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幹就幹,文易主動找到那個《花非花》的主編,厚著臉皮向主編推薦了自己其餘幾部長篇小說,並單刀直入地和那個編輯談起了稿酬。慶幸的是那個主編照舊爽快地收下了,並且預付了文易近十萬塊錢的高昂稿費(在其他人看來這件事情簡直有些不可思議,其實文易也有點兒)。周速人這邊也把自己所有做兼職賺來的積蓄通通拿了出來,再加上東拚西湊的,也拿了將近五萬塊錢出來。文易和周速人仔細算了算,這點錢剛好夠辦雜誌社的注冊資金。
所謂患難見真情,文易在同仁大學經曆了這麼多風風雨雨之後,他現在認為唯一還值得信賴的就唯有艾思奇、文婷以及馮楓。於是他再次悄悄地將她們約到距離大學城較遠的一家咖啡廳,告訴她們自己有大學創業的想法。和文易事先意料的如出一轍,她們依然願意無條件地幫助自己,並且是那樣真誠和堅定。她們也湊了一些錢出來,雖然就一萬多,但是文易心裏很欣慰,他知道這些錢本是她們平時東摳西摳才擠出來的,這一萬多塊錢可以用來作為雜誌社的活動經費。
隻是目前最大的困難就是沒有一個讓他們辦公的地方。周速人到處打聽,就算是在大學園區附近租一個小門麵起碼也要10萬以上。文易性格非常要強,始終不肯向家裏要錢,不想父母知道自己之前做出的種種醜事。其實文易的家庭雖然算不上非常富裕,但是對於這區區10萬塊錢,隻要自己好父母好好談談,通情達理並且一直“壯心不已”的父母也肯定是會解囊相助的。
至於周速人,他也的確是大學同齡人當中一個罕見的人才。他不僅在以往做兼職的時候積累了大量的人脈而且也能說會道,能拚能闖,吃苦耐勞。短短幾周之內,他已經找人搞定了“約定”雜誌的網站,營業執照,宣傳報,銷售渠道等等,現目前他們隻是缺一間辦公場地。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隻是東風卻遲遲不肯來。
實在迫於無奈,文易隻好將自己租來那套二室一廳騰出來,作為暫時辦公的地方。但是這樣一來,有了諸多不便。
首先是稿件方麵,本來《約定》就是一個新辦的小型雜誌,大家都不願意往這裏投稿作為“試水”的“先烈”,隻有極少數人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準備來投稿,但是看見“約定”的網站上雜誌社地址居然是居民樓,大家都或是覺得這個太兒戲或者不正規,像是騙稿那種,故而,不管周速人怎樣跑宣傳但是始終沒人來投稿,即使有一兩篇稿子都像是小學生的作文一般,根本達不到出版的要求。
再說了,這畢竟是文易居住的地方,而艾思奇等人又盡都是女的。創業前期他們的工作量本來就大,本來馮楓和文易是負責編輯的,但是因為沒有人來投稿,所以他們隻有一邊硬著頭皮自己換著不同的筆名寫稿子,一邊還得在網上幫助周速人搞宣傳。文婷每天就負責買菜做飯以及打掃衛生,艾思奇就負責幫文易他們排排版、改改字之類的。每天隻見這些女生在這套房子裏來來出出。隔壁住的鄰居雖然嘴上沒說什麼,但是鄰居看文易時的表情總是怪怪的,另外房東也找過他,都不想把房子租給文易這種“不三不四”、“不幹不淨”的人,最終文易好說歹說又給房東加了兩百的月租才暫時封住房東的嘴。
當然,比如一些辦公用的設備也不好搬進來,房東也不肯,這畢竟一套新房子。不方便的地方多了,列舉不完。
這天周末的中午,文易他們正在客廳吃飯,飯菜都是出自文婷之手。隻見寬大的圓桌上隻擺了三道菜,一鍋西紅柿排骨湯,一大盤炒青菜,一碗鹹菜,對比之下顯得更加寒酸。盡管如此,他們都吃得很香,因為這段時間,他們不僅沒有進賬而且每天都還在消耗。之前大夥湊到一起的錢已經所剩無幾,最後剩的幾千塊錢是他們雜誌社僅有的一點流動資金。平時他們隻吃青菜和鹹菜,今天已經算是改善夥食了。這一鍋排骨湯是文婷用家裏剛打的生活費扣出來買來燉的。本來文易囑咐過文婷要她別買的,但是文婷堅持“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才有了今天豐盛的這一餐。
甚至他們為了節約電費,在將近6月的豔陽天裏都隻吹風扇,都沒有開空調。於是每個人的腦袋上都冒著鬥大的汗珠,一邊擦汗水,一邊吃飯。
或許是圖一時的新鮮,或許是之前經曆了太多的事情,文易倒是蠻享受這種苦中作樂的感覺。
正在大家狼吞虎咽,吃得津津有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