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誰能在石頭上輕鬆睡覺?(6)(1 / 1)

放下野心,回歸常理,是這次采訪中我聽到他最常說的話。就連程嬰的舍子救孤,屠岸賈的窮凶極惡,他也要演員演出常態來。回歸常態的陳凱歌終於找到了來時的路,那就是他對電影的興趣與情感遠遠勝過對超越以往成績的興趣和情感;那就是少年的他在“文革”中背叛過自己的父親,而父親卻從未責怪;那也是當年電影學院的哥們兒渴望著找到新的故事、新的語言,在拍攝《黃土地》的路上,身不由己地跪拜在黃帝陵前。回歸常態的陳凱歌就做他最擅長的事,不求青史留名,亦不懼風言風語。當他收斂起自身的光芒,電影的光芒顯得愈加明亮起來。周圍的人說,凱歌導演愛笑了。莫非他找到了在石頭上睡覺的姿勢?

石頭當然沒有床舒服。誰能在石頭上輕鬆地睡覺?兩種人:找到適合的石頭的人或讓自己適應某一塊石頭的人。還有一層意思是說,旁人隻看到此人酣然入睡,他是否睡著了,覺醒後是否腰酸背疼,就不得而知了。如是,人選石頭,石頭也選人。有跟石頭較勁的,時間久了竟也在上麵睡出了人形,即合用了;也有隨遇而安的,這塊石頭不合用,俺再找下一塊便是。並無唯一法門。關鍵是,當一個人決定離開床那熟悉的舒適,去石頭上睡覺時,他就已經擺脫了某種惰性,而帶來許多種可能。有一天,一塊頑石上也會留下他的溫度。藝術家的心靈之旅,其實就是這麼一回事?!

本書精華已為您連載完畢,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