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世,能方能圓能才左右逢源(2 / 3)

寬容是一種胸懷,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得到的。因為任何寬容都是要付出代價的,甚至是痛苦的代價。人的一生誰都會常常碰到個人的利益受到他人有意或無意的侵害。為了培養和鍛煉良好的心理素質,你要勇於接受寬容的考驗,在情緒無法控製時,也要強製自己冷靜下來,控製衝動的行為。

生活中有許多事當忍則忍,能讓則讓。寬容不是懦怯膽小,而是關懷體諒。寬容是給予,是奉獻,是人生的一種智慧,是建立人與人之間良好關係的法寶。

寬容,對人對自己都可成為一種毋需投資便能獲得的“精神補品”。學會寬容不僅有益於身心鍵康,且對贏得友誼,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滿,乃至事業的成功都是必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對子女、對配偶、對老人、對學生、對上司、對同事、對顧客、對病人……都要有一顆寬容的愛心。59.為人不要太奸滑

但也不能太老實一隻狐狸不留神掉進了一口井裏,怎麼也爬不上來了。

正當它絕望的時候,一隻小山羊來到了井邊。狐狸一看,頓時高興起來。他連忙帶著哭腔對小山羊說:“山羊兄弟呀,快救救我吧,再不上來我就會死在井裏了。”

狐狸見小山羊不為所動,眼珠子一轉又說:“山羊兄弟呀,你媽媽不是常常教育你要助人為樂,做一隻好山羊嗎?如果你見死不救,還能做一隻人見人誇的好山羊嗎?”

小山羊聽了狐狸這番話,顧不上思索就跳了下去,可是它到井底抬頭一看,才發現井口太高,沒辦法上去了。急得問狐狸:“你最聰明,趕快想個辦法,咱們好出去呀!”

狐狸說:“山羊兄弟,別著急,我有一個辦法能使咱們兩個都出去,但就是得委屈你一下。”

“快說吧,隻要能出去就行!”小山羊連忙說。狐狸接著說:“你用前腳扒著井壁,然後把犄角放平,等我從你身上跳出去後,就把你拉出來。”

小山羊欣然同意了,狐狸踩在小山羊的犄角上,兩隻前爪剛好扒住井沿,兩條後腿用力一蹬,就跳了出去。

“啊,終於出來了。”狐狸鬆了口氣,拍拍前爪,轉身就走。

小山羊在井裏一看可急了,對狐狸喊道:“你別走哇!你還沒把我拉上去呢!你可不能說話不算數啊!”

狐狸轉過身,趴在井口,冷笑著說:“你這頭愚蠢的小山羊,還是自己想辦法吧!如果你的腦筋像你的胡子那麼多的話,你剛才就不會在沒看好出路之前跳下去了!”

說完,狐狸揚長而去,小山羊知道上了當,可是己經晚了。

故事中的狐狸之所以能夠成功求生,靠的是一貫狡猾的伎倆,小山羊之所以上當受騙,是因為太過於老實。

在現實生活中,“老實”一詞很難說是褒義或者貶義。

說你這個人太老實,那無異於罵你是個大笨蛋。因為事都是你忙的,可最後好處全都是人家的。所以常言道,老實人吃虧,老實人無用。這裏的“老實”是貶義。而像小山羊那樣的“老實”,實際上卻是十足的“愚蠢”!

老實人一般膽小怕事,安分守己,對人對事謹小慎微,從不會隨便得罪別人,即使別人得罪了自己,也不會記恨在心,更不會以牙還牙。對於別人的一點點恩惠,會牢記心中找機會給予報答。這種人在團隊裏,一定是被欺壓的絕好對象,最苦最累沒人肯幹的工作必定是這種人去幹,最有油水可撈的事,必定與這種人無緣。這種人到外麵,遭遇也一樣。為什麼?因為社會上有的是壞人、惡人,以及不壞不惡卻專門欺負老實人的人,這些人的本性就是大事幹不了,但欺負老實人卻十分內行。因此,老實人被欺負,實在是順理成章的事。“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自古如此,而且現在以至將來恐怕也莫不如此。

