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PDT在一些主要的領域都取得成功,甚至很多被稱為奇跡般的勝利。這讓大衛和菲爾完全站在聚光燈下,世界上有很多偶然,當太多的偶然成為必然的時候,那意味著“神化”,或者遠超現實的能力,這讓處於核心的大衛完全膨脹。新的世界需要新的遊戲規則,那些遊戲的參與者發現大衛並不是一個新規則的建造者而隻是一個破壞者,或者掠奪者,張揚跋扈,遠遠的超過了原來的那些遊戲的參與者,這讓PDT的外部環境開始變得不是那麼友好,同時PDT的內部也從來不像外部看到那麼和諧,大衛與菲爾之間的分歧簡單的說在於采用怎樣的經營策略,大衛認為公司已經成為一個領袖型的公司與過去那種需要不斷嚐試和采用高風險的技術研發的經營理念有很大的區別,是時候做出改變了,現在需要的是保持節奏和維護現有的核心團隊同時收購那些有潛力的技術就足夠,就像那些成功很久的大公司,現在要把精力用於構建外部的勢力影響,另外生活可不是隻有一麵,這個社會為成功者提供了太多其它的選項,需要好好去享用,顯然大衛的野心超越了公司本身。但菲爾的想法完全不同,雙方在很多問題上出現分歧,這包括資金的使用,人才的組織架構,大衛希望將資源集中到原有的項目中,這些項目全部是由大衛自己掌控。很快大衛發現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公司建立了一些獨立的研發中心,出現了很多陌生的團隊,並發現自己正在“邊緣化”,於是不斷地拖延和反對一些全新的項目設立和啟動,之後這一係列的爭鬥變得有些失控,公司開始分裂,最終演變成誰將掌控未來公司發展的方向,表麵上看一切決定於技術的前景,其中最關鍵的是另一個創始人泰伯森的態度,其完全倒向菲爾,最終大衛的項目徹底的敗給了菲爾設立的全新的技術研發團隊,大衛在最直接的交鋒中全麵的敗北。對於泰伯森為什麼會選擇菲爾而不是大衛原因不僅僅是關於公司的未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對泰伯森而言大衛是一個完全無法預估的存在,也就是大衛無法被限定,菲爾有能力影響大衛,但菲爾顯然沒有理由浪費時間和精力去做這種事情。在PDT崛起的整個進程中大衛具有足夠的作為,但隻是其中的一個,從來不是決定性的,大衛所做的一切改變隻是為了獲得那些曾經的東西,本質上他依舊代表著過去,也維護了過去,這是大衛最為矛盾的地方,通過變革將原有的摧毀而隻是為了取代他們的位置,這是為什麼菲爾會毫不猶豫的將大衛剔出的原因,維持?在菲爾的字典裏這是失敗的另一種定義和表達。這一過程的細節絕對不會象描述的那麼簡單,泰伯森也不是很了解,無論是大衛還是菲爾都從不提起,但無數的故事說明最熟悉和親密的人的傷害永遠是最徹底和慘烈的,因為他們知道對方所有的弱點或者脆弱的地方,大衛在與菲爾的鬥爭中被踢出局之後曾對泰伯森說過:菲爾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人,冷酷無情,而且不會犯錯。在“起點”的世界裏也同樣沒有任何菲爾關於大衛的片刻痕跡,從沒有存在過,無論在記憶還是夢境中。
這一爭奪產生的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誕生了很多獨立的研究中心,其中就包括HTT、RE-DNA、STEP、以及X-SEED。
回顧這段曆史,還是有很多特別的地方,這可能是人類曆上第一次出現一家不知名的公司一誕生就成為很多領域中的強者,而這一切的出現意味著人類正進入一個新的周期,某種意義上是一個全新的階段,在之前的曆史中每一次的技術和文明的大爆發都伴隨著一些全新崛起的具有統治地位的公司的出現,從某個點來推動的一個麵,這些變革也混雜在原有的一些體係之中,隻是一些量變的積累,曆史中具有同樣比較的一個時期是工業革命,大量的全新公司和技術的不斷湧現,也推動了社會體係的整體性變革,一切的基礎同樣來自不斷湧現出的各種的天才,在一個合適的地方合適的時機以及合適的背景下的爆發。工業革命的變革在一個階段之後開始歸於平淡,這次變革的動力來源於資本的力量,也在那裏消退,但菲爾建立了不同的體係,這為之後那些天才的不斷湧現提供了一個基礎,很多年以後泰伯森問起菲爾是否一開始就有了那些設想和計劃,菲爾隻是笑了笑:你知道我為什麼經常到老喬治那裏嗎,他幾乎就是一部解構的人類史,從不缺乏遠見和卓識,老喬治對曆史的理解非常獨特,他從各種角度來構建模型,並進行數據化,其中一個是關於技術推動體係,這個體係建立起未來的基礎要素,並構建了新的未來框架。菲爾當時隻是簡單的做了闡述,之後泰勒、43、KEN、布萊克等等的湧現,已經成為必然,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思維空間以及“起點”這一超級智腦的誕生保證了這一體係的完整,不再被束縛於往複的沉淪中,資本回歸最純淨的狀態,而不再擁有支配權,這也結束了原有的框架體係,至少在一個層麵上。後來泰伯森和KEN以及43還有泰勒一起閑聊的時候KEN通過“起點”解構這一體係,他從哲學體係中最基礎的角度做出解讀:有和無,多和少。任何創造都是從無到有,沒有任何的規律性,並且無法預估,這產生了一個界線,但這些無序被積累之後會產生難以想象的複雜體係:創造——構建——積累,然後重複。這一體係是KEN從一個更基礎的體係中演化出來的,在生命的進化和演化體係之間的關係幾乎是一樣的,生命也是從最初的“有和無”的無序中,一步一步構建出一個複雜的“多與少”的世界,建立起龐大的體係和關係,當進一步構建的時候,會發現生命體係紛雜的“多與少”將“有與無”完全掩藏,但人類將這一體係獨立出來,這使得人類看起來與眾不同。我們社會的體係幾乎都是以“多與少”為核心構建的,經濟、政治、公平、競爭、爭鬥等等,方方麵麵都是如此。在人類社會的體係中,“多與少”的體係建立的物質基礎在於如何定義資本,在工業革命之前資本是以生產資料為核心的體係,這決定了上層建築的構建基礎,工業革命的法律基礎在於專利法案的實施,這使的資本在定義上開始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創造開始發揮最重要的作用,成為資本的核心價值,並推動了之後巨大的社會變革,但這一變革依舊無法徹底的擺脫原有的架構,這使得資本本身對創造同樣存在束縛,因為在“多與少”的體係中必然會存在周期,但在“有與無”的世界中理論上並不存在這一限定,KEN認為這是老喬治建立這一體係的基礎,在“邏輯之上”的思維空間中,“多與少”的體係束縛就已經被突破,當進入太空時代,將會結束這種束縛,之後進入星際時代,人類將會步入全新的時代,而這也與老喬治的技術推動體係的架構相一致。“起點”從不同的角度將這一體係解構的極其複雜,包括社會基礎運作的方方麵麵,感覺整個世界都是透明的,在模型中“起點”不斷地推動各種方向性的演化,而這一切隻是開始,連一向對這些沒有興趣的泰伯森也為菲爾的構建驚歎,更為老喬治的遠見和實踐力感到佩服,老喬治就是菲爾的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