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軍種獨立發展是導致專業短板不斷擴大的主要原因。這個問題,俞飛在海軍艦艇指揮大學念軍校的時候就曾研究過。那時的他正跟著學院戰術教研室的主任搞論文,其主要內容就是分析我軍各軍兵種在各自專業上的短板究竟有哪些。
記得論文上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對陸軍而言,海軍的艦艇和空軍的戰機,往往隻是一輛輛會遊的坦克,和一輛輛會飛的戰車。
後來,在全軍戰術研討會上,一名陸軍上將特別點明了這句話。他說,這句話是對中國軍隊幾十年來“大陸軍”思想最直接的認識,和最本質的剖析。
事實的確如此。中國軍隊成立幾十年,從最初的“八一南昌起義”,到後來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至於建國後的“抗美援朝戰爭”、兩次“自衛反擊戰”等等,中國軍隊在單軍種建設上橫向發展,直接導致了後來的“陸軍獨大,海空較勁,火軍後起”之勢。軍隊高層早已經意識到這種發展模式並不能滿足未來戰爭的需要。某些院校的教授們也逐步開始了對外軍,特別是對“米軍”的現代戰法研究。雖然這一舉動是在大眾眼皮子底下偷偷進行的,卻無一例外的指向著同樣一個目標,那就是中國軍隊即將迎來的一場“狂風暴雨”般的改革。
而單軍種作戰的短板究竟在哪裏?這個問題就是俞飛需要對身旁的陸軍兄弟們重點剖析的。因為隻有讓這些“鐵腳板們”意識到解決現有困境的突破口,他們才能順著俞飛的意思往前走。也就隻有這樣,俞飛才能從被“俘虜”的境遇中重新把握主動權。
同時,俞飛也明白,攻破人心的方法並非是直接否定,而是應該通過某種途徑讓他們明白,自己作為海軍依舊能幫上他們大忙。這樣才獲得認同感。
“你不就是想回船上麼?我就實話實說了,隻要演習不結束,我們是不會放你單獨走的。”陳亦平的思維並沒有俞飛活絡,也隻看到了表麵而已。
“如果是這樣,那我可就太low了吧?”俞飛嘻嘻哈哈的說。
“那你想怎麼樣?”陳亦平懷疑的問。
“我問你,是不是隻要有一個人登上D島,我們就算贏了?”
“從理論上說,是這樣的。”陳亦平點點頭。
“那你跟我走,保證不會暴露你的行蹤,我也不會逃跑,反正我也跑不過你們‘鐵腳板’。”
“跟你走?那我的兵怎麼辦?”陳亦平問。
“你們不是有指導員麼?讓他帶著就是了。”
“你確定有辦法登島?”陳亦平將信將疑。
“百分之百!”俞飛一臉肯定。
“連長,我跟你一起走。咱兩個人看住他,晾他也不敢搞什麼小動作。”一旁的商河發話了。
“行,我姑且相信你一次。要是你敢耍小聰明,我饒不了你!”陳亦平又對指導員說,“導員,這邊的兄弟們就拜托你了。”
“放心吧。”兩棲偵察連指導員點點頭。
“商河,帶上二號對講機,我們走!”陳亦平說。
“等等!”俞飛說。
“你又想幹嘛?”
“把我的衣服先還給我。你總不能讓我穿著條內褲到處跑吧?”俞飛咧著嘴笑。
“商河,把他的軍裝還給他。”陳亦平向商河點點頭。
商河邊從行軍包裏拿出髒兮兮的海洋迷彩,邊鼓著嘴抱怨:“我還想收藏一套呢……”
俞飛穿上軍裝,對陳亦平使了個眼色:“咱們走。”
【
另一方麵,正在空中與“敵機”周旋的徐雅菲遭遇了她從軍以來最難纏的“敵軍”。
兩架“敵機”死死咬住徐雅菲不放,逼迫著她做出一連串的戰術動作,依舊無法脫身。
“分離s機動!”、“低強勢回旋!”、“防禦滾筒!”
作戰指揮大廳內爆發出一連串的驚歎聲,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視頻上的這名女飛行員牽引著。
連自稱“老鬼”的馬軍都驚訝得合不攏嘴。他心想,要是能把這個名叫“徐雅菲”的丫頭收編至自己海軍航空兵的旗下,那對海航來說將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海軍飛行員的軍事素質。瞬間的,馬軍也明白了,為什麼範振華要在指揮大廳公開這名女飛行員的身份。原來,他是在用優秀飛行員苗子向海軍顯擺自己的實力呢!
“真是個‘老鳥’!”馬軍在心裏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