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裏之所以強調“不輕易”得罪人,當然也是有一定分寸的。當事有不可忍時,當正義公理不能伸張時,還是要有雷霆之怒的,否則就是是非不分、黑白不明了。這種雷霆之怒有時會得罪人,固然有可能為自己堵住一條去路,但也有可能開出更多的康莊大道。除了這一點,還是不得罪人好。
所以,當你感到自己的利益被侵害時,得不到他人的尊重時,請冷靜地想想,勿輕易動氣。此外,也切記不要氣焰囂張,盛氣淩人,這種隻有自己而沒有別人的態度也很容易得罪人,而且常不自知。
最重要的一點是,得罪人會成一種習慣,老是壓不下怒氣,改不了個性,便會說“反正我就是這樣”,那就會條條是死路。
俗話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反過來說,多得罪一個人就少一條路!
那麼,在現實生活怎樣才能做到不得罪人或者少得罪人呢?下麵的忠告會告訴你獲得好人緣的真諦。84.愛發火是人際關係的“殺手”
好人緣離不開好脾氣德國是1871年建立起來的統一的國家,德國之所以會迅速崛起、強盛,是因為有一對著名的好搭檔:一位是“鐵血宰相”俾斯麥,另一位是寬容大度的皇帝威廉一世。
那時候,威廉一世散朝回宮後,經常氣得亂砸東西,摔茶杯,有時連一些貴重器皿都摔壞了。皇後問他:“你又受俾斯麥那個老頭子的氣了?”
威廉一世點點頭,皇後便說:“你為什麼老是要受他的氣呢?為什麼不給他點顏色瞧瞧?”
威廉一世卻說:“你不懂。他是首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下麵那麼多人的氣,他都要受。他受了氣往哪裏出?隻好往我身上出啊!我當皇帝的又往哪裏出呢?隻好摔東西啦!”
威廉一世能夠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的這份好脾氣。他在位的時候德國能夠那麼強盛,跟這一點有著莫大的關係。
人生中常會有各種不如意,一旦碰到就容易拿自己身邊的人出氣發火,這是大家都容易犯的一個壞毛病,而這個壞毛病往往成為破壞人際關係的“殺手”。
愛發火是一種不良和有害的情緒。一個人經常發火,不僅會影響團結、影響工作,還容易把矛盾激化,無助於問題的解決。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本來隻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在別人看來不以為然,而他卻犯顏動怒,火冒三丈,弄得雙方都很尷尬,傷了彼此的和氣,本來能辦好的事情也搞糟了。
有些人在社會上“吃不開”,無法和別人建立並保持良好的關係,原因其實並不在於心腸壞,而是因為脾氣壞。壞脾氣必然給人帶來壞運氣,不但影響社會關係的和諧,而且常常引起家庭關係的破裂。
我在這裏強調的好脾氣,不僅是說不對別人亂發脾氣,也意味著能包容別人的亂發脾氣。比如我們有時候挨了上司的罵、受了朋友的冷落,或許是因為他們正好有了煩心的事,碰巧心情不好,所以就遷怒於我們了。這時候,我們就要原諒和理解他們。
人生在世,受人埋怨是難免的,被人非議也是必然的。每逢這種時候,我們必須以自己“好脾氣”的修養來麵對,盡量壓一壓心中的火氣,以免使事情變得更糟糕。
所以,養成一副好脾氣對你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是你成功必不可少的推進劑。85.人與人交往要講究彈性
好朋友也應該保持距離有一個銅壺在水麵上漂流著,它覺得很孤單,想找一個同伴做自己的朋友,這樣在漂流的時候就可以聊天了,日子就會過得很愜意。
一天,銅壺終於在水麵上發現了一個陶壺,它興奮地遊了過去:“喂,夥計,我是銅壺,我想和你交個朋友。”說完,銅壺就要去擁抱陶壺。
“我很樂意和你做朋友,但請你離我遠一點兒,不要太靠近我,因為我是陶製的,隻要你輕輕地碰我一下,我就會成為碎片。”陶壺說完,便獨自遊走了。
童話中的銅壺與陶壺要保持距離,才能避免發生傷害,現實生活中的朋友之間,也需要保持一定距離,才能保證友誼長遠。
距離是人際關係的自然屬性。有著親密關係的兩個朋友也毫不例外,成為好朋友,隻說明你們在某些方麵具有共同的目標、愛好或見解以及心靈的溝通,但並不能說明你們之間是毫無間隙,可以融為一體的。任何事物都存在著其獨自的個性,事物的共性存在於個性之中。共性是友誼的連接帶和潤滑劑,而個性和距離則是友誼相吸引並永久保持其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人一輩子都在不斷地交新的朋友,但新的朋友未必比老的朋友好,失去友情更是人生的一種損失,因此要強調:好朋友一定要“保持距離”!
“保持距離”就是不要太過親密。也可以說,心靈是貼近的,但肉體是保持距離的。能“保持距離”就會產生“禮”,尊重對方,這禮便是防止對方碰撞而產生傷害的“海綿”。
朋友相處,重要的是雙方在感情上的相互理解和遇到困難時的互相幫助,而不是了解一些沒有必要的東西。有的人為了表示自己對朋友的信任,把自己的一切情況及觀念和盤托出,這種做法是一種輕視自己的行為,如果你所結交的朋友是一個值得信賴、品行端正的人,可以說是你的幸運,萬一對方是居心不良、有歹意而你又沒有識破的人,情況就會使你大傷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