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 / 2)

目病之由風熱成,痘毒火鬱上攻睛,赤腫澀痛洗肝散,翳膜遮睛龍膽從。

注 :目病固多由風熱而起也。夫痘蘊非常之熱,自裏達外,氣血弱則不能逐毒外出,火鬱上攻,目斯病矣。如赤腫疼痛,癮澀流目,不能開者,以洗肝散主之。翳膜遮睛,隱澀羞明者,加味龍膽湯主之。

洗肝散 羌活 歸尾 防風 山梔仁 穀精草 薄荷 生甘草 川芎水煎,食後服。

方歌 :洗肝散治目痛疼,羌活歸尾及防風,山梔仁同穀精草,薄荷甘草配川芎。

龍膽湯 防風 木賊草 密蒙花 蟬蛻 蔓荊子 龍膽草 菊花 黃連 白芷 蒺藜水煎服。

方歌 :翳遮龍膽湯堪誇,防風木賊密蒙花,蟬蛻蔓荊龍膽菊,黃連白芷蒺藜佳。

脾經脈絡繞唇口,出痘始終貴潤紅,紫裂焦黑急宜治,葛根解毒二方從。

注 :脾經之脈絡繞於唇口,故經曰∶六腑之華在唇。必津液充足,氣血和暢,唇口方能紅潤,故出痘之始終以此為貴。不然,一為毒火所製,則毒乘於中,熱熾於外,不惟不能紅潤,且或赤、或紫、或焦裂者,治皆不可緩也。初宜加味升麻葛根湯,起脹後,則以黃連解毒湯治之。

加味升麻葛根湯 赤芍 梔子 藿香 升麻 葛根 生甘草 防風 石膏水煎服。

方歌 :加味升麻葛根湯,赤芍梔子與藿香,升麻葛根生甘草,防風石膏共煎嚐。

黃連解毒湯 (方見結痂落痂證治)

痘後牙疳

痘後牙疳毒熱攻,口臭齦腫多痛疼,內服清熱涼血飲,外敷中白散極靈。

注 :痘後生牙疳者,乃餘毒未解,上攻牙齒而然也。初起口臭齦腫,牙縫出血,尚覺疼痛;甚則色黑腐爛,牙齒脫落,穿腮破頰,蝕透鼻唇,多至不救。見之須急急調治,內服清毒涼血飲,外敷人中白散。

清毒涼血飲 知母 石膏 生地 黃連 當歸 赤芍 大黃 山梔子 丹皮 荊芥穗 連翹(去心)水煎服。

方歌 :清毒涼血治牙疳,知母石膏生地連,歸芍大黃山梔子,丹皮荊穗連翹煎。

人中白散 人中白( ,二錢) 雄黃(八分) 冰片(四分) 硼砂 青黛 兒茶(各一錢)共為細末,搽敷患處。

舌乃心苗五內通,毒火一犯先見形,赤紫黑腫並舒弄,總以清熱犀角平。

注 :舌為心苗,內通五髒,毒熱舉發,舌先受之,或赤或紫或黑或腫,舒舌,弄舌,種種不一,要皆熱留於心而使然也。治宜清熱為主,以加味犀角湯治之。

加味犀角湯 荊芥 防風 牛蒡子(炒) 生甘草 桔梗 升麻 犀角 麥冬(去心) 梔子 黃連石膏( )水煎服。

方歌 :加味犀角能散熱,荊防牛蒡同甘桔,升麻犀角麥門冬,梔子黃連石膏捷。

咽喉

咽喉之地司出入,毒火衝熾痛難堪,內用甘桔利咽劑,外吹牛黃散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