥克爾緊緊擁抱住了早已等候在門前的比爾·蓋茨。此後,他專心致誌地繼續“卓越”軟件的收尾工作,還加班加點為這套軟件加進了一個非常實用的功能——模擬顯示,比別人領先了一步。
嗅覺靈敏的金瑞德公司也絕非無能之輩,它們也意識到了“麥金塔”的重要意義,也為它開發名為“天使”的專用軟件,而這才是最讓蓋茨擔心的事情。
微軟決心加快“卓越”的研製步伐,搶在“天使”之前,成功推出“卓越”係列產品。半個月後,“卓越”正式研製成功,這一產品在多方麵都遠遠超越了“先驅”軟件,而且功能更加齊全,效果也更完美。因此,產品一經問世,立即獲得巨大的成功,各地的銷售商紛紛上門定貨,一時間,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麵。
此後,蘋果公司的麥金塔電腦大量配置卓越軟件。許多人把這次聯姻看成是“天作之合”。而金瑞德公司的“天使”比“卓越”幾乎慢了3周。這3周就決定了兩個企業不同的命運。
隨後的市場調查報告表明:“卓越”的市場占有率遠遠超過了“天使”。
比爾·蓋茨和麥克爾都必須很清楚小利益與顧全大局的關係。隻要把握了大局,有時舍棄一點小利益也是值得的。
我們在工作中一定要服從公司的分配、調動,老板一般總是從大局出發,自有他的目的。
實際上對我們的個人工作也是這樣,要分清哪些是最重大的事情,哪些是可以暫時放棄的。這樣避輕就重,才會讓我們的工作更有起色。
有時我們在工作時,個人利益也會與公司利益發生衝突。這時你就應該毫不猶豫地放棄自己的利益。也許你現在放棄了,今後會有更大的收獲。
一個團隊,隻要有了這樣一群敢於舍棄個人利益的員工,那麼這樣的團隊,終將是一個戰鬥力極強的團隊。
9培養合作能力與創造性發揮
隨著知識型員工的增多,以及工作內容中智力成分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工作需要團隊合作來完成。
傳統的組織管理模式和團隊協作模式最大的區別在於,團隊更加強調團隊中個人創造性發揮,以及團隊中整體的協同工作。
如何協調個人與團隊成長的關係,使他們能夠相互作用、共同發展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
團隊協作模式對個人素質有較高的要求,成員除了應具備優勢的專業知識外,還應該有優秀的團隊合作能力,這種合作能力,有時甚至比成員的專業知識更加重要。
作為團隊中的一員,我們應該從哪幾個方麵來培養自己的團隊合作能力呢?
尋找團隊積極品質。在一個團隊中,每一個成員優缺點都不盡相同。你應該主動去尋找團隊中積極的品質,學習它,並克服你自己的缺點和消極的品質,讓它在團隊合作中被弱化甚至被消滅。
團隊強調協同工作,一般沒有命令和指示。所以團隊的工作氣氛很重要,它直接影響團隊的工作效率。
如果團隊的每位成員,都主動地去尋找其他成員的積極品質,那麼團隊的協作就會變得很順暢,工作效率就會提高。
對別人寄予希望。每一個人都有被別人重視的需要,那些具有創造性思維的知識型員工,更是如此。有時一句小小的鼓勵和讚許,就可以使他釋放出無限的工作熱情。
時常檢查自己的缺點。你應該時常檢查一下自己的缺點,比如,還是不是那麼冷靜,言辭還是不是那麼鋒利。在單兵作戰時,這些缺點可能還能被忍受,但在團隊合作中,會成為你進一步成長的障礙。
團隊工作需要成員在一起不斷的討論,如果你固執己見,無法聽取他人的意見,或無法和他人達成一致,團隊工作就無法進行下去。
團隊效率在於配合默契,如果達不成這種默契,團隊合作就不可能成功。
如果你意識到了自己的缺點,不妨在某次討論中,將它坦誠地講出來,承認自己的缺點讓大家共同幫助你改進,這是最有效的方法。
當然,當眾承認自己的缺點可能會讓你感到無比尷尬。但你不必擔心別人的嘲笑,你隻考慮獲得別人的理解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