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3)

蟹之為物,雖非登俎之貴,然見於經、引於傳、著於子史、誌於隠逸,歌詠於詩人,雜岀於小說,皆有意謂焉。故因益以今之所見聞,次而譜之。自總論而列為上下二篇,又敘其後,聊亦以補博覽者所闕也。神宋嘉佑四年冬序。

總論

蟹,水蟲也。其字從蟲【盱鬼反】,亦曰魚屬,故古文從魚作蟹。以其外骨則曰介蟲,取其橫行目為螃蟹焉。骨眼蜩腹,囗〈蟲匡〉腦鱟足,其爪類拳丁,其囗〈敖上骨下〉類執鉞,匡跪又皆外刺。性複多躁,或編諸繩縷,或投諸笭箵,則引聲噀沫,必死方已。類皆囗〈魚隋〉育,生於濟鄆者其色紺紫,出於江淛者其色青白。【此舉其所育多者爾,凡有水之地,不無此味。】小者謂之蟚蚎,中者謂之蟹匡,長而鋭者謂之蠞,【音截】甚大者謂之蝤蛑。雖皆有佳味,獨蟹參於藥論耳。明越溪澗石穴中亦出小蟹,其色赤而堅,俗呼為石蟹,與生伊洛者無異。厴圓多腴而奪之囗〈敖上骨下〉,臍長多瘠而與之蝦。其生於盛夏者,無遺穗以自充,俗呼為蘆根蟹。【謂其止食茭蘆根】瘠小而味腥,至八月則蛻形。已蛻而形浸大,秋冬之交稻梁已足,各腹芒走江,俗呼為樂蟹,最號肥美。由江而納其芒於海,中之魁遇冰雪則自伏淤澱,不可得矣。今人設啖具以案酒者,此特為之先置焉。江淮間尚推重如此,況非所育之地乎。【何曽食疏,弘君食橄,虞悰飲食,亦未必不珍此味也。虞悰南史有傳,但名存而書亡,此為恨耳。】

曰蟚蚎者,二月、三月之盛出於海塗。呉俗猶所嗜尚,歲或不至,則指目禁煙,謂非佳節也。今之通泰,其類實繁,然有同蟚囗〈蟲越〉差大而毛,好耕穴田畆中,謂之蟚蜝,毒不可食。晉蔡道明誤食之幾死,尤宜慎辨也。又多生於陂塘溝港穢雜之地,往往因雨則瀕海之家,列陣而上,填砌縁屋,雖驅挮之不去也。噫!蟹雖微類,至於腹芒以朝其魁,其得自然之禮歟。嗜欲已足,舍陂港而之江海,其得自然之智歟。雖外剛躁而內無他腸,其得自然之正歟。豈獨以其滋味饜世人之口腹哉。故論其畧而冠諸二篇之首。

上篇

離象 有匡 仄行 螖蠌 走遲 蟲孽 性躁 左持 捕鼠 不啖 郭索 蟚蜝 誅解係 蛙矜 龜長 侈味 瑣囗〈王吉〉 介蟲之孽 無腸公子 天文 食證 異名 誡嗜 兵異 集鼠 鱟類 浦名 畫 輸芒 蛉腹 同鼠孽 為菑 玉篇 月令 圖經 琴聲 唐韻 說文 長生 食莨 斬王攄 藥證

離象

《易》之離,象曰:為鱉、為蟹、為蠃、為蚌、為龜。孔頴達雲:取其剛在外也。

有匡

《檀弓》曰:成人有其兄死而不為衰者,聞子皋將為成宰為衰。成人曰:蠶則績而蟹有匡,範則冠而蟬有緌,兄則死而子皋為之衰。孔頴達雲:蟹背殻似匡。

仄行

《周禮》:梓人為簨簴。別敘:小蟲,蟹屬,以為雕琢。鄭康成注雲:刻畫祭器,愽庶物也。蟲自外骨,至胷鳴,內有仄行者。釋雲:蟹屬。賈公彥疏曰:今人謂之螃蟹,以其側行者也。內郤行者螾囗〈行外蟲內〉之屬,即由延也。脰鳴者即蝦蟇也,紆行者即蛇也。案周禮祭器未有以由延、螃蟹、蝦蟇及蛇為飾者,不知起何法製,且經文但雲以雕琢耳,康成專取為祭器之飾,義誠安考?

螖蠌

《爾雅》釋魚篇雲:螖蠌,小者蟧。【蟧,螺屬,見埤蒼。或曰即螖也,似蟹而小。】

走遲

《大司樂》:樂,六變。注:蛤蟹,走則遲。

蟲孽

越王勾踐召範蠡曰:“吾與子謀呉,子曰未可也,今其稻蟹不遺種,其可乎?”【注:蟹食稻。】對曰:“天應至矣,人事未盡也,王姑待之。”

性躁

《荀子勸學篇》雲: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所寄托者,用心躁也。【注:跪,足也。螯,蟹首上如鉞者。序語蟹皆八足,此雲六者,謬文。然今觀蟹行,後兩小足不著地,以其無用,所畧而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