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遺尿:調理膀胱和肝、脾、腎(1 / 1)

李誌剛說:

遺尿多與膀胱的功能失調有關,可以利用膀胱俞和中極這2個穴位調節膀胱的功能,以增強膀胱對尿液的控製能力。

遺尿也與肝、脾、腎的功能有關。關元和三陰交都是足三陰經的交會穴,能夠同時調理肝、脾、腎3髒的功能,使髒腑充實,應該好好利用它們。

小兒遺尿俗稱尿床,是一種常見的小兒疾病。一般情況下,3歲以前的嬰幼兒由於髒腑功能不完善、大腦發育不全、排尿習慣沒有養成等原因,夜間不能控製排尿而常常尿床,這期間的尿床屬於正常現象。3歲以後嬰幼兒排尿的控製能力逐步完善,如果夜間仍然不能自主控製排尿而尿床,就屬於遺尿了,家長應該予以重視。

居家輔助治療小兒遺尿,4個穴位應該好好利用:中極、膀胱俞、關元、三陰交。

遺尿多與膀胱的功能失調有關,膀胱俞是膀胱的背俞穴,中極是膀胱的募穴,所以家長們應該好好利用這兩個穴位調節膀胱的功能,以增強膀胱對尿液的控製能力。膀胱俞在骶部,骶正中脊旁1.5寸。中極在腹部,肚臍眼直下4寸。

遺尿也與肝、脾、腎的功能有關。

腎與膀胱相表裏,它有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功能——司二便。“司”是管理的意思,膀胱能儲藏尿液而不漏泄,需要靠腎氣的固攝;尿液從膀胱排出體外,需要靠腎來通利。如果把膀胱比作人體的一個水庫的話,腎就是水庫的管理員,什麼時候存水,什麼時候放水,要靠它來指揮。如果腎的功能出現了異常,膀胱這個“水庫”沒人管理了,膀胱開闔無度,遺尿便會產生。所以治療遺尿不可不調理腎功能。

脾主運化水濕,脾功能正常,人體的水液代謝才能正常。肝主疏泄,肝經繞陰器而行,如果肝經鬱熱,肝疏泄失職也會造成遺尿。所以,治療遺尿也應注重對脾和肝的調理。

關元和三陰交都是足三陰經的交會穴,能夠同時調理肝、脾、腎3髒的功能,使髒腑充實,應該好好利用它們。關元在下腹部,肚臍眼之下3寸。三陰交在內踝尖上3寸。

對這幾個穴位進行按摩,治療遺尿的效果很好。先依次點按它們,每個穴位點按5下,然後再分別按揉它們,每個穴位按壓3~5分鍾,力度要適中,每天按摩1次。由於小兒皮膚比較嬌嫩,為避免用力過重,可以用中指的指腹點按和按揉。

李誌剛教你快速簡易取穴

魚際

取穴方法:

魚際在手大拇指第1掌指關節後凹陷處,大約相當於第1掌骨中點側的赤白肉際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