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兒當然和愛美的女子一樣定做一套女式漢服,不過她都是按著司徒燕的樣式做的,除了司徒燕的衣服確實很好看以外,鶯兒對司徒燕很不服氣她心想不就是教書先生嗎,我還會醫術呢,更重要的是在美貌上鶯兒不願輸給司徒燕。鶯兒穿上漢服以後確實非常美麗,那是一種接近自然的美,是一種純粹的美,而司徒燕的美是一種文藝和高貴的美,兩人都有美麗的資本和氣質。
頓科有空就會到老師那裏學習識字,剛開始頓科感到很不自在,一方麵是來自世俗的議論,另一方麵讀書識字對一個毫無基礎的成年人來說確實有些困難。剛開始總是司徒燕到頓科的家裏把頓科拉到學堂,後來頓科發現讀書的樂趣後就開始主動的去找司徒燕,幾個月後頓科就可以認識一些比較常見的漢字,並可以背誦一些相對簡單的古寺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讓頓科感到有十分的成就感,這也激發了頓科的讀書熱情,司徒燕也把像《百家姓》、《三字經》這樣簡易讀本借給頓科。頓科在打獵休息或者是在睡覺前拿起這些書讀,不懂得地方第二天就會去請教司徒燕,鶯兒有時會好奇的問頓科書裏都講了些什麼,頓科就會給鶯兒講述他剛剛弄明白的道理,鶯兒在一旁崇拜的看著頓科,當頓科一誇獎自己的老師司徒燕時,鶯兒就會撅起嘴合上頓科的書走開了。
一日頓科在司徒燕的家裏見到了司徒鴻,司徒鴻在頓科的反複提醒下才想起小鎮上餐館的一幕,兩人一見如故當天晚上司徒鴻就留住頓科並喊來了博、韓和雨,五人在司徒鴻的家裏喝的酩酊大醉,鶯兒第二天早上找到了頓科,此時頓科還和其他幾人趴在桌子上睡覺,
鶯兒叫醒了幾人,她很生氣的對頓科說:“你的先生就是這樣教你讀書識字的嗎。”司徒燕就站在離她不遠處,聽到鶯兒話裏帶刺也就沒有搭理鶯兒,頓科一看情形有些不對,又怕鶯兒回家告狀就急忙拉住鶯兒往外走。
“這位是?”司徒鴻看到鶯兒就急忙問頓科。
“鶯兒。”鶯兒搶先回答了司徒鴻。
“我的妹妹。”頓科回頭小聲對司徒鴻說道。
頓科拉住鶯兒一邊走一邊央求鶯兒:“別高訴爺爺行嗎?我的好妹妹…..”
博、韓和雨也急忙追上去幫助頓科說情:“鶯兒,這一個月的藥我們幫你采,好不好?”幾人一邊走一邊央求鶯兒,最後在頓科和三人承包了三個月的草藥時鶯兒才勉強答應替他們保密。
五人很快就成為了很好的朋友,相互之間的來往也變得縝密起來。司徒鴻劍法十分了得,頓科除了跟司徒燕學習讀書識字外還跟司徒鴻學習劍術,頓科射箭技術十分精湛,司徒鴻也會和頓科請教射箭,司徒鴻見識比較開闊經常會和頓科他們講起外麵的世界,司徒鴻送給了頓科一把漢劍,這把劍替代了頓科背後的長矛,劍和弓成了頓科的武器配置,頓科的劍術和讀書識字一樣進步神速。
宋人遷入頓科的部落已經兩年了,在兩年的相互交融中部落的居民已經融入了宋人的生活之中,部落重新拾起漢人的生活方式,他們和宋人一樣在這個地方共同耕種共同生活,至此流落深山近兩百年的一小部分漢人重新融入了時代的洪流之中。他們找到了信仰,靈魂找到了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