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2)

這是一次文化考察,又是一次現代傳媒行為。因此,它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文化考察的孤寂、沉潛方式,從一開始就熱火朝天。這種情形可能會使文化界有些朋友疑惑,而我作為一個參與者則感受到它的獨特意義。相比之下,它比較匆忙,不可能對具體對象進行深入、準確的研究,顯得有點粗糙,但它的文化觀照對象那樣地充滿直觀衝擊力,它的快速行進使多種文明群體的對比力度超常呈現,它的即時傳播所產生的群體效應使一個小隊的考察行動變成了無數華人的集體行為,這一些都是以往的研究方式所不可能具備的。

就我個人而言,雖然常被人規勸不要太多參與電視,實際上以前對電視的投入還是太少太淺,直到這次才深刻體會到,一個從事學術研究的文化人要取得對電視的真正接納還需要經曆從心態到生態的多方麵更替。例如,需要從重視結論性判斷,轉向重視過程性體驗;需要從追求細密準確,轉向對原生態粗糙的容納;需要從對安靜環境的適應,轉向對曆險過程的著迷;需要從習慣於個人思考,轉向習慣於群體操作……這些更替和轉變很不容易,因為其間並不僅僅是一種願意不願意的態度,而是要落實在每時每刻的行為上。因此這次旅行,對我是一次重要的身心訓練。我至今不鄙薄傳統的學術考察方式,但增加一種方式,無疑是更健康的體驗。

鑒於上述理由,我讚成鳳凰衛視把此次旅程的資源充分開掘,眼前的這本資料性記錄便是開掘的一個重要方麵。隨手翻翻已經編成的書稿,一些麵容和場景立即呈現在我眼前。

天天與我一起思考、直接對話的是各位主持人小姐。

許戈輝第一個,我們一起去了希臘、埃及、以色列。她畢業於英語專業,有很好的文化感悟能力,不大會唱歌,卻能在儀式性的表演場合有放鬆而高雅的表現。她的文化思考主要來自單純的生命直感,加入足夠的國際目光和散文式的提煉,有一種近似“懂事的小女孩講大人話”的組合式美感。戈輝最讓人驚訝的是,哪怕走在最陌生的地方,她都是落落大方、自作主張。

接著是陳魯豫,在以色列、巴勒斯坦接棒,到約旦、伊拉克、伊朗。魯豫到的幾個國家,各自麵臨著不少大問題,作為一個主持人,難以應對之處甚多,但她全部從容取下,舉重若輕。魯豫心間有一種一般女孩子少有的人類道義大線條,容易把文章做濃,但又濃得那麼貼切自然,很是難得。她有新聞記者的敏捷,但敏捷得不失優雅,這種優雅不是表情,而是一種視覺高度之下的輕鬆。

孟廣美在伊朗接魯豫。人高馬大的廣美其實最具孩子氣,心地純淨而坦誠。此次旅行數她最可憐,一來就到廢墟,然後一直是塵土滾滾、滿目赤貧。這是連來自中國西北地區的男子漢們都要大驚失色的地方,她卻在顛得頭昏腦漲之後還能對著鏡頭作出最慈善的描述。她以平常、通俗、喜樂的情緒麵對紛亂恐怖的世界,結果使得最沒有觀賞性的景物也具有了觀賞價值。事實證明,廣美這種胸無城府的文化表述方式具有極其廣泛的感染力。

李輝和廣美都到過一部分印度,但最讓人怵目驚心的部分和最崇高神聖的部分都讓李輝趕著了,真是命好。我指的是印度,怵目驚心是恒河,崇高神聖是佛教。她熱情,善於感動,對各種文化現象容易全身心投入,感受重於評判,對於外界,她更願意選擇美好,對醜陋比較淡漠,這與她的佛教信仰有關。她在佛教聖地的虔誠跪拜,在尼泊爾對蒼山碧水的由衷歡呼,給人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