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對啊?這不對啊?大人。”張恨天急忙說道。
“來人啊,把這幾個女帶到我的府邸,我要回去了。”袁濂命令道就跌跌撞撞的往外走,幾個衙役把四位女子請上了車,袁濂走到門外立刻大步的跳進馬車,看著車上張恨天的大姨太太不免美滋滋的笑了。
“大人可真壞啊。”張夫人嬌羞的說道。
“夫人過獎了,我有你壞嗎?”袁濂挑逗著張夫人。
縣令走後張恨天憤怒的將桌子打翻在地:“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在家逍遙了幾日之後朝廷下達了讓其三個月內打通西山外的那條道路,西山上有一條路但因為一片山區要繞行好幾百裏,為了縮短軍需物資南下的時間,元朝政府決定開鑿隧道打通兩邊的道路。袁濂知道開鑿隧道工程量巨大,並且征發來的勞役大多派到州裏建造城池了,他還上哪去抓勞力啊。袁濂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在屋裏團團轉,他突然想起審問張原似的情景:“對啊,山裏還藏著五千多人呢,對立馬就去。”袁濂自言到。他很快他就召集了縣裏的衙役和負者稅收方麵的官員急匆匆的上路了,沿途袁濂還征用了十幾條船隻以便渡河之用。
第二天早上袁濂就帶領著一百名衙役來到頓科的部落,部落一看是元朝的官員都個個膽戰心驚,袁濂環顧了四周的景象看到繁忙的人群和成群的牛羊好像看到了白花花的銀子,他心裏樂開了花,不一會頓科和部落的人們都被召集了過來。
“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人的天下嗎,是蒙古人的,現在蒙古人當了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既然是蒙古人的土地,蒙古人的臣子,你們能種地不交稅嗎?你們能不服勞役嗎?交稅和服勞役是天經地義嘛,宋朝不也如此嗎?”袁濂向人群宣講著他的道理。
“我們為什麼要想蒙古人交稅,這是我們的土地。”部落的人們一聽要交稅和服勞役立刻就紛亂起來,幾個年輕人抱怨了起來。
“來人啊,把那幾個膽敢抗法的刁民給我抓起來。你以為你們是什麼東西,殺一個漢人隻需要賠償一頭驢,你和誰說理去,這就是元朝的法律,給我拿下。”袁濂命令道。
幾個衙役上前拿人遭到了居民的強烈抵抗,袁濂見人群亂作一團就大聲喝斥道:“你們要造反嗎?要是蒙古人一到你們都要死,來人去請蒙古騎兵,就說有人造反了。”
“大人息怒,我們交,我們交…”頓科急忙急忙上前安撫袁濂。
“你是什麼人。”袁濂問道。
“我是部落的首領,我叫頓科。”
“我好像聽說過….”
“我們部落殺了魏良,並把寶劍獻給了趙之文,我們是歸順朝廷的,你息怒,我們好商量。”
“原來是一個漢奸啊,好吧。”袁濂輕蔑的說道。
負者稅收的官員很快算出了土地稅、人頭稅、房屋稅、磚瓦稅、家畜稅、船稅、車費、捕魚稅、打獵稅、青苗稅…..共計三萬兩白銀,另外部族還要征發勞役一千人服役一年。這無疑是個天文數字,部落是交不起的,很快衙役開始搶掠部落的糧食、牛羊、鐵器等一些值錢的東西,可還是不夠抵債,最後將一千人的服役期延長到十年才勉強湊齊這次稅收。
袁濂命令三天後頓科帶領一千部族到西山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