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人覺得自己重要
——卡耐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些人在人際交往上為什麼會屢屢失敗呢?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得或者忘記了一個重要原則——讓他人感到自己重要。他們喜歡自我表現,喜歡誇大吹噓自己,而且隻要獲得一項成果,他們首先表現出的就是自己有多大的功勞,做出了多大貢獻。其實也就是向他人表明,你們確實不太重要。無形之中,他們傷害了別人,當然也為自己樹立了敵人。
有一次,我在紐約第三十二街和第八道交叉口處的郵局裏排隊等候寄一封掛號信。我發現有位營業員顯然有了一些浮躁,秤重、拿郵票、找零錢、寫收據,定會使人覺得單調無聊。我對自己說:“我要讓那位辦事員喜歡我。而要讓他喜歡,我顯然必須說些好話——不是關於我自己,而是有關他的。”
“可我要稱讚他哪些行為呢?”或換句話說:“值得讚許的呢?”有時,這實在是個難題,尤其對方是一個陌生人時。但是,稱讚眼前的這位職員似乎並不讓我感到困難,我馬上就找出可以讓他高興的話題了。
當他開始為我服務時,我熱切地對他說:“我真希望能有你這樣的頭發。”
他有些驚訝地看著我,臉上泛出微笑。“啊,它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好啦!”他謙虛地應答。我告訴他,雖然它可能已沒有原來的美觀,但仍然令人十分羨慕。他十分高興,和我談了一會兒,最後說道:“我的頭發曾令很多人羨慕。”
我想,這位先生一定步履輕快地去吃午飯;晚上回家,還會將此事十分炫耀地告訴他的太太;他還會照著鏡子對自己說:“瞧!我的頭發多麼讓人羨慕。”
我在一次演講的時候提起這件事,事後有人問我:“你想從那人身上得到什麼?”
我想從那人身上得到什麼?我又能從那人身上得到什麼?
問這話的先生是不是功利心太強了點?假若我們都是這麼自私,一旦沒有從他人身上得到好處,就不對他人表示一點讚賞或表達一點真誠的感謝——如果我們的心胸比野生的酸蘋果大不了多少,那麼我們的靈魂將會變得多麼枯萎,我們的心靈會變得多麼貧乏。
是的,我是希望從那位先生身上得到一點東西,但那東西是無價的,而且我已經得到了。那就是使別人得到歡樂後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在經曆了多年的風風雨雨之後,變得更加甜美和濃厚。
讓他人感到自己重要是人類行為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法則。如果人們都遵從這一法則,那麼誰也不會惹來什麼麻煩,而且都可以得到真誠的友誼和永恒的快樂。反之,如果我們破壞了這個法則,難免會惹禍上身。
著名哲學家約翰·杜威說:“人類本質裏最深層的驅動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哈佛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也說:“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我也曾指出:正是這種需求使得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也正是這種需求,產生了豐富的人類文化。
實際上,在人類曆史長河中,這一法則早已被無數哲學家深思和探討過,結論是唯一的。2500年前,索羅亞斯特在波斯用這個原則教導門徒;中國的孔子同樣這麼諄諄勸導他的門生;道教的始祖老子在函穀關也這麼傳輸過教義;基督降生的前500年,佛陀已在神聖的恒河邊這樣教誨眾生,甚至印度教的經典也這麼記載著……這大概是世上為人處世最重要的法則:“你要別人如何待你,你就要如何待別人。”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被他人肯定、認同,需要自身的價值得以體現,希望自己在別人的心目中有一種很重要的地位。你不喜歡廉價、言不由衷的恭維,渴望出自真誠的讚美。你喜歡友人正像查理·夏布所說:“真誠、慷慨地讚美他人。”我們的內心都是相通的。
為此,我們必須遵循這一永恒的定律——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那你就應該怎樣去對待別人。
可在什麼時間,又在什麼地方開始做呢?怎麼去做?答案是:隨時,隨地。
比方說,你在餐館裏點了一份炸薯條,而女侍者卻端給你一份馬鈴薯,我們可以這樣說:“不好意思,有勞你了,但我比較喜歡炸薯條。”女侍者可能會這麼回答:“不,沒有關係。”而且她還會高高興興地把馬鈴薯換走。因為我們已經對她表示了敬意。
麵對日常生活中的諸多失誤和麻煩,我們要學會運用這些詞語來消除,如:“對不起,麻煩你……”、“你願意……”、“我能……”、“你介不介意……”、“非常感謝”等。
我們再看另一個例子。
你是否讀過凱恩的小說《基督教徒,法官,英國曼島人》?有成千上萬的人讀過他的小說。凱恩是個鐵匠的兒子,一生隻上過8年學,但他去世時已成為這個世界有史以來最為富有的作家。
凱恩是怎麼創造財富的呢?大概情況是這樣的:由於凱恩酷愛詩,所以他將大詩人羅斯迪所有的詩都讀了一遍。他還寫了一篇演說辭,來歌頌羅斯迪在詩歌方麵的藝術成就,並將它送給了羅斯迪本人。羅斯迪當然十分高興。“任何一個青年能對我的才華有如此高深的見解,”羅斯迪說,“一定是個非常聰明的人。”
於是,羅斯迪將凱恩請到家中來,讓他擔任自己的秘書。這對凱恩來說可是改變人生道路的難得機會——因為他憑借這一新的身份,接觸了許多當代著名的文學家,從他們那裏接受有益的建議,並受到他們的鼓勵和激發,開始了他自己的寫作生涯,最終名聞世界。
凱恩的故鄉是英國曼島的格裏巴堡,它現在已經成為世界各地旅遊者觀光賞景的勝地。他留下來的財產高達250萬美元。可是,又有誰知道,如果他當初沒有寫那篇真誠讚美羅斯迪的演講辭,他或許會窮困潦倒地死去呢?
這就是發自內心地真誠讚美的力量,這是一種偉大的力量!
羅斯迪認為自己很重要,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幾乎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很重要,非常非常重要。而每個國家也是這樣。
你認為你比日本人出色嗎?可事實上日本人認為自己比你要出色得多。例如,當一個保守的日本人看到一位白人和一個日本女人在一起跳舞時,他一定會異常惱怒。
你認為你比印度人更聰明嗎?那是你的自由。但成千上萬的印度人卻覺得自己比你要聰明,他們不屑於與你這個異教徒為伍,更不願去碰那些被你的影子所玷汙過的食物。
你認為你比愛斯基摩人更優秀嗎?這也是你的自由。但是你真的想知道愛斯基摩人對你持什麼看法嗎?在愛斯基摩人當中,那些遊手好閑、好吃懶做的流氓地痞,被愛斯基摩人稱為“白人”——這是他們最藐視人的稱呼。
幾乎每一個國家都認為自己比別的國家更好,於是就從中產生出愛國主義精神,也從中產生了戰爭。
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就是,凡是你見過的人,你可能都會覺得他在某些方麵要比你強。實際上每個人都有其優點,都有值得別人學習的地方。承認對方的重要性,並由衷地表達出來,就會使你得到他的友誼。
千萬不要忘記愛默生曾說過的話:“凡是我所遇見的人,都有比我優秀之處。在這個方麵,我正好可以向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