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龍複活了

〔英國〕梯姆·斯道特

吉米·華德有時納悶他的母親究竟喜歡誰:是他父親呢,還是家裏養的貓胖巴多?那隻獲獎的波斯白貓飲食講究,飯菜中各種維生素一應俱全,當然需要她全力以赴,備加寵愛。他父親白天在銀行裏上班,晚上多半外出辦事,整日價辛辛苦苦地工作,從來不過問家裏的事情。不過,有一點是清楚的:對於吉米的父母親來說,10歲的兒子無足輕重;他們倆都忙得不可開交,沒有功夫為他操心。

吉米常常感到孤寂。父母親不讓他自己養小動物玩,因為胖巴多看見狗就害怕;那些虎皮鸚鵡又老是嘰嘰喳喳地叫個沒完,招人討厭;至於喂養熱帶魚的事,父母親更是信不過他,怕他不經常換水而使水發臭。

然而,他的富於同情心的自然科學老師卡迪先生使他有了新的嗜好——地質學。隻要你不在乎隻身獨處,這倒是一門饒有興味的學問。他獨個兒跋山涉水,收集到許許多多好玩的石頭。在學校組織遠足時,他還弄得到別的種類的石頭:像石英呀、帶條紋的瑪瑙呀、罕見的綠色孔雀石呀,他收藏了好些。

吉米每月都給住在坦桑尼亞的筆友彼得·卡莫寄去一些新發現的石頭。彼得的父親是采礦工程師,時常有多餘的礦物標本。這樣,兩個年輕的石頭收藏家就定期交換起石頭來。

一天,吉米打開一隻從非洲寄來的郵包一看,發現裏麵有一塊拳頭那麼大的粗糙的黃水晶。

“我不知道這是什麼玩意兒。”彼得在信上寫道。

“采石場引爆以後,爸爸撿起了好幾塊這樣的石頭,它們是從很深很深的地方開出來的。他認為它們的年齡可能超過一億年。我寄給你的這一塊有點不尋常,因為裏麵有水。”

吉米把這塊奇怪的石頭湊近耳朵搖晃起來,果真聽到古代的水發出咕咚咕咚的輕微晃蕩聲。這水的年齡隻有星星和海洋才可能比它大。可是它被密封在實心石頭裏麵幹什麼呢?

他背朝著房門查看著地質學方麵的書籍,忽然胖巴多躡著腳走進屋裏,一下子就蹦到他放那使人迷惑不解的禮物的椅子上,吉米沒及時聽到貓進屋的聲音。那塊水晶飛了出去,撞在瓷磚砌的壁爐邊上打碎了。他氣衝衝地抓住要逃脫的白貓,可當他在滿地的黃色石頭渣兒中間看見一樣東西時,他就把貓放走了。

他倒抽了一口氣,這簡直不能令人相信:在這塊一億年以前的碎水晶裏居然有一個白色的小蛋!

小蛋剛離開被石頭密封的浸液,蛋殼依然是水淋淋的,由於液體的保護,蛋很新鮮。吉米恐懼地把蛋撿起來。什麼樣的動物能夠在一億年前下蛋呢?這個蛋在地底下埋藏了這麼久是不是還有孵育能力呢?幾十個問題像肥皂泡一樣接二連三地在這個興奮的孩子的腦瓜裏冒出來。但是,告訴父母親等於自找麻煩。最保險的辦法是對這個驚人的發現嚴守秘密,並且暗地裏將蛋孵化出來。

第二天上學時,他到卡迪先生那裏去,假裝說他養的一隻烏龜開始下蛋了。卡迪先生建議把蛋放在用幹細沙子鋪墊的保暖地方。

“讓我瞧瞧你運氣怎麼樣,”最後他加上一句,“我們就把孵蛋作為課外作業吧。”

吉米把蛋放在盒子裏,然後把盒子拿到熱水鍋爐的後麵。他每天用搜索的眼光朝盒子裏麵瞧,渴望看到小蛋發生變化。偶爾他母親發現他正把腦袋伸到幹燥櫃裏,就聲色俱厲地命令他出來,她怕胖巴多被關在櫃子裏麵。那盒子藏在一條舊的牛仔褲下麵。可是時間一星期一星期地過去,什麼變化也沒有發生。他開始喪失信心,看來沒有理由對孵化抱什麼希望了。

