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哥們80(1 / 1)

鐵哥們 第八十章 一隻小煤球爐的現代化進程

李斯居住的靜湖社區,是鹿城唯一的老村動遷戶別墅式社區。原先靜湖村的幾個漁業老村和農業老村的村民集中動遷成了現今的靜湖社區居民。社區的管理幹部都是居民公推公選的。社區地處熱鬧的新城區,社區名下的公共商業樓盤不少,經濟實力強勁。

說實在的,靜湖社區的房型、綠化、環境都是一流的,按理說,靜湖社區應該是鹿城人向往的好去處,可“鹿城房產網”上靜湖社區的二手房市場價一直在低處徘徊。最讓李斯苦惱的是社區裏防不勝防的嗆人的煙氣。社區裏雖然鋪有液化氣管道,然一些節儉的人家還是習慣早起生煤球爐。引燃煤球爐的濃煙形成一個個煙柱,隨風飄蕩在社區裏,彌漫開來,成了別墅小區裏一道怪異的風景。最讓李斯受不了的,這些人家晚上又把煤球爐熄了,第二日早上再度引燃,不厭其煩。更讓李斯苦不堪言的是緊挨自己家的幾家租戶,租了房子竟然是專門用來做熟食加工生意的。他們幹脆隨意在綠化地上壘一些道磚,燒一些隨手揀來的橡膠、塑料,整日煙霧繚繞。在這嗆人的煙氣裏,把洗得發白的雞爪、鵝掌、鴨脖加上濃烈的調味品煮熟了,批發給路邊小攤。由小攤主很便宜地賣給路人。然李斯沒法跟這些租戶論理,他們的房東都姓李,都是他們老李家的叔伯兄弟。他李斯輩分最低,自然輩小言微,誰也得罪不起。

李斯心裏窩著惱氣,穿著“孤怪漁人”的馬夾在社區開通的“靜湖人家”QQ群裏憤怒說話:“靜湖小煤球爐,讓人受夠了!”

隻一會兒工夫,“又見炊煙”上來溫柔回話:“請問,這小煤爐咋整呢?”李斯知道“又見炊煙”是“靜湖人家”QQ群主,靜湖社區主任,也姓李。

李斯說:“小煤氣爐讓靜湖社區離現代化很遠。”

李斯一邊在“靜湖人家”說話,一邊在“鹿城房產網”貼轉售房屋的信息。小煤爐讓李斯對靜湖社區失望了。

“孤怪漁人”的憤怒和“又見炊煙”的回應就如一枚點燃的導火索,引起了QQ群裏的一片嘩然。

“我就是李大爺”頭一個上來發飆,說“日子過舒坦了?忘本啦?”我就是李大爺”真的是李大爺。李斯本家叔伯大爺,八十多歲,卻耳聰目明,早年讀過幾天私塾,德高望重。

結果,就一個晚上,群裏跟了上千個帖,一片爭執的聲音。那些用煤球爐和不用煤球爐的人家全都上群說話。責問、反責問。尤其是靜湖社區的老人,有的用電腦上來,有的幹脆用手機上QQ群。老人們會上網就跟老人們會跳舞一般,都是社區專門出錢請人培訓的。爭論的焦點自然是小煤球爐是禁還是放。李主任專門請人把群裏的話歸類統計,結果是禁聲多於放聲。李主任彙集大家的意見親自起草了幾個與小煤爐連帶著的社區管理文件。一個周末,把全體社區居民代表聚集起來,開聽證會。群裏一通知,居民代表一下來了三百五十八人,幾乎每家一人。

一個別墅社區,要為一個小煤球爐開全體居民代表聽證會,一下子驚動了鹿城的報台媒體記者。聽證會異常熱鬧。

先是聽證“有關在靜湖社區三十塊一隻限每戶一隻收購小煤球爐以禁小煤球爐的議案”。聽證後票決,結果是百分之九十三點九通過。

再是聽證“有關在靜湖社區成立紅袖章老年人督察隊保障禁小煤球爐到位的議案”。紅袖章督察隊人數限六十人,由六十歲以上老人盡業務,督察權限規定,上可管書記、主任,下可管每戶居民。聽證後票決,結果百分之九十七點五通過。

三是聽證“有關在靜湖社區實施老年人、大中小學生社會福利的十項獎勵政策議案”。提高普通居民的社區福利,來推行禁小煤球爐。其中一條是憑兒或女短信,每年可為六十歲以上老年人領取八十元蛋糕券一次。聽證後票決,結果是百分之一百通過。

聽證結果,公示六天。

六天後,靜湖小區在紅袖章督察隊的督察下,收購小煤球爐。收購的小煤球爐拉了整整兩卡車。兩卡車小煤球爐拉走了,靜湖社區再也沒有了煙氣。一夜之間,“鹿城房地產網”上,靜湖社區二手房的市場價一路飆升,還拉動了四周商品房的走高趨勢。

“我就是李大爺”在“靜湖人家”上說:“我李大爺,心服口服,哈哈。”

那幾天,李斯竟然接連收到向他求購住房的電話,有幾個買主竟然開出了全城最高的單價,且願意一次性現金支付。

李斯一一回絕了,最終把自己的手機號碼也換了。說實在的,禁小煤氣爐成功,讓李斯對自己社區的未來重新有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