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經典寓言
三頭牛和狼的故事
春天,牧人們把畜群趕上山去。過了夏天,牲口在牧場上養得又肥又壯。
到了下山回村的時候,牧人們把畜群趕下山來,可是有三頭貪嘴的牛還想留下來找一些好東西吃。它們商量好了後就離開畜群,單獨留下來。
它們在山裏跑來跑去吃著青草,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了。到了冬天,這些牛想要回村去,可是找不到路,就隻有在山上過冬了。
狼知道了這件事,很是高興。“嘿!我交了好運!”狼說,“肉送上門來了。”狼開始在三頭牛的身邊徘徊,想吃掉它們。
牛也發現了狼,就站成了一個圈子,把堅硬的角頂向外麵,這樣狼就無法靠近它們。狼轉啊轉的,卻找不到下口的機會,終於無可奈何地走開了。
下了幾陣雨後,食物更少了。狼餓得不行,肚子癟了下去,都貼到了背脊。
它找到了那三頭牛,但情形跟上一次一樣,隻能在一邊流著口水,咬著牙,卻奈何它們不得——三頭牛團結得很緊,把角向前麵伸著,使狼無法接近。
狼想了一個詭計:當兩頭較小的牛離另一頭牛遠些時,就抓住機會對它們說:“再過幾天,就要下雪了,那時草料就更少了。而那頭現在離開你們的牛,要吃很多草才能吃飽。
瞧,它有多肥多胖哪!等它把全部草料都吃完,你們兩個隻有餓死了。讓我把它吃掉不是更好嗎?你們的草就可以更多了,而我也可以飽吃幾天。”
那兩頭愚笨的牛覺得狼的話很有道理,便說:“你說得很對。隨你吃掉那頭老牛吧,我們不來妨礙你。”狼立即撲過去,將那頭老牛撕碎了,飽餐了好一陣子。
狼啃完了最後一根牛骨頭後,又在動腦筋找肉吃了。它緊跟著另外兩頭牛,一心想吃掉它們。
可是它們並排站著,把角伸向前麵,團結得很緊,不讓狼靠近。狼又想了一個詭計:它在最小的那頭牛身邊打轉,輕輕地說:“瞧,很快又要下雪了,草料幾乎快沒有了。如果你讓我吃掉你的朋友,這些草就夠你吃到新草長出來,而我也可以維持到春天。”
小牛相信了這話,走到了一邊。狼就把小牛的朋友撕碎了。狼很快就啃完了最後一根骨頭。這次它一點也不著急,它知道食物跑不掉。
狼走到小牛吃草的空地,對它說:“我很可憐你,小朋友,我本不想把你吃掉,可是沒有辦法啊!——我把肉吃完了,而你的草也快完了。
我們兩個反正都要餓死,還是讓我吃掉你吧。——這樣我也許可以拖到春天呢!”
說完這話,狼就跳到小牛的脖子上,也把它撕碎了。
乞丐和吝嗇鬼
從前有一個老乞丐,有一天,他到了一個熟識的村莊,去敲一個有錢人家的門,想跟他要點東西吃。這是一座又高又大的房子,旁邊有一個很大的糧倉,門上掛著一個大鐵鎖。
這家的主人是個吝嗇鬼。
他很有錢,但是從來不肯幫助別人。他的吝嗇在方圓幾百公裏都出了名。
乞丐知道他吝嗇,但還是央求他:“您能不能給我一點牛油或者牛奶?”
吝嗇鬼粗暴地回答:“不行!你快給我滾開!”“說不定,您家裏還能掃出一把麥子或者黃豆吧?”老人太餓了,在那些良心很壞的人麵前也不得不低三下四。
“我家裏是什麼也沒有!”吝嗇鬼一口回絕了他。“那就請您給我一小塊麵包吧,你隻要給我一口吃的,我總會感謝您的。”
乞丐說。“去你的吧,我沒有麵包!”“那就給我一口水喝吧,我太渴了!”“我沒有水!”乞丐忍無可忍,對這個吝嗇鬼說:“我的孩子,你還坐在這裏幹什麼?
你快去找那些善良的人討飯吃吧,你比誰都要窮得多!”
