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前三昧中十法品第十三

爾時世尊。複告賢護菩薩言。賢護。若有比丘。樂欲修習此三昧者。先當思惟彼無相想。既思惟已我慢不生。賢護。除慢高已心意泰然遠離眾相。爾時即應為他宣說如是三昧。不應起諍。是中雲何名為諍也。所謂妄想誹毀即謗於空名為諍也。賢護。是故彼比丘以無諍故。當能修學為他宣說此三昧也。賢護。有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欲修學為他解釋此三昧者。應當具足成就十法然後為他解斯三昧。何等為十。所謂一者彼諸善男子善女人。先摧我慢起恭敬心。二者知恩不忘心常念報。三者心無倚著亦無嫉妒。四者除斷疑惑及諸障礙。五者深信不壞係念思惟。六者精進勤求經行無倦。七者常行乞食不受別請。八者少欲知足調伏諸根。九者正信甚深無生法忍十者常念誰所有是三昧。即於彼師生諸佛想。然後修習如是三昧。賢護。是為彼善男子善女人具足如上十種法已。應當修習如是三昧。亦令他人受持讀誦。如是行者當得八事。何等為八。一者畢竟清淨。於諸禁戒無毀犯故。二者知見清淨。智慧和合不與餘相應故。三者智慧清淨。更不複受諸後有故。四者施與清淨。不願一切諸行果報故。五者多聞清淨。既聞法已畢竟不忘故。六者精進清淨。於一切時求佛菩提故。七者遠離清淨。於一切名利不染著故。八者不退清淨。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初不動搖故。賢護。是為彼善男子善女人所獲八法也。爾時世尊為重明此義。以說偈曰。

智人不起有相想  亦當除慢及我心

於深忍中無取著  彼能速宣此三昧

空中本來滅諍根  涅槃無相大寂定

於佛無嫌不謗法  彼能速宣此三昧

智者不興嫉妒意  念佛知恩及法僧

所生降伏無遷移  如是寂靜持三昧

無有嫉妒亦無疑  思惟深法真實信

精進不懈離諸欲  彼能如是得三昧

常行比丘乞食法  舍諸別請況求財

斷除垢染證真如  彼能如是得三昧

誰能有此三摩提  我應聽受廣流布

於教師所起佛想  彼能如是得三昧

若人修行此三昧  當具功德超世間

彼應速受八種法  稱諸佛心淨無垢

持戒清淨無有邊  三昧菩提及勝見

彼能清淨諸有中  住以最妙功德聚

智慧清淨不受有  布施離垢入無為

得彼多聞未曾忘  其為智人功德藏

勇猛精進得菩提  於世名利不貪染

若諸智者善行此  彼入無上深妙禪

大集經賢護分不共功德品第十四

爾時世尊。複告賢護菩薩摩訶薩言。賢護。彼諸菩薩摩訶薩。複當成就十八不共法。何等名為不共法也。所謂如來初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般涅槃。於其中間如來所有三業智慧為首。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一切口業隨智慧行。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又諸如來知見過去無有障礙。知見未來無有障礙。知見現在無有障礙。又諸如來所為無有錯誤。言無漏失意無忘念無別異想。常在三昧無不知已舍。又諸如來意欲無減精進無減禪定無減智慧無減解脫無減解脫知見無減。賢護。是為如來十八不共法。彼菩薩摩訶薩當應修習具足成滿。

複次賢護。若菩薩摩訶薩。成就具足甚深難見攝受正法。即欲宣說是三昧者。應當更受十種勝法。何等為十。所謂如來十力。雲何十力。賢護。是中如來是處非處力者。如來於諸處非處事。能以正智如實知故。賢護。如是處非處事。如來能以正智如實知者。此則如來處非處力。如來得此力已知真實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轉大梵輪昔所未轉。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梵若魔若人。一切世間終無有能如是轉者。賢護。是為如來第一智力。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

複次賢護。是中如來一切至處道力者。如來於一切處道差別。皆以正智如實知故。賢護。如是一切至處道事。如來能以正智如實知者。此則如來至處道力也。如來得此力已知真實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轉大梵輪昔所未轉。若諸世間沙門婆羅門。若天若梵若魔若人。終無有能如是轉者。賢護。是為如來第二智力。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複次賢護。是中如來世間種種界力者。如來於世間種種諸界無量差別。能以正智如實知故。賢護。如是世間種種界事。如來皆以正智如實知者。此則如來世間界力也。如來得此力已知真實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轉大梵輪昔所未轉。若諸世間沙門婆羅門。若天若梵若魔若人。終無有能如斯轉者。賢護。是為如來第三智力。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

