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不於中夭其命能誦此經化人者

勇猛降伏諸魔事心無所畏毛不豎

其功德行不可議行此三昧得如是

妖蠱幻化及符書穢濁邪道不正行

終無有能中其身用愛樂法達本故

一切悉共歌其德具足空慧佛尊子

然後當來最末世手得是經得如是

常行精進懷喜踴同心和悅奉此法

受持經卷講諷誦今我以是為彼說

般舟經羼羅耶佛品第九

佛告颰陀和。乃往昔時不可計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羼羅耶佛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於世間極尊。安定於世間。於經中大明。天上天下號曰天中天。爾時有長者子名須達。與二萬人俱。來至羼羅耶佛所。為佛作禮卻坐一麵。須達長者子問羼羅耶佛是三昧。羼羅耶佛。知須達長者子心所念。便為說是三昧。須達長者子聞是三昧已大歡喜。即悉諷受得作沙門。求是三昧八萬歲。時長者子須達。從佛聞經甚眾多。悉從無央數佛聞經。其智慧甚高明。長者子須達。其後壽終生忉利天上。以後複從天上來下生世間。爾時故劫中複有佛。名術闍波提怛薩阿竭阿羅嗬三耶三菩。時佛在刹利家生。爾時長者子須達。複於佛所聞是三昧複求之。時長者子須達。其後複於故劫中複有佛。名賴毗羅耶怛薩阿竭阿羅嗬三耶三佛。婆羅門種。時長者子須達。複於佛所受是三昧。求守八萬四千歲佛告颰陀和。長者子須達。卻後八萬劫得作佛。名提和竭羅。爾時長者子須達。為人高明勇猛智慧甚廣。佛言。見是三昧不。颰陀和。饒益乃爾。使人成就得佛道。若有菩薩得是三昧者。當學誦當持當教人當守。如是者得佛不久。若曹知不颰陀和。是三昧者是菩薩眼。諸菩薩母。諸菩薩所歸仰。諸菩薩所出生。若知不颰陀和。是三昧者破去於冥。明於天上天下。若知不。颰陀和。是菩薩三昧者。是諸佛之藏諸佛之地。是珍寶淵海之泉。是無量功德之鎮益。明哲之經。當作是知三昧所出。如是從是中出佛。聞經正立於四意止中。何等為四意止中。一者自觀身。觀他人身。自觀身觀他人身者。本無身。二者自觀痛癢。觀他人痛癢。自觀痛癢觀他人痛癢者本無痛癢。三者自觀意。觀他人意。自觀意觀他人意者。本無意。四者自觀法觀他人法。自觀法觀他人法者。本無法。佛告颰陀和。是三昧誰當信者。獨怛薩阿竭阿羅嗬三耶三佛。阿惟越致。阿羅漢。乃信之耳。有愚癡迷惑心者。離是現在佛前立三昧遠。何以故。是法當念佛當見佛。佛告颰陀和。是菩薩當念佛當見佛當聞經。不當有著。何以故。佛本無是法無所因。何以故。本空無所有。各各行法念。是法中無所取。是法無所著。如空等甚清淨。是法人所想。了無所有。無所有。是法假所因者空寂耳如泥洹。是法無所有本無是法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人本無。是法不著者近。有著者遠。佛告颰陀和。若有守是三昧者。因想入無想中。見佛念佛。守覺聞經念法。守覺不得念我。不得著法。何以故。有守覺。颰陀和有守覺不見佛。有所著如毛發不得法。施他人有所悕望為不施。持戒有所悕望為不淨。貪於法不得泥洹。於經中有諛諂。不得為高明。樂於眾會中。喜於餘道。終不能得一行。於欲中念難。有嗔恚不能忍辱。有所憎惡不得說他人。善求阿羅漢道者。不得於是見。現在佛悉在前立三昧中不逮。無所從來。生法樂於中立。有所著不得空。菩薩終不得慳貪有懈怠不得道。有淫侄不入觀。有所念不入三昧。佛爾時頌偈言。

是等功德不可計奉戒具足無瑕穢

其心清淨離垢塵行此三昧得如是

設有持是三昧者智慧普大無缺減

博達眾義常不忘功德之行如月明

設有持是三昧者解了覺意不可識

曉知無量之道法無數諸天護其德

設有持是三昧者常自麵見無數佛

聞無量佛講說法輒能受持念普行

設有持是三昧者惡罪勤苦皆滅除

諸佛於世行湣哀悉共嗟歎是菩薩

假使菩薩欲睹見當來無數佛世尊

一心踴躍住正法當學諷誦是三昧

其有持是三昧者其功德福不可議

逮得人身最第一出家超異行分衛

若有末後得是經逮功德利最第一

得其福祐不可限住是三昧得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