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
少年多壯誌
亞伯拉罕·林肯,1809年2月12日出生於美國肯塔基州的霍金維爾,他的父母是英國移民後裔托馬斯·林肯和妻子南希。托馬斯是個拓荒者,亞伯拉罕從小就幫助父親開荒種地,在勞動中鍛煉了體質,培養了純樸的個性。
亞伯拉罕從小就渴望讀書識字,常常借助火光用炭塊在木板上練習書寫。由於沒有條件到離家很遠的地方求學,他的整個童年隻斷斷續續地上過不到一年學校。他頑強刻苦地自學,不斷獲得了各種知識,成為家中第一個有文化的人。
小林肯同附近莊園的黑奴交上了朋友,非常同情他們的遭遇,要求父親解釋:“為什麼奴隸主對待奴隸如此粗暴殘酷?”父親完全理解兒子的憤慨,也對奴隸製度十分不滿,可是他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為生活所迫,小林肯在7歲時隨全家遷至印第安那州斯潘塞縣鴿子河邊一塊人煙稀少、野獸橫行的高地。在邊疆,年輕人應騎射精通,勇武凶猛,如果用這一標準來衡量林肯,那麼可以說他是個“柔軟”和多愁善感的年輕人。他曾冒著挨打的危險阻止一群男孩用燒過的火棍折磨一隻烏龜;在一次隨父親打獵時,他看見自己打傷的野雞鮮血直流而感到陣陣惡心,從此不再打獵。
不懂感情的父親因此對林肯很看不起,而林肯也對父親感情淡薄,甚至在父親臨終時,也拒絕要他到病床邊的請求,更沒有參加父親的葬禮。
林肯9歲時,生母南希·漢克斯去世。第二年父親又娶了一位妻子,名為薩拉。兩位母親對林肯都很愛護,尤其重視對他的教育,林肯稱自己的兩位母親是“天使”。
在鴿子河,受過教育的人很少,那裏也沒有正規學校。如果村中有人會讀、寫,能算到比例,那他很出色。如果他懂拉丁文,那他會被視為“奇才”。所謂學校隻是給林肯和其他學生提供冬季培訓。冬天一到,老師來上課;春天一到或老師有事,學校就關門。林肯稱他“全部上學時間加在一起還不到一年”。
但是林肯不顧父親的鄙視,也不管條件的艱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看書。他把在鴿子河所能找到的書都看遍了。一次他借了鄰居一本《華盛頓傳》。不幸下雨時由於房子漏水,因此書被弄壞,他怕鄰居不再借給他書,就為鄰居幹了3天活,彌補了損失。
林肯知識極豐富,他常給別人講故事,這些故事極幽默,甚至在發表解放黑奴宣言這樣的重大事件時,他也敢“插科打諢”。在林肯當律師時,一次他在法庭上給書記員講故事,書記員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被法官罰款5美元。等閑庭後,書記員給法官講了同樣的故事,法官大笑並免除了對書記員的罰款。林肯的幽默實際上屬於心理需要。他曾認為幽默是“一種潤膚膏”,“使我免遭許多磨擦和痛苦”,南北戰爭時期,笑被林肯用來鬆馳神經,擺脫煩惱和振作精神。
當林肯18歲時,他就開始思考一種存在於當時美國不合理的製度——黑奴製度。他曾到過黑奴拍賣市場,看到黑奴被剝光衣服,像商品一樣展覽,然後被奴隸販子向圍觀者推銷。
當他看到一位黑人姑娘和她母親分別被不同買主買走,母女分離撕心裂肺的場麵時,善良的林肯氣憤地對朋友說:“早晚有一天,我會打垮這個罪惡製度。”
1831年,林肯在伊利諾斯的紐塞勒姆村找到一份當百貨店職員的工作,開始自立生活。
一天晚上,在清點錢物時,他發現茶葉多了4盎司。他冥思苦想,才想起少給一位太太4盎司茶葉。林肯毫不猶豫地稱好茶葉,黑夜步行6英裏送茶到那位太太家,免得他“夜裏失眠”。林肯這種舉動十分受人愛戴,因此獲得“誠實的亞伯”的雅號,且廣泛流傳。在後來的戰爭期間,一位姑娘請求林肯開一張去南方探親,號召親友打擊聯邦軍的通行證。林肯很不高興地問:“那你還來找我幹什麼?”姑娘說:“老師給我們講過誠實林肯的故事,我下決心一輩子學他不說謊,我當然不能為一張通行證就改變我誠實的品德。”
