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他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斟酌、思索,他途經之地,許多幻形之物都開始變化,數十隻潔白的飛鳥還原本體,變成一支支白色的羽毛,從空中徐徐飄落。一口幽深冰冷的寒潭,變成一口滄桑古老的陶罐,彌漫的風沙變成一條條土黃色的蠶蟲。
天方散神訣並不困難,準確的說,它隻是一部完整法訣《天方》的其中一篇——《散神篇》。以滄雲的悟性來說,隻要明曉了其內在的根本奧意,施展出來並不複雜。
畢竟,《天方散神訣》再難,也難不過《大五行神光》,難不過《逆龍逐日箭》,難不過《煉骨》神通。事實上,滄雲早在那三月的全身心沉浸之中,明悟了這套法訣的大部分真意,之所以還不能施展出來,是因為他沒有大秦方士特有的黃道法力。
每一種修煉流派,都需要其特定的法力做為驅動根源。
就好像《逆龍逐日箭》,以龍血魔族的法力驅使,威力最強,神、魔類種族的法力次之,仙族法力再次,煉氣士法力最弱。
而《天方散神訣》,雖比不上《逆龍逐日箭》更精妙,但要求卻出奇的高,必須要使用方士所特有的黃道之力作為驅動靈源。
滄雲目前所要作的,就是想出一個辦法,能夠以五行體的法力,施展出這門散神訣。這門奇術還是有些可取之處的,他不想放棄。
推演了半個月,經過不斷的論證、猜想,又推翻,滄雲最終確定了一個可行的途徑,將目光放在了黯魂幡之中無數的魂幡上麵。
因為,黯魂幡之中,就有兩個特殊的魂魄,與天方散神之術極為相似————靈寶魂山以及魂靈之劍。
天方散神之術的總綱就是“活物變死物,死物變活物。”而那靈寶魂山與魂靈之劍,前身分別是法寶和凡人所鑄的名劍。
無論法寶,還是凡人名劍,都是沒有生命之物,然而黯魂幡卻可以抽取山川江河、草木奇石之魂,塑造出了這兩道魂魄,無意中符合了天方散神的真諦,使得滄雲的嚐試,簡單了許多。
創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滄雲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構想,可實施起來依舊困難,總是找不到靈感,百般推演總是失敗。
心情煩躁起來,無奈之下,滄雲起身直往山下而去,站在山腳上,望著蕭索的天際,每天靜心思索。漆黑的劇毒之風從遠處地平線彌漫而來,充斥著整個視野,讓他的心情慢慢開始平靜下來。
想了想,滄雲取出了碧葫蘆,將其伸到外麵的黑色毒風之中,發出恐怖的吸力,頓時好像將空間捅了一個窟窿,無數的黑風怒號著洶湧而來,好像一個巨大的漏洞漩渦,急轉著沒入進去。
碧葫蘆好似一個無底洞一般,不停的吞吸,吸引漫天黑風,其上那條白龍印記好似活過來了一般,靈動的遊走著。
滄雲有些奇怪的轉過頭,瞅了一眼盤在肩膀上的混沌靈藤,思索了一下,以意識詢靈藤,看他是否知道這白龍印記的來曆,可得到的結果卻是“沒有一點印象”。
混沌靈藤雖然開啟了智力,但隻勉強相當於一個二、三歲的孩子,平時都在渾渾噩噩的發呆,思索人生,並不關心外界的事,之所以喜歡待在滄雲身邊,也隻是能感應到這隻碧葫蘆是自己孕育出來的,本能的親近,僅此而已。
至於逆龍皇時代的事情,那時的它連一點意識都沒有,自然不清楚自己結出來的到底是寶物還是廢物。
聽它這麼“說”,滄雲也不再關注,隻是一門心思的收取著黑色毒風。這詭異的黑風能令自己的元神都受些傷害,滄雲覺得不簡單,碧葫蘆內部空間幾乎無限大,猊貅正在用役神符不知疲憊的烙印著昏眠的始王蟲,隻占據一個角落,看見無數的黑色風暴卷進來,抬眼瞅了一下,就繼續做它的事。
…………
感謝“路汝南”的打賞,晨月會更努力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