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為我聖清藩服,恪修職貢二百餘年。今王阮氏,由阮福映傳至阮福時八十餘年矣。鹹豐年間,法蘭西擾其南六省,戰八年,取之,改稱西貢;旋即行成,而法蹤猶未至北圻也。同治年間,雲南提督馬如龍購西洋火器,已革同知李玉墀航海取道越南寧海汛入紅江達滇境,此番舶入北圻之始。十二年,法蘭西借釁破河內,劉永福陣斬其酋;仍即議和,遂以寧海汛為通商口岸,繼則代越榷稅於東京。越君臣私與立約,不與我中國知之。光緒六、七年間,西貢「五畫」酋李威利覷越孱懦,起意吞滅,囗豔我雲南之礦利;法院執政猶疑越南為我藩屬,礙公法,計未決,且慮勞師。李威利力稱全圻一鼓可下,堅主用兵;八年五月十三日,突率五百人攻河內,據其城。當是時,廣西防軍十二營在鎮南關外剿土匪陸之平,記名提督黃桂蘭統之,是為左江左路軍;候補道趙沃統五營駐歸順小鎮安一帶,是為左江右路軍:雌伏守邊,於河內軍情未敢過問。滇邊向無防軍,至是馬白關外始屯數營。雲南布政使唐炯奉命籌防,駐蒙自縣,去河內千有餘裏;兩省防務,介諸不即、不離之間,聊稱善策焉。
餘官京師,於海國情形粗有涉獵;環顧九州島,慨然有縱橫海外之想。河南才士黃曉眚跳蕩負奇氣,兩人相與於窮廬風雪中,時時以越南為說。曉眚溺死珠江酒艇下,餘十五年吏部主事潦倒文選司中;而越南之難適起,乃伏闕上「籌護藩邦」之疏。敕下往滇,中書舍人謝子石為繪「萬裏請纓圖」以壯行色。
自出都門,日有筆記。是年壬午,為第一卷,錄副寄京。癸未所記,特詳。甲申二月,北寧失守,稿棄城中。繼駐壘於諒山、於巴壇嶺,羽書火急之下,抽毫迫憶,僅撮大端;養痾龍州,遂爾閣筆。八月,領軍出關,複有記。自十二月十一日宣光戰後,日夕從事鞕弭,仍廢不書。乙酉款議成,遂遵敕班師而入關焉。計南征三載,與西虜旗鼓相當,大小十餘戰,未嚐不係頸帳下、懸頭槁街;而請纓之誌終憾未償。零編斷帙,束置於叢殘伍籍之中,首尾不完。或曰:中外用兵,蓋以此次為最久而接戰為最烈也,不可不記;南交忽屬泰西,為二千年來未有之大變,不可不記;泰西為我國讎,鹹豐庚申後劉永福首起擊之,不可不記;書生走萬裏,馭異域梟將,提一祗偏師轉戰三年,目睹兵戎始末,不可不記。於是搜輯軍報、編綴舊稿,得十卷,名曰「請纓日記」。雖不免龐蕪絓漏之病,而軍事之宏綱要跡,始卒兼賅。其中得失是非,足以備鑒來茲,有裨時務;而事必征實,尤可為後世史官得所依據焉。
光緒十四年(歲次戊子)六月,唐景崧識於台灣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