1832年林肯應征入伍,並被選為誌願軍小隊長,攻打印第安人。打過幾仗後戰爭結束,他又回到紐塞勒姆。當地居民推選他為伊利諾斯州製憲會議的議員候選人。林肯作了生平第一次政治演說,他說:“先生們!同胞們!我是貧民亞伯拉罕·林肯。我的主張像一支古老歌曲一樣簡短。我擁護建立國家銀行,讚成改良內政製度和實行保護關稅。”他的觀點符合新興資產階級的要求。雖然這次演說是成功的,但他卻沒有當選。
林肯在25歲以前一直沒有固定職業,也沒有社會地位。他接近普通人民,深知他們的貧困和不幸,同情他們的苦難,也樂於為他們辦事。林肯當過土地測量員,精通技術,經常被人請去解決地界糾紛。寒冬臘月,鄰人用破布裹腳當鞋子,他就用自己劈柴掙來的錢買鞋子送去。他堅持讀書,博覽《美國曆史》、《希臘羅馬偉人傳》、《羅馬帝國興亡史》、莎士比亞的全部著作、拜倫的詩等等,每讀一書必做摘記。
1833年5月,林肯在紐塞勒姆鄉當郵遞員,他利用這個機會,閱讀各種報刊,觀察政治動向,注意研究政治和社會生活。
反對奴隸製
林肯於1834年8月在伊利諾斯州議會選舉時當選,當時他25歲。這是他第一次獲得政治職位,領到有生以來最高的薪金,從此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選舉之後,他繼續管理鄉郵政所,間或從事測量工作,並在好友斯圖爾特律師的影響下進一步鑽研法律。不久,林肯告別了紐塞勒姆,前往伊利諾斯州新首府斯普林菲爾德。這時他已是州議會議員、議會的輝格黨領袖以及持有開業證書的律師了。
1837年,林肯在斯普林菲爾德先後同斯圖爾特、比爾·赫恩登合辦律師事務所。他們所在的巡回審判區管轄15個縣,林肯經常熱情為貧民辯護而分文不取,同這個地區的各階層人民廣泛接觸,以正直和廉潔而出名。
1839年,林肯結識了肯塔基州一位議員的女兒瑪麗·托德,她當時21歲,受過高等教育,很有才華而且也很活潑。他們於1842年11月結婚,以後共養育了4個兒子。
1847年,林肯以輝格黨員身份競選國會議員,結果獲勝。於是,林肯於1847年12月前往華盛頓。
1845年,美國吞並了得克薩斯。
1846年,美軍越過格蘭得河,侵入墨西哥境內,進行了兩年的戰爭。美墨戰爭以美國奪得大片土地而告終,這個地區就是現在的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亞利桑那、猶他、內華達、俄勒岡、華盛頓、蒙大拿以及科羅拉多、懷俄明、堪薩斯等州的一部分。南部種植園主支持這場戰爭是為了擴展棉花種植業和擴大奴隸製區域,同時也是為了增加南部在參議院內的席位。林肯反對這種侵略行為,由於在這個問題上持反對態度,他在一屆眾議員任職期滿後,拒絕再度競選,回到斯普林菲爾德重操律師業務。1849年至1854年間他走遍了整個伊利諾斯州,對群眾有了更深的了解。
從19世紀中期起,奴隸製逐漸成為美國國內經濟、政治生活發展的嚴重障礙。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北部資產階級迫切需要推翻南部種植園主的統治,以便獲得自由的勞動力和銷售市場,南北矛盾日趨尖銳。
1854年,奴隸製的擁護者廢除了《密蘇裏妥協案》,他們不顧法律上和地理上對奴隸製的限製,力圖依靠武裝匪徒在堪薩斯州推行奴隸製,由此引起了1854年至1856年的堪薩斯內戰。這次內戰,一方麵促進了共和黨的誕生,另一方麵引起了民主黨的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