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走著,不知道怎麼的韻寒就感覺背後一陣寒涼,轉身看去的時候,卻驚訝的發現那位賣胭脂的老人已經不見了蹤影,正看著發呆的時候,韻宛看見自己的姐姐有不對勁,於是便順著韻寒的方向看去,也發現了同樣的問題,但是隨即便勸說道:“姐姐,別看了,時候不早了,咱們出來也是有好長一段時間了罷,所以,還是盡早回家吧!”於是韻寒就沒有繼續再看,有點疑惑,但是還是很快的離開了。
梨花堂,紅色的大門慢慢的打開,出來的是一位看門的門童:“小姐你回來了。”看見韻寒和韻宛的歸來,門童很識相的馬上接過她們手上的東西:“老爺說,小姐要是回來了,沒什麼事,就去前花園找他。”
韻寒韻宛本來是同時應了一聲,可是門頭卻看著韻宛搖了搖頭:“宛小姐,老爺說了,就寒小姐去,您先去夫人那裏,聽說京城的洛姨娘,送來了不少珠寶,等著你去挑選。”韻宛本來聽見門童說父親隻見韻寒還有點不開心,什麼事情需要避開她,可是後來一聽門童說可以去挑選珠寶,本來的不開心頓時煙消雲散:“姐姐,我先去了,你看著,什麼時候結束了,什麼時候,也過來挑一兩件合心的。”
韻寒點了點頭,轉而對門童說:“你把我的東西,先放到我的房間裏麵,謝謝了。”
“是。”門童後退,韻寒看了看離去的韻宛,說實話自己心裏也不明白是怎麼回事。莫非父親又要讓自己陪同讀書?
從小自己就隨父,而宛兒性格隨母,自己喜歡讀書品詩,而宛兒和普通女子一樣,喜歡女紅,舞曲。自己本就是世俗之人,做著世俗女子都會做的活兒,但是韻寒的心不僅僅的局限於此,她品詩,詩三百,由一開始的大字不識一個,到後來父親驚喜的發現韻寒有著先天的讀書頭腦,於是開始給韻寒灌輸各種讀書思想,盡管母親說過,女孩子家的不必要學這些,但是父親的堅持才沒有讓自己錯失掉這個機會。
韻寒走進了後花園,一股芬芳撲鼻而來,原來是自家的梨花樹的梨花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盛放開了,潔白的花瓣看得人很是喜歡。
這後花園完全是因為韻老爺的愛好而弄起來的,韻老爺本是一個窮秀才,但是因為手下的學生眾多,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仕途之路不順,而自己手下的學生倒是不少,所以,光憑著學生的感恩,自己的生活才好過不少,此外,自己年事已高,已經不適合在官場這樣的環境裏麵去追名逐利,反倒是現在,人到了老年,才發現最可貴的不是那種名利的生活,而是現在這種閑適的生活,偶爾種種花,逗逗鳥,其實還是過得去的。
於是買下這座梨花堂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就是讓下人們在後麵的院子裏邊把草都除幹淨了,種植上梨花,其實梨花堂一開始的時候也不叫做梨花堂,也正是因為韻老爺這麼做的,所以,每每一到合適的季節,梨花全部都開放了,那種香氣,傳到堂外的人都可以聞得到,所以,有好事的人,給予了這棟宅子一個好聽的名字——梨花堂,梨花堂也就以梨花質優香氣襲人出名了。
後花園不僅僅是有著梨花,後來,喜歡花草的韻老爺還找來了不少稀奇古怪的植物,他的學生和一些友人後來也是知道的他有這種喜好,韻老爺兩袖清風,什麼禮品都不願意收,唯獨對這些漂亮的花花草草是抵擋不住的,不僅僅收了,看見友人有好的植株,還會想盡辦法和人家換過來,所以,人家又稱,韻老爺是“草癡”。
“爹爹,我來了,有何事?”韻寒不忍心打斷此刻正在認真的修剪花草的韻老爺,但是等待了許久,卻隻見韻老爺的神魂完全放在了這花花草草上,壓根兒就沒有注意到韻寒的到來。
韻老爺被韻寒的這一聲才提了個醒,反應了過來:“呦,你來了。”然後放下手中的剪子,慢慢的踱步走回到一旁的石桌旁邊。
韻寒也跟著韻老爺走到了石桌的旁邊,輕輕的坐下。
石桌上麵擺著的是一壺上好的龍井,散發出來的茶香另韻寒倍感舒服,可是韻寒還看見的是茶壺的旁邊還有一個黃色的——難道是聖旨!韻寒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看著韻老爺,似乎是希望韻老爺可以給自己一個回複,沒有想到,韻老爺早已經看到她的表情,並且好像是早已預知了韻寒會有這樣的反應,反倒是他非常的淡定,端起手中的茶輕輕的嗅了一下,然後慢慢的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