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小聲說:“我把鑰匙給我媽了……”
“你給她幹什麼?”朝陽惱火自己進不了門,分貝頓時加高。
“怎麼了?怕我媽來偷東西?”
倆人你一言,我一語,吵得街坊四鄰都不安生,有好事者立即給阿美的媽媽打了個電話,讓他來滅火。老太太住得並不遠,加之退休在家,因此迅速趕到。但得知事情的原委後她非常生氣,掏出鑰匙,一把便丟到了朝陽身上,罵道:“我要你們的鑰匙,是為了給你們送點兒米,別說我不是小偷,就算我是小偷,你家裏有什麼東西值得我偷?”說完扭頭就走,一邊走還一邊罵:“瞎了眼的閨女,找了這麼個東西!”走出老遠還能聽得見。阿美見老媽生了真氣,忙擔心地跟上去,一同回了娘家。
回家後,恰好阿美的爸爸也回來了,一聽妻子好心成了嫌疑犯,更是火大,若不是阿美攔著,老頭當場就要去揍朝陽一頓。人雖攔下了,但火卻攔不住,此後幾天,阿美的父母逢人便說女婿不是個東西,給他送米反被當成小偷。在一些好傳閑話的同胞們的努力下,這些話迅速傳到了朝陽耳裏,他臉上掛不住,當即氣呼呼地跑到嶽父家質問:“你們憑什麼罵我缺德?”阿美的爸媽異口同聲地說:“你就是缺德。我們當初讓阿美嫁給你真是瞎了眼。”朝陽賭氣說:“嫁錯可以離婚嘛!”阿美的爸媽也回敬道:“離就離!”“好,我等著!別耽誤我再婚!”朝陽摞下一句狠話,就要出門。
阿美壓根就沒想過要跟朝陽離婚,她當初跟著媽媽回家不過是想勸勸她,哪曾想到事情會嚴重過這種程度?她走上去拉住朝陽的衣袖說:“你跟爸媽認個錯,我們這就回家。他們跟你一樣,都是脾氣不好,人都是好人。你快向爸媽認個錯吧。”朝陽說:“他們把屎盆子往我腦袋上扣,還要我認錯,豈有此理!”阿美還要說什麼,她媽媽又跳出來說:“別跟他羅嗦,你年輕輕的,還怕找不到男人嗎?跟著這個窮小子有什麼好?”
……
就這樣,半個月後,朝陽和阿美最終以離婚收場。阿美怎麼也想不明白:以前自己和朝陽也沒少吵嘴,怎麼這次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呢?
生活中有很多不會做老人的老人,不懂得兒女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往往像故事中的女主人公的父母一樣,非但不會滅火、壓事,反倒有意無意的火上澆油,唯恐天下不亂,結果把芝麻綠豆的小事搞得無法收場。其實天下本無事,奈何生事人,如果不會做和事佬,就不要插手。你不插手,沒準兒別人自己就解決了;一插手,惹一肚子氣不說,弄不好還會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何必添亂呢?
眾所周知,中國人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此四點如薪傳火,一脈相承,普遍認為,一個當不好家長的人,一般來說在社會上也不會太成功。先秦諸子之一的楊朱就遭遇過這方麵的尷尬:他去見梁王,想謀個官位,並說自己治理天下就像翻翻手掌那麼簡單。梁王不信,並譏諷道:“先生你還是算了吧!你連一妻一妾都管不好,三畝大的菜園都長滿了芳草,卻說治理天下易如反掌,別人可能相信,寡人絕不相信!”
明代大思想家王陽明曾經在書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次,王陽明和一個名叫楊茂的聾啞人筆談。王陽明先問:“你的耳朵能聽到是非嗎?”對方寫道:“不能,因為我是個聾子。”又問:“你的嘴巴能夠講是非嗎?”又寫道:“不能,因為我是個啞巴。”再問:“那你的心知道是非嗎?”隻見楊茂高興得不得了,指天畫地、手舞足蹈,然後在紙上寫道:“能、能、能。”於是王陽明對楊茂說說:“你的耳朵不能聽是非,省了多少閑是非;嘴巴不能說是非,又省了多少閑是非;你的心知道是非就夠了。”
的確,生活中免不了是是非非、痛苦、煩惱,但有一部分是非都是那些不懂得淡化是非的人自己招來的、惹來的、激化來的,為什麼不在必要的時候裝裝聾、作作啞呢?不要動不動就拿自尊心說事,過度的自尊不僅是自卑的表現,也是沒有素養的表現。
6.慧生便是罪生時
諸君啊!你千萬別要以為得些斷片的智識,就算是有學問呀。我老實不客氣告訴你罷,你如果做成一個人,智識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個人,知識卻是越多越壞。你不信嗎?試想全國人所唾罵的賣國賊某人某人,是有知識的呀,還是沒知識的呢?試想想全國人所痛恨的官僚政客——專門助軍閥作惡魚肉良民的人,是有知識的呀,還是沒有知識的呢?
——梁啟超(近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政治活動家,清華四大導師之一)
《莊子》中有一個“抱甕灌園”的故事:有一天,孔子的高足子貢去南方的楚國經商,回來時準備到晉國去,途中,在經過漢水南岸時,他見到了一個澆地的老頭兒。老頭兒的灌溉方法非常落後:他先開好一條通到井底的坡道,然後抱著一個水甕,一步步走到井水久,汲滿水,然後抱到田裏去澆。就這樣一趟一趟地來回走,費得力氣不少,效率卻非常低。子貢便走前去對他說:“老人家,你為什麼這麼傻呢?我聽說過有一種叫桔槔的機械,使用它一天可以澆灌上百塊菜地,用力少又效率高,而且製作桔槔也很簡單……”誰知子貢還沒說完,老頭兒便冷哼一聲,傲慢地回答道:“我聽我的老師說,用機械來做事的人必有投機取巧的心理,這種心理會破壞純潔空明的心境,人沒有純潔空明的心境就會心神不定,心神不定就不能載道。我老漢並不是不知道桔槔這個東西,隻不過我怕它影響我的心靈。”一席話說得子貢慚愧無語、思緒萬千。走出30裏後,他才恢複常態,對隨身弟子感慨道:“這位深不可測、德行淳厚,把功利機巧不放在心上的老人家稱得上真正的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