所以,我想通過這個故事提醒你:為人不要太奸滑,但也不能太老實。60.任何時候都要留一手

不可輕易亮出你的底牌傳說,上帝創造世間萬物之初,貓的本領比老虎大,於是老虎就偷偷拜貓為師。經過一番勤學苦煉之後,老虎的本領變得十分了得,成了森林之王。

按理說,功成名就的老虎該心滿意足了,可是老虎總覺得拜貓為師的事不光彩,怕傳出去後受百獸譏笑,於是就起了殺師滅口之心。

有一天,老虎終於向貓下了毒手,窮追猛咬,試圖將貓置於死地,情急之下貓一下子跳到了樹上,任憑老虎在樹下張牙舞爪咆哮也無可奈何。嚇出一身冷汗的貓十分後怕地說:“幸虧我留了一手,不然今天就死於逆徒之口了!”

你們也許會認為這是一個老掉牙的故事,然而我還是想提醒你們注意故事蘊涵的哲理,因為我知道,隨時提醒你們是很有必要的,而且,這對你們肯定有好處。

為什麼故事中的貓能逃脫虎口,原因是它沒有亮出自己最後的一張底牌,留了上樹這一手!

為人處世也是這樣,應該盡量設法保持自己的神秘,輕易亮出自己底牌的人讓別人按牌來攻,肯定會輸掉。即使有時混得再不好,也不要向別人訴苦,而要偽裝成十分成功的樣子。即使很成功也不要亮底曝光,出人意料更能使人心悅誠服。

我平時有許多業餘愛好,但對橋牌卻情有獨鍾。它使我在處理人際關係上獲益匪淺。

記得有一次混雙大賽,我因叫牌失誤抬高了定約,正在懊悔自己的失誤,提心搭檔責備時,搭檔似乎置身“事故”之外,經過一番思考之後,竟然打出了隻在書上才看到過的雙緊逼打法,成功地完成了定約,挽回了冒叫的損失不算,還獲得了意想不到的高分。當我陷搭檔於危難之中時,他扮演了力挽狂瀾的角色,令我振奮,使我敬佩。至今讓我難忘的不是那次比賽的勝利,而是搭檔表現出的那種臨危不亂的大將風度。如果一遇叫牌失誤便亂了陣腳,便不會有我們的勝利,相反,有條不紊地攻防可令對手誤以為我們點力與叫牌約定非常協調。不亮底牌,直到最後一刻。

這是多麼重要的處世原則啊!

記住:任何時候都要留一手,一定不要和盤托出全部真情,因為吐露真言如從心髒放血,需要極高之技巧。並非所有真相皆可講,衝動是泄露的大門。最實用的知識在於掩飾之中,輕易亮出自己底牌的人往往成為輸家。

怎樣才能守住你的底牌而不讓人輕易察覺呢?下麵的忠告會告訴你一個絕招。61.懂得適時隱藏鋒芒

心不能太直口不能太快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有一位名叫高爾頓的將軍,很有軍事才幹,可是他毫無城府愛放大炮,不但使上司頗為難堪,自己也失去了不少人緣,被同事們稱為“軍隊內部的戰爭販子。”

有一年,高爾頓到斯科菲爾德軍營觀看演習,他對這次演習非常不滿,就直接向指揮官遞交了一份措辭激烈的意見書。他的這種作法是紀律所不允許的,因為他隻是一名少將,無權指責一名中將指揮官。這樣一來,他便招致了上司的非議和怨恨。

但高爾頓並未吸取教訓。第二年,在觀看了一場戰術演習後,他又一次遞交意見書指責指揮官和其他人員訓練無素,準備不足,沒有達到預定的目的。雖然這次他很明智地請副官代替自己簽了名,但其他軍官心裏很清楚,知道這又是他搞的鬼,所以聯合起來一致聲討他。

眾怒難犯,司令官沒有辦法,隻好把這位愛放大炮的高爾頓從少將的位置上撤下來。

一個人即使是天才,如絲毫不懂收斂,也是很難立足的,而且有可能給自己帶來厄運。展露鋒芒是正常的,但應認清形勢,不要不分場合、地點及其他客觀形式一味鋒芒畢露,要懂得適時隱藏。心直口快有時往往陷人於不利之地。

如果仔細看看周圍那些有人緣的人,你就會發現,他們毫無棱角,言語如此,行動也一樣。他們各自深藏不露,表麵上看好像個個都很訥言,其實都是頗有雄才大略而不願久居人下者。但是他們卻不肯在言談舉止上露鋒芒,不肯做出眾人物,其道理何在呢?

