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誠佛品第十五

佛言。乃往昔時複有佛。名薩遮那摩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時有比丘名和輪。其佛般泥洹後。是比丘持是三昧。我爾時作國王刹利種。於夢中聞是三昧。覺已便行求持是三昧。比丘即從作沙門。欲得於是比丘所一反聞是三昧。承事師三萬六千歲。魔事數數起不得一反聞。佛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我故語若曹。若曹當疾取是三昧無得忘失。善承事其師持是三昧。至一劫若百劫若千劫莫得有懈惓趣當得是三昧。守善師不離。若飲食資用衣被床臥。千萬珍寶以用上師。供養於師無所愛惜。設無有者當行乞食給師。趣當得是三昧莫厭。佛言。置是所供養者此不足言耳。常當自割其肌供養於善師常不愛惜身。何況其餘。當承事善師如奴事大夫。求是三昧者當知是。得是三昧已當堅持。常當念師恩。佛言。是三昧難得值。正使求是三昧至百億劫。但欲得聞其名聲不能得聞。何況得學者。轉複行教人。正使如恒邊沙佛刹。滿其中珍寶持用布施。其福寧多不。不如書是三昧持經卷者。其福極不可計。佛爾時頌偈言。

我自識念往世時其數具足六萬歲

常隨法師不舍離初不得聞是三昧

有佛號曰其至誠時知比丘名和輪

彼佛世尊泥曰後比丘常持是三昧

我時為王君子種夢中逮聞是三昧

和輪比丘有斯經王當從受此定意

從夢覺已即往求輒見比丘持三昧

即除須發作沙門學八千歲一時聞

其數具足八萬歲供養奉事此比丘

時魔因緣數興起初未曾得一反聞

是故比丘比丘尼及清信士清信女

持是經法囑汝等聞是三昧疾受行

常敬習持是法師具足一劫無得懈

勿難千億用道故當得聞是法三昧

衣服床臥若千億比丘家家行乞食

以用供養於法師精進如是得三昧

燈火飲食所當得金銀珍寶供養具

尚當自割其肌肉以用供養況飲食

明者得法疾持行受學經卷有反複

是三昧者難得值億那術劫常當求

所周旋處聞是法當普宣視諸學者

假使億千那術劫求是三昧難得聞

設令世界如恒沙滿中珍寶用布施

若有受是一偈說敬誦功德過於彼

佛印品第十六

佛於是語跋陀和。若有菩薩聞是三昧。聞者當助歡喜當學。得學者持佛威神使得學。當好書是三昧著素上。當得佛印印當善供養。何等為佛印。所識不當行。無所貪。無所求。無所想。無所著。無所願。無所向生。無所適。無所生。無所有。無所取。無所顧。無所往。無所礙。無所有。無所結。所有盡。所欲盡。無所從生。無所滅。無所壞。無所敗。道要道本是印中。阿羅漢辟支佛。不能壞不能敗不能缺。愚癡者便疑是印。是印是為佛印。佛言。今我說是三昧時千八百億諸天阿須輪鬼神龍人民。皆得須陀洹道。八百比丘皆得阿羅漢道。五百比丘尼皆得阿羅漢道。萬菩薩皆逮得是三昧。皆逮得無所從生法樂。於中立。萬二千菩薩不複還。佛語舍利弗羅摩目犍連。比丘阿難。跋陀和菩薩。羅鄰那竭菩薩。憍曰兜菩薩。那羅達菩薩。須深菩薩。摩訶須薩和菩薩。因坻達菩薩。和輪調菩薩。佛言。我從無央數劫求佛道以來。今以得作佛。持是經囑累若曹學誦持守無得忘失。若有跋陀和菩薩學是三昧者。當具足安諦學。其欲聞者當具聞。為他人說者當具說。佛說經已。跋陀和菩薩等。舍利弗羅摩目犍連。比丘阿難等。諸天阿須輪龍鬼神人民。皆大歡喜。前為佛作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