複次賢護。是中如來心行力者。如來於諸眾生種種心行無量差別。皆以正智如實知故。賢護。如是眾生種種心行無量差別。如來能以正智如實知者。此則如來知心行力也。如來得此力已知真實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轉大梵輪昔所未轉。若諸世間沙門婆羅門。若天若梵若魔若人。終無有能如是轉者。賢護。是為如來第四智力。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

複次賢護。如來知眾生諸根差別力者。如來於眾生諸根種種差別。皆以正智如實知故。賢護。如是眾生諸根種種差別。如來皆以正智如實知者。是則如來諸根差別力也。如來得此力已知真實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轉大梵輪昔所未轉。若諸世間沙門婆羅門。若天若梵若魔若人。終無有能如是轉者。賢護。是為如來第五智力。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

複次賢護。是中如來禪定力者。如來於一切禪定解脫三昧。生起煩惱及以滅除。斯以正智如實知故。賢護。如是一切禪定解脫三摩跋提生起煩惱乃至清淨。如來皆以正智如實知者。是則如來禪定力也。如來得已知真正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轉大梵輪先所未轉。若彼世間沙門婆羅門。若天若梵若魔若人。終無有能如是轉者。賢護。是為如來第六智力。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

複次賢護。如來業力者。如來於彼一切諸業種種差別。及彼未來和合得報亦無量差別。如來斯以正智如實知故。賢護。如是諸業種種差別。未來得果亦複差別。如來皆以正智如實知者。斯則如來知業力也。如來得已知真實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轉大梵輪先所未轉。若彼世間若沙門婆羅門。若天若梵若魔若人。終無有能如斯轉者。賢護。是為如來第七業力。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

複次賢護。如來天眼力者。如來常以清淨天眼過於人眼。見彼未來諸眾生輩死此生彼。其所受身或美或醜或善或惡。所得諸色或好或惡或妙或粗。或生善道或生惡趣。又見眾生所作諸業或善或惡。有諸眾生。具身惡業具口惡業具意惡業。訶罵聖人誹謗正法壞和合僧。具足如是諸惡業故。身壞命終生於惡道。又諸眾生。具身善業具口善業具意善業。恭敬聖人尊重正法供養眾僧。具行如是諸善業故。命終得生人天善趣。如是等事皆如實知。賢護。如來以淨天眼見諸眾生死此生彼。乃至命終生於天上。是則如來生死智力。得是力已知真實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轉大梵輪昔所未轉。若彼世間若沙門婆羅門。若天若梵若魔若人。終無有能若斯轉者。賢護。是為如來第八智力。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

複次賢護。如來宿命智力者。如來能以諸宿命智。知於過去諸宿命事。所謂眾生生此死彼。或於一處初受一生或二或三或五或十或百或千。乃至或受無量百生無量千生無量百千生。如是乃至無量轉劫。無量定劫無量轉不轉劫等。皆如實知。又於彼所生趣。如是處如是家。如是種姓如是名字。如是相貌如是生中。如是服食如是所作。如是善惡如是憂喜。如是苦樂乃至若幹壽命等。亦如實知。又於某處舍彼身已複生某處。如是身相如是所說如是所經。乃至壽命諸過去事。皆悉知故。賢護。如來能以種種無量諸宿命智。知彼眾生宿命所經。始自一生及無量生。乃至壽命諸過去事如實知者。是則如來宿命智力也。得是力已處大眾中作師子吼。轉大梵輪昔所未轉若彼世間沙門婆羅門。若天若梵若魔若人。終無有能若斯轉者。賢護。是為如來第九智力。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

複次賢護。如來漏盡力者。如來能盡一切諸有。無複諸漏。心慧解脫自覺法已。是故唱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賢護。如來如是能盡諸漏。心慧明脫自證知故。故言我生已盡乃至不受後有。如實知者。是則如來漏盡智力也。如來得已處大眾中作師子吼。轉大梵輪昔所未轉。若彼世間沙門婆羅門。若天若梵若魔若人。終無有能若斯轉者。賢護。是為如來第十智力。菩薩摩訶薩當應修學具足成滿。賢護。若諸菩薩摩訶薩。讀誦受持思惟修習是三昧者。則能攝受如來十力也。爾時世尊為重明此義。以偈頌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