因為他們有所顧忌,鋒芒太露,很容易得罪他人,為自己前進製造阻力。而且,這種阻力會來自方方麵麵,令你冷不勝防,你又如何能達到出人頭地的目的呢?

有一個人在年輕時代以有“三頭”自負,即筆頭寫得過人,舌頭說得過人,拳頭打得過人。在學校讀書時,他已是一員猛將,他不怕同學,不怕師長,以為他們都不及他。初入社會還和在校時一樣的鋒芒畢露,結果得罪了許多人。但是還好總算覺悟得快,一經好友提醒便連忙負荊請罪,倒也消除了不少的嫌怨,但是無心之過仍然難免,結果終究還是遭受了挫折。

當然,你也許會說,那樣不就永遠沒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了嗎?其實不然,這裏所說的隱藏鋒芒,隻是要求在不適合展現的時候,要注意隱藏,適時隱藏,而非永遠隱藏,要看準時機,展現自己的才華。62.得饒人處且饒人

有理也需讓三分拿破侖滑鐵盧戰敗後,被流放到地中海的聖赫勒拿島。有一天,他與夫人約瑟芬一起到海港散步,正好遇見一群水手在卸貨,水手們挑著沉重的東西嚷著:“沒看見我們正在卸貨嗎?讓開!讓開!”拿破侖躲避不及被重重地撞了一下。夫人幾乎沒有考慮,就脫口斥罵道:“沒長眼的東西,你們撞到的是法國皇帝!該當何罪?”

拿破侖馬上攔住夫人,在她耳邊說道:“這些水手很辛苦,不要這樣對待他們。再說我也並沒有被撞得很痛。”

接著,拿破侖又吩咐隨去的仆從,去幫助水手卸貨。

幾年後,拿破侖偷偷潛回法國重新掌權,而提供最大支持幫助的人,就是這些水手。

在人際交往中,一些人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得麵紅耳赤,誰都不肯甘拜下風,事後靜下心來想想,當時若能忍讓三分,自會風平浪靜,小事化無,言歸於好。

事實上,越是有理的人,如果表現得越謙讓,越能顯示出他胸襟坦蕩,富有修養,反而更能得到他人的欽佩。

當然所謂謙讓絕非一味的無原則的讓步,凡事有些可以讓步,有些絕不可讓步。另外有些讓步表麵上看來是吃虧,但事實上由此獲得的卻要比失去的多。這其實是一種圓熟的、以退為進的做法。

為什麼要退讓呢?“人情翻覆似波瀾”,今日的朋友,也許將成為明日的仇敵;而今天的對手,也可能成為明天的朋友。世事一如崎嶇道路,困難重重,因此走不過的地方不妨退一步,讓對方先過,就是寬闊的道路也要給別人三分便利。這樣做,既是為他人著想,又能為自己留條後路,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嘛。

有些人一旦陷入爭鬥的旋渦,便不由自主地焦躁起來,不僅是為了利益,有時也是為了麵子,因此一旦自己得了“理”,便不饒人,非逼得對方承認自己的錯誤不可。然而“得理不饒人”雖讓你吹響了勝利的號角,但也同時埋下了下次爭鬥的種子。因為這對“戰敗”的對方也是一種麵子和利益之爭,他當然要伺機“討”還。

在這種時候,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像拿破侖那樣,即使自己有理也讓別人三分呢?其實,有些時候給他人留下台階,也是為自己以後留下一條後路。

當你在與他人交往中因為對事物的意義理解不一,個性、愛好、脾氣、要求的不同以及價值觀念的差異產生矛盾或衝突時,要記住一位哲人的話:“航行中有一條規律可循,操縱靈敏的船應該給不太靈敏的船讓道。”其實,在人際關係中也應遵循這條規律。63.難得糊塗是良訓

為人處世不要太較真有一天晚上,布蘭登應邀參加一個宴會。宴席中,坐在他右邊的一位先生講了一段幽默故事,並引用了一句話,意思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那位健談的先生提到,他所引用的那句話出自《聖經》。布蘭登發現他說錯了,他很肯定地知道出處,一點疑問也沒有。為了表現布蘭登站了起來,很肯定地指了出來。那位先生一時下不來台,據“理”力爭。

