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莽荒惡獸(1 / 2)

第六十八章:莽荒惡獸

時間過了一天又一天,日月落了又升,滄雲卻始終不動如山。

不知從何時起,滄雲體外浮現出一輪朦朧赤陽,內有一隻模糊的金色禽影,眸光如電,全身燃燒著烈火,不斷的嘶鳴著,繞著滄雲古仙族分身飛翔。

過了片刻,滄雲的腳下也浮現一條蜿蜒的土黃色蟒,以頭顱將滄雲托起。

說是土蟒,實際上它的蛇軀像山脊一般高大,全部由土石組成,巍峨沉渾,散發著一種大地的厚重氣息。

再過了稍許時間,一顆顆參天大樹從小島上拔地而起,綠木遮天,像一片綠色的傘蓋,將天空的陽光都阻隔了。

隨後是一柄柄金色大劍,驀然浮現,疾速在空中穿梭,連空氣都被割裂撕碎了,最後停頓在滄雲的身體周圍。

嗡聲響起,似乎還有什麼異象將要浮現,但掙紮了半天也沒有聚成,隻聽得轟隆一聲,震耳欲聾,所有異象全部崩潰,化作點點五行精華,飄飄蕩蕩,緩緩的沒入滄雲的身體內。

“呼————”

滄雲如龍吐氣,氣息強大,驀然睜開了眸子。

如天劍綻芒,閃電掠空,他的長發散舞,衣衫獵獵而動,爆發一股驚天的懾人姿態,身軀雖然偉岸,卻自有一種飄逸的道韻,潔淨無垢,明寐無瑕。

“大功告成。”

謫仙般的古仙身站起身來,神色略有驚喜,目光一轉,五道顏色各異的神光便出現在麵前,圍繞著他緩緩轉動。

黑、藍、赤、黃、青

五道神光,顏色各異,神秘而幽邃,像蘊含著無數的奧秘與玄理。

隻是那道藍色的光華,明顯暗淡的多,幾乎就是一個虛影,空有其位,實際上卻是一個擺設。

那便是代表水行的神光了,滄雲沒有找到水之精華,隻好先修煉其它的四行,將這一道神光空下。

剛才的異象他也看見了,傳說,當某件事物暗合天地的軌跡或顛覆天地玄理時,天地就會為其降臨下種種異象,代表了天地的意誌與方向。

就如同神話傳說中的那位冤氣驚天的竇娥,因為冤氣太盛而天降異象,致使六月飛雪,又比如說陰鬼出世,僵屍掀棺,陰風陣陣,冥氣嘶吼,天降誅邪神雷懲罰等,隻不過滄雲卻與這兩種不同,是因為所修煉的五行神光暗合天地道玄妙法,所以天降異象罷了。

滄雲明白,《混元五行神光》是那尊混沌神詆的苦心孤詣之作,絕對暗合了天地至理,自己剛才也在無意間觸動了天地軌跡,才引來的異象。

但異象隻能有這麼一次,除非自己再在五行神光上取得大的突破,達至小成,才能再次引來異像。

而且這次修煉,滄雲也愈加覺得《混元五行神光》的晦澀與艱深,那些法訣要義中的語句,他原本以為自己已經領悟得很通徹了,可再仔細思索,似乎又不是。那些古文字,極為艱澀與晦暗,字字珠璣卻又別蘊深意,一句話能讀出七、八種意思,這七、八種意思又可衍生出近百種變化,近百種變化再次相組合排列,難度呈幾何倍數增加,豈止千萬種用法與修行之道,讓滄雲看得腦瓜仁兒都疼。

由於道韻與本源精義都交織在了他的腦海裏,所以滄雲的《混元五行神光》的進境還不錯,卻算不上煉成了,甚至連領悟了皮毛都算不上,那些艱澀的字句,越看越是覺得另有深意,需要一個字一個字的辨別其意,再組合領悟,仔細閱讀,參研其隱晦的奧義。

如此暗含天地玄奧至理的道法,沒有十年的功夫慢慢打磨與悟道,連小成都達不到。

離滄雲閉關過去了將近十天,在這期間,龍魔體想將那息壤所化的山嶺挖開,但是試了很多方法都不行,挖多少,一夜過去,山嶺就能新長出多少來。

滄雲不由得苦笑,能夠擋住遠古洪水的大堤,果真不是凡物。

那戰神戚的碎塊,他還帶在身上,上麵息壤幾乎沒有變化,依舊是那麼一丁點兒,滄雲所吸收的那些量,根本不足九牛一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