然而有一天,在他準備吃早飯時,又朝盒子裏一看,發現一部分蛋殼從沙子裏露出來了,這下可把他樂壞了。放學以後,他一口氣跑回家衝到櫃子跟前,看見小蛋整個兒地從沙堆裏鑽了出來,在沙子上顫動著。他取出盒子,拿到自己房間的隱蔽處,出神地注視那正在孵化的蛋。

這是一個奇妙無比、令人迷惑的時刻。他目不轉睛地看著,耐心地等待著。終於,那蛋殼裂成兩半。一個奇怪的東西破殼而出,應運而生。

吉米高興得喜笑顏開。這小生靈一點也不像地球上的動物!它長著小青蛙一樣的細胳膊細腿 ,腦袋特大,麵容幹癟,嘴巴尖削。這站立不穩的雛兒看上去跟搖搖晃晃的妖怪一般。它不可能是鳥類,那帶鱗的皮膚上沒有絲毫絨毛或羽毛;另外,它瘦削的身軀的每一側為什麼都長著一張褶翅或襟翼,把後腳和長著爪子的纖細的前肢連了起來?

那新生的怪物從蛋殼裏掙脫出來,一跛一顛地朝一隻剛停在沙子上的蒼蠅跑去。它猛撲過去,明亮的眼睛眨巴了一下,蒼蠅飛跑了。接著,它瞥見吉米,趕緊撲噠撲噠地跑進破蛋殼裏去,挑釁地伸了伸粗大的嘴巴。

吉米朝著它那一英寸長的史前“怪獸”得意地咧開嘴笑起來,他想讓全世界的人都看看它,可是他能相信誰呢?如果這隻剛孵化的小動物被父母親看見,那就會得到倉鼠和蝌蚪的下場,何況關於蛋的來曆,他已經給卡迪先生編了假話。最後,他坐下來給彼得·卡莫寫信,敘述了事情的詳細經過,還叫卡莫不要把這件事講給任何人聽。

周末,吉米買到一隻養鸚鵡的大鳥籠,放在家裏養“撲噠”。他給它取“撲噠”這個名字是因為在它的手腳之間長著一層奇怪的薄膜。他用苔蘚和腐葉土給鳥籠墊底,當“撲噠”顯露出想要攀爬的跡象時,他就放進一根分叉的樹枝和一段樹皮。食物不成問題:他每天往鳥籠裏放一小塊生肉作引餌,蒼蠅是經不起這塊小肉的引誘的,它們一旦被引進籠子,隻有極少數機靈鬼兒能躲過“撲噠”的突然猛撲。

每當溫暖的夏夜到來時,吉米便開始給他那叫人著迷的新客人喂食,因為天黑後風險比較小些,不會受他母親或胖巴多的驚嚇。那貓具有特別的嗅覺,可靈敏呢,它可以覺察出孩子的房間裏住著特殊的動物。吉米白天把鳥籠放在收藏石頭的舊櫃子裏,可是等他的父母親一回家,就把鳥籠移到窗戶外麵去過夜。他還在籠子的條檔中間夾了一隻小電筒,用來招引飛蛾。

他在床上觀察飛蛾圍繞著發光的玻璃狂飛亂舞,而“撲噠”卻在電筒下麵燈光照不到的地方弓著背伺機襲擊。

那麼“撲噠”究竟是啥玩意兒呢?學校圖書館裏關於史前生命的書籍並無多大幫助,裏邊的圖畫盡是些成年的野獸,其中有一些相當於幾輛公共汽車那麼大。他翻著翻著書不禁驚恐起來:假如“撲噠”長成一頭40英尺高的翼手目動物,那麼父母親可更有話說啦!

這個問題終於找到了答案。有一次,他正在打掃鳥籠,忽然一隻長腿飛蟲從開著的窗子外麵飛了進來。停息在書架上的“撲噠”驀地跳到書架邊緣,展開雙臂向空中穿去。

原來,它身軀兩側起皺的薄膜不是別的,而是翅膀!翅膀完全展開以後,就變成兩幅風帆狀的草綠色薄翼。“撲噠”用薄翼上下拍打著在房間裏飛翔,活像一隻難看的綠蝴蝶。它在半空中靈巧地抓住跌跌撞撞的長腿飛蟲,降落到吉米的床上。它那雙細長的雙腿長滿了短毛,一直連到鋸齒狀的上下顎。

這一下吉米可真正認識了那多才多藝的天賜小寶貝的真麵目,他不再需要查書引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