當時布蘭登的老朋友法蘭克·葛孟坐在他的身邊。布蘭登就向他求證。葛孟在桌下踢了布蘭登一腳,然後說:“你錯了,這位先生是對的。這句話出自《聖經》。”

那晚回家的路上,布蘭登對葛孟說:“法蘭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話出自莎士比亞。”“是的,當然。”葛孟回答,“在《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場。可是親愛的布蘭登,我們是宴會上的客人,為什麼要證明他錯了?那樣會使他喜歡你嗎?為什麼不裝糊塗保留他的麵子,說出實話而得罪他呢?”

人生是個萬花筒,為人處世不能太聰明,太聰明就會反被聰明誤,人生難得糊塗,貴在糊塗,小糊塗小聰明,大糊塗大聰明。

聰明是天賦的智慧,糊塗是聰明的表現,人貴在能集智與愚於一身,需聰明時便聰明,該糊塗處且糊塗。

對於一些無關緊要的小錯誤,放過去無傷大局,那就沒有必要去糾正它,裝裝糊塗反而更好。這,不僅是為了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煩惱和人事糾紛,而且也顧及了別人的名譽,不致給別人帶來無謂的煩惱。這樣做,並非隻是明哲保身,更體現了做人的度量。

尋找別人的缺陷,指責別人,遠不如發現自己的缺陷,指責自己。更不如發現別人的優勢,稱讚別人。指責別人,遠不如去了解別人,理解別人,原諒和寬容別人。世上有幾個人十全十美?誰沒有缺陷,為什麼總是揪住別人的缺陷而看不見他還有更多的優點呢?

人們常說:“凡事不能不認真,凡事不能太認真。”一件事情是否該認真,這要視事情本身、場合等而定。鑽研學問要認真,麵對大是大非的問題更要講究認真。而對於一些無關大局無損原則的瑣事,不必太認真。不看對象、不分地點場合刻板地認真,往往使自己處於一種尷尬的境地,處處被動受阻。每當在這種時候,如果能理智地後退一步,裝一裝糊塗往往能化險為夷。64.人情喜歡順毛摸

不要吝嗇手中的高帽子從前有一位青年不但學業優秀,而且對為人處世之道也很精通,尤其善於給別人戴“高帽子”,而且每一次都是“百發百中”。

這位青年後來被國王任命為地方官。赴任之前,他特地去向老師拜別。

老師說:“地方官不容易當,你要小心謹慎為好。”

青年說:“老師放心,我準備了高帽一百頂,逢人便送一頂,這樣,恐怕不會有什麼問題。”

老師聽了很生氣,當場訓斥他:“從政為官,不可搞邪門歪道,哪有像你這樣辦事的?”

青年說:“老師這話很對,不過當今這個世界上,像老師這樣不喜歡戴高帽的,能有幾個?”

老師聽了,轉怒為喜,點點頭說:“你這一句話倒也說得很對!”

青年從老師那裏辭別出來後,笑著對人說:“我的一百頂高帽,如今隻剩下九十九頂了!”

人們通常把當麵說奉承話叫做“戴高帽”。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世人不但愛好美食、美色,也愛好美言。好聽的話,有誰不願意聽呢?古代如此,現代也如此;別人如此,我們自己也如此。

當然,對於戴“高帽子”必須掌握好一定的度,而且要用辯證的眼光看。既要善於適度地利用戴“高帽子”贏得他人的讚賞和喜愛,也要避免陷入阿諛奉承、一味溜須拍馬的露骨境地;既要善於給別人戴“高帽子”,也要善於鑒別人家給自己送的“高帽子”,尤其要提防被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雖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但掌握不好尺度,則會流於下流、卑鄙。一位哲人說:“拍馬屁絕不是一件容易事,不是空口說白話地喊幾聲‘萬歲’或‘偉大的上帝’就算得了數的;除了聰明才智會窺探‘上頭’的意向,還非要有具體表現不可。而那表現有時簡直非常血腥,和你的骨肉相連,肢體相連,人性人格相連。不能犧牲這些,就不算真正拍了馬屁,也就未必能真正得到‘知遇’!”65.千萬別逞血氣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