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我們都有一顆流浪的心(1)(1 / 3)

回家,回到最初的美好

這個叫木棉塔的小鎮,是我的家鄉。這裏並沒有大片火紅的木棉,隻有那蜿蜒的小徑、低矮的平房、親切的鄉音和那些可愛的人們。

小徑是一條輸送帶,曾經把滿懷憧憬的我送出去,如今又緩緩地迎我回來。繞過一個彎,低矮的房子忽然出現在眼前。房子清一色的青磚黑瓦,它們依附在山腳,宛如一群正在取暖的老人,恬靜,安詳。

這裏的土地平整、玲瓏。那些隨意鑲嵌在山坡上被開墾出來的土地,就像母親打在衣服上的補丁,隨意卻又妥帖。平緩的山坡,因為土地的存在而顯得生機勃勃。那些黃了一茬又一茬的農作物,是山坡四季變換的衣服。

陽光輕柔地安撫每一座房子,每一塊田地;安撫每一個人的肩膀,每一種動物的毛發。河水靜靜地流淌,波光粼粼。田地裏,有人在辛勤地耕耘。遠處的山坡上,牛羊低頭吃草。

多少次,我曾獨自行走在木棉塔的石子路上。馥鬱的青草味、潮濕的泥土味灌入我的鼻孔,讓我覺得這才就是真正的塵世。我那麼真實地行走在人間,濃鬱的生活氣息緊緊地將我籠罩,我的生命如此鮮活。

腳下的石徑,是我回家的路。踏著石子路,穿過一座座房子,我聞到了村鎮的味道,是混合了煙味、汗味、青草味的家鄉的味道。熟悉的味道一如舒心的枕頭,讓我安寧。我的心一下子豐盈起來,心中的那些荒蕪瞬間被填充,就像一片蕭瑟的田野,在一陣春風過後,忽然綠了起來。

院門口,一扇竹製的小門隨意地橫在門口,似隨意別著的胸針。母雞窩在土堆裏,陽光懶洋洋地落在它們的翅膀上。柴垛上曬著番薯幹,我隨手抓起一塊塞進嘴裏,香甜的味道立即溢滿齒間。

晚餐,我說著熟悉的方言。父親給我夾菜,往我杯子裏倒酒。母親笑眯眯地看著,仿佛比自己吃飯喝酒還高興。橘黃色的燈光搖曳,父親喝了不少酒之後便開始回味我小時候如何調皮搗蛋。他的臉紅彤彤的,寫滿激動。母親一直坐在我們對麵,微笑地看著我們,有時插幾句話,臉上的笑卻不曾消失。

飯後,鄉親們來串門。我微笑地著看泥土般質樸的他們,看歲月輾過留在他們臉上的痕跡,聽他們被青草浸潤的聲音,他們笑容滿麵,談天說地。我有種時空交換的錯覺,仿佛又回到了從前。那時我的世界天空湛藍,空氣清新,我和他們一樣無拘無束、笑容純淨。那時,我還沒有沾染都市的氣息,說話也不會那般小心翼翼。

那天晚上,下雨了,雨水滴滴答答地落在瓦片上,我輾轉難眠,突然覺得越來越不像這個村子的人。當初,我離開這裏,不停地上路,不停地追逐。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在追逐什麼,又追到了什麼,什麼是生活的理想,什麼又是理想的生活。如今我還是一直奔波在路上,卻早已忘了當初為何啟程。

總在別處飛翔的鳥兒

每次回家,我都像完成儀式一般,在院子裏坐一會兒,然後去看看附近的風景,走走兒時經常走過的路。那時,我不顧腳邊的茅草,不管粘人的淤泥,一路飛奔向前。現在我卻像個遊客,滿懷思緒,慢慢走過。時間總是如同一張網,將我與家鄉分開,讓我能看見它,卻再也無法融入它。

年幼時,我的腳步曾遍布鄉野,田塍上、小河邊、樹叢裏,快樂的種子在我腳後跟播下,並盛放成一路花朵。我在春日的泥地裏曬太陽,在夏日的樹林裏聽蟬鳴,在秋日的樹陰下蕩秋千,在冬日的暖陽下烤火爐。我挽著褲腳在早晨掛滿露珠的樹叢中奔跑,在中午的樹陰下與夥伴們唱歌嘶吼,在晚上流螢飛躥的稻草堆裏捉迷藏。

少時,我與牛為伴,牽著牛在各個山坡上閑逛。我和牛一樣,知道哪個山坡的草最肥,哪個山坳裏的水最清澈,我還知道哪裏最先長出野草莓,哪裏的野果味最美。

秋天,我跟隨大人去山上摘獼猴桃,像猴子一樣在藤條上攀爬,在樹上睡覺。我可以從這棵樹爬到另一棵,從這條藤爬到另一條。那時,我對家鄉的一切都熟稔於心,我是家鄉的活地圖,當然我的小夥伴們也不例外。

這樣的時光並沒有持續很久,上學後,我與田地、樹木、山坡的距離被拉長。我會在課堂上思念它們,看到一朵雲,我會想起一座山;遇到一陣風,我會想起一片田野。在上小學與中學那段時間裏,我像剛出嫁的姑娘一樣,還可以經常回娘家。那時,娘家還沒變得讓我感到生疏,一切都如同從前。

上大學、工作後,我與家鄉如同與分手良久的姑娘,風光忙碌的時候很少想起,受挫孤獨了,想起它昔日的溫柔,總會難過得落淚。回家的念頭很強烈,但總是計劃得多,實現得少。一年下來,也隻有幾次能成行。我背著包,踏上回家的路途,像赴一次約。從踏上車開始,我就心如鹿撞。越來越覺得,長大後每次回家,都是情人間的約會。我總會在靠近她的時候滿心激動,她給我的驚喜從來不會少。事實上,我並不希望她妖嬈多姿,也不需要她濃妝豔抹,隻希望在她的懷裏靠一靠,聞一聞消散多年的她熟悉的氣息。

如今,家鄉的山水依舊。春夜的雨水依然在屋簷上遊走,夏日的蛙鳴依然在池邊響徹,秋天的蟲鳴依然在牆腳縈回,冬夜貓頭鷹的叫聲依然在黎明時分破空而來。我偶有重回童年之感,卻在恍然一段時間後幡然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