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成文穆公拜相後大修宅第,購得民居,有樹貞節坊者,令勿毀,遂低一隅。其子青壇大拜後修家廟,有前明陳少卿坊,適當辟門之衝,當毀。其後人式微,召而告之曰:“吾亦故家也,詎忍壞故家之棹楔。”遂改辟門,並新其坊,人稱兩世厚德。
葛征奇
吳梅裏本泰應癸酉京兆試,其卷在同邑葛征奇房中。己入彀矣。拆卷時,知為同邑也。大主考方逢年謂葛曰:“自忖胸中無疚則填,否則黜可也。”葛曰:“此生年已六旬,且赤貧,某雖與之同社,以年長,實師事之。若以同邑避嫌,是錮此生以全已之功名也。”竟填之。次年甲戌聯捷,識之以見葛公之忠厚焉。
文待詔
有以書畫求文待詔鑒定者,雖贗必曰真跡,所以周全貧士也。前輩存心忠厚如此。
王司寇
通州邵潛潛夫,萬曆間詩人也。入國朝,年八十無子,苦徭役。時新城王司寇、阮亭司、李揚州按部至通,詰旦,首謁邵。邵所居委巷,乃屏輿從,徒步而入。邵曰:“適有酒一鬥,能飲乎?”新城欣然為引滿,流連移晷始別。州牧聞之,立除其役。
李梅崖
梅崖李公為井陘道日,陸稼書先生任靈壽縣令,來謁,公開中門,以賓禮接見,迎送至門,未嚐以屬員待也。公三次薦陸於朝,而陸見公止稱晚生、薦主。且曰:“昔魏環溪先生曾叨薦拔,而未嚐稱為師。若於公有異,恐無以見魏公地下,故敢如此。”公甚有喜色。有邑令邵嗣堯者,公曾脫其死罪。後陸、邵俱行取為禦史,公罷官居京師,二君往來無間。忽有要路為於養誌奪情事,托邵致意於陸,求勿言。陸即舉劾其非,要路銜之,並歸咎於邵。邵無以自解,遂眾辱陸於朝班。次日,邵謝絕李公曰:“門生甘作負心人,不複跡及師門矣。”公笑而謝之。遲日,公會陸先生,先生絕不言及。公微問邵事,先生曰:“彼無他故,不過要做官耳。”微笑不更有言。即此一節,公之虛懷禮賢,與陸先生之涵養不校,俱非世人所及矣。
文德翼
文德翼,德化人,進士,為嘉興府推官。有屬吏,粵東人,饋端石。發之,白金也。封函如故,謝之曰:“汝硯不可磨墨。”卻之,其介而近人如此。
周秋部
華亭周秋部茂源以恤刑駐節雪苑。有山人得罪別駕者,別駕盛怒,欲加以刑。山人倉卒中托言:“我,秋部摯友。”冀緩其責,實未嚐謀麵也。別駕詣秋部問之,秋部曰:“此餘生平好友,幸君相諒。”山人得無恙。一時推為長者。
青質夫
青文勝字質夫,蜀大寧人也。洪武間,以貢士為龍陽縣典吏。龍陽故濱洞庭,歲罹水患,田去賦存,計年征三萬七千有奇,民竄徙,無以為生。公愀然憫之,乃詣南都奏聞,疏三上,不報,遂自經於登聞鼓下。明太祖嘉其忠,詔免龍陽租二萬四千餘石,永不起科。龍民思其德,立祠以祀,匾曰忠惠。後蒙恤典諡惠烈,至今祠額猶新雲。
沅江譙氏
沅江譙姓,其家自正德年間,初祖大相,勤儉醇厚,睦族洽鄰,生子三人,同居共爨,遞傳至七世未分,所著有家訓四則,食指百餘人。嚴肅和順,靡有間言。雍正十年,當事者以狀聞。天子親書“世篤仁風”匾額以旌之,迄今又越兩世矣。
翁蓼野
餘同年友翁蓼野,其尊人大環先生於康熙壬申歲探親赴粵西,仲冬四日,舟次湖南之新塘站。有句雲:霜濃古寺鍾開處,一點空明透佛燈。次夕,忽失所在。同舟人物色之不可得。信至家,鄔太夫人痛哭不欲生,卜之神,得讖焉,曰:扁舟風雨泊江關,兄弟相看夢寐間。已分天涯成死別,誰知意外得生還。時蓼野尚未離繈褓也。未幾,鄔太夫人亦歿。蓼野兄弟稍長知狀時,抱持相對哭,既而相謂曰:“予兄弟乃不如曹氏一娥耶?”惘惘出門,重趼裂趾,衝冒毒霧,流離楚粵間。其伯姊遣人要歸,倚門哭之曰:“父亡遺兩弟,今兩弟安遺?其踵前禍而甚之也。”已而蓼野兄弟俱有子,且喜且悲曰:“今而後可不反顧矣。”遂兄弟偕出,複於衡永間遍訪,道路哀之。有祁陽民鄭海還者,告以瘞處,且曰:“餘故弟海生,於是年生子,走告其外家。渡江,溺格於敗葦祖葦中,先有一人僵矣。踉蹌歸告,餘乃偕往,擇阜而瘞焉,此是也。”出遺鑰為證。蓼野兄弟不識也,考其地則距新塘不遠,考其時則鄭子庚可稽。遣善走者證鑰於伯姊,越三月,攜鎖還,報牡牝吻合。乃信瘞者之為大環,而生還之讖於是乎驗矣。謂非蓼野兄弟純孝之所感哉!蓼野名運標,癸卯成進士,今令武陵。其兄號楫山,先卒。
李孝女
鹿邑李孝女,次居三。父麒生與族人挺九及礎隙,挺九以麒生四女無子,嗾礎率子兆龍毆之幾死。女聞,手刃殺礎。婦始舁父歸,父曰:“我以無子致此。”呼天者再而絕。女痛父言,遍以狀告,挺九許之金,求解此獄。誘女誓神前,拜未起,口齧其麵,抽佩刀刺之,不中。交訟之官,官直女,問礎罪當死,餘分別予杖。礎懼罪,縊死,兆龍亦以創重死。女以元凶漏網,浼父友郭岩、郭維振偕之京,徒跣披發,泣登聞鼓下。直鼓者哀其誌,送河南鞫之。當路疑其與二郭私,終以女辭切不能蔑,而維振竟以拷掠死。女後病狂,死九日複起,曰:“罪人斯得。”俄傳挺九死矣。乃以禮葬父,養其母,終身不嫁。為母殖螟蛉二,皆為聘婦。母卒既葬,乃為弟納室,嫁其妹,親祭維振墓,樹之碣,以親墓囑弟。遂自經死。仇子乘人亂,破棺戕其屍,殮已經旬而血湧不止,仇子亡,捕卒不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