老鼠和黃鼠狼的故事
相傳從前有一隻老鼠和一隻黃鼠狼,彼此是鄰居,一起住在一個窮苦農民家裏。
當時老農的一個親人患病,經醫生診斷,決定用胡麻治療,因而給老農一束胡麻,吩咐他替病人剝掉皮,煎煮出來,當藥劑治病。
老農把胡麻拿到家裏,交給老婆拿去剝皮。老婆弄濕胡麻,仔細剝掉皮,攤開晾起來,打算晾幹之後,再煎煮成藥劑,好替親人治病。
這時候,家裏那隻黃鼠狼發現了晾著的胡麻,如獲珍寶,喜不自勝,於是開始偷竊,來來往往一直不停地把胡麻搬進洞去儲備起來,整整忙了一天。
次日,農婦發覺胡麻很大一部分不翼而飛,感到非常驚異,一心要了解此中緣故,因而坐下來,耐心地監視著,看到底是誰來偷竊胡麻。
黃鼠狼從洞中溜出來,打算繼續偷竊,把胡麻照例搬進洞去。可它看見主婦坐在那裏,知道是來監視它的,便暗自說:“自然,象這樣的事是不會有好結果的,那個老婆子顯然是坐在那兒監視我的。不考慮後事的人,必然要被時運拋棄。
對,現在我必須做樁好事情,借此表示我自身清白無罪,洗掉我的偷竊罪行。”它打定主意,隨即轉回洞去,把儲備起來的胡麻,搬了出來,放在原地方。
農婦看見黃鼠狼搬來胡麻,擺在原地方,心裏想:“真的,它把儲藏在洞中的胡麻搬出來,放在原地了,這樣一來,胡麻的數量就夠了。
它歸還胡麻,算是對咱們做了一樁好事,這也說明偷胡麻的並不是它。它既然對咱們做了好事,咱們也應該給它好報酬。不過做賊的到底是誰?
我必須坐在這裏,等著看個水落石出才甘休呢。”黃鼠狼猜出了農婦的心事,急忙跑到它的鄰居老鼠窩裏,向老鼠獻殷勤說:“我的姊姊呀!
不關心鄰裏疾苦,跟朋友不親密聯係的人,這是做人不周的行為呢。”“是呀,我的好姊姊!”老鼠說,“做你的鄰居,我向來是快樂、幸福的。
不過你一旦提起關心、聯係鄰裏的問題,這是什麼原因呀?”“我們的房東帶來一些胡麻,他和家屬盡量享受,大家吃飽之後,還剩下許多,扔在那裏,不需要了。因此凡是有生命的小動物,都去撿胡麻來充饑。
你生存在這間屋子裏,去弄一些胡麻來糊口,我認為這是你比任何動物更應該享受的權利呢。”
老鼠聽了這個消息,樂不可支,喜出望外,不自主地吱吱唱歌,搖頭擺尾地跳舞,一時被利欲蒙住了心竅。
於是它立刻動身,奔出洞門,一眼看見晾著的、光耀奪目的胡麻,便不顧一切地邁步過去,狼吞虎咽地大吃起來。
農婦眼見老鼠偷吃胡麻,認為胡麻短少的原因已經弄清,隨即把事先預備好的拐杖握在手裏,躡手躡腳地走過去,高高舉起,猛擊下去,一杖把老鼠頭打得粉碎。
小麻雀和孔雀的故事
相傳從前有一隻忠誠老實的小麻雀,天天都去朝拜鳥王。它每日早晚參見鳥王兩次,從來不曾間斷過,而且始終保持著早到晚退的好習慣,因而博得鳥王賞識、重視。
有一次小麻雀飛過一座高山,發現一群雀鳥在山中集會,討論它們自己內部問題。其中有一隻鳥發議論說:“截至今日止,我們的數量日益增多,因而我們的意見也越來越分歧。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必須選一位國王出來,管理我們的事情,統一我們的意見,消除我們的分歧,這才成為一個體統呢。”小麻雀聽了那種正確的議論,毫不猶豫,立刻把它自己的孔雀國王介紹給它們,勸它們選孔雀為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