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的經驗是不可能從別人那兒獲得的,你在書店中不可能找到“如何從理財中損失1000萬元”之類的書,因為這種書必定無人問津,也沒有人會去看這種書。況且一般人總是喜歡標榜自己成功的投資經驗,卻避而不談自己失敗的案例,因此,要從失敗中獲得教訓,唯有從自己的經驗中去發掘。
在投資活動中,任何人都可能犯錯,即使你每次都作出正確的決策,其結果也可能發生損失。既然損失及失敗是投資致富的必經之路,那麼懂得以平常心麵對失敗,並且能從中學習經驗才是最重要的。切記,失敗並不可恥,亦不可怕,隻要你能坦然麵對失敗並超越失敗,成功就離你不遠了。
總之,平常心是一種心態。對待金錢保持一顆平常心是一種價值觀念。要懂得金錢不是生活的全部,賺錢的路很辛苦,我們要心平氣和地對待所有的困難,努力賺取屬於自己的財富,然後好好地享受財富帶來的美好生活。
投資賺錢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很多有錢人認為,賺錢隻是一個過程,不是生活的全部。賺錢的目的就是要好好地享受生活。這樣的人生才更有意義。
人生的真諦:工作生活兩不誤
猶太人是懂得生活的民族,很多猶太富商更是如此。他們有個習慣,就是不在餐桌上談論工作。在工作賺錢的時候努力去做,但是從來不把工作帶回家,在餐桌上也從來不談工作的事情,專心享受家庭的溫馨。
猶太人的工作簡直就和打仗一樣充滿了戰鬥的氣息,即使是一分鍾也要盡量抓緊。猶太人就是這樣拚命賺錢的。在這種緊張的工作氣氛下,倘若忙活了一整天,到了晚上好好地吃頓可口的晚餐,那將是多麼好的享受啊,而這頓噴香的飯菜就是對自己努力工作最好的獎賞。
猶太人說,人生就是為了吃飯而活著,要好好地享受吃飯的樂趣。他們還說,噴香的飯菜是上帝的禮物,一定要好好享受,他們把吃飯當做一種高級的享受。
尤其是晚上的那頓飯,在豪華的飯店裏端上噴香精美的食物,猶太人和朋友們一起開始海闊天空地聊天,但是他們有三不談:不談政治、不談戰爭、不談女人。
猶太人享用晚餐的時間一般長達兩個小時。在盡情享用美食的同時,他們還會聊很多話題,例如娛樂、名勝古跡、花卉、動物等。總之,猶太人在吃飯時,一定是放鬆心情,慢慢地吃,把人生和工作的煩惱統統拋諸腦後。這是他們一天中最為幸福的時候。他們把白天賺來的錢大把大把地花出去,這樣他們覺得自己的人生很有意義。
賺錢是為了享受,這是猶太人賺錢的目的,也是他們對於商業目的的最好詮釋。因此猶太民族在經商時勞逸有度,使工作與生活兩不誤,真正體會到了人生的真諦。
洛克菲勒:選擇退休享受生活
生命誠可貴,任何時候富人從來都不會為了金錢和事業而損害自己的生命。他們很注重珍惜和完善自己,懂得享受生活,關愛自己,回報社會。
洛克菲勒在33歲時第一次賺到了100萬美元。43歲時,他建立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大壟斷企業--“標準石油公司”。但他在53歲時又怎麼樣呢?煩惱和高度緊張的生活破壞了他的健康,他的頭發全部掉光,甚至連眼睫毛也沒了,“看起來像個木乃伊”。
根據醫生們的說法,他的病是“脫毛症”。這種病通常是由過度緊張引起的。他的頭部光禿禿的,模樣很古怪,使他不得不戴上帽子。後來,他訂製了一些假發--每頂500美元。從此他就一直戴著這些假發。
做不完的工作,無窮的煩惱,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經常失眠以及缺乏運動和休息,已奪去他的健康,使他挺不起腰來。
他手上已有數百萬美元可以任意支配,但他仍然擔心失去一切財富。他沒有時間遊玩或娛樂,從未上過戲院,從沒玩過紙牌,從來不參加宴會。誠如馬克·漢納所說:“在別的事務上他很正常,獨獨為金錢而瘋狂。”
這些就是洛克菲勒前半生的真實寫照。他為了金錢,為了事業,將自己徹底地搞垮了。美國一個著名企業家福特說過:“隻知工作而不知休息的人,就像沒有刹車的汽車,極為危險。”
53歲以前他一直沉溺於賺錢,使得他的身體每況愈下,最終洛克菲勒選擇了退休。他學習打高爾夫球、整理庭院、和鄰居聊天、打牌、唱歌。總之,他是徹底地休息,開始善待自己。
甚至於後來洛克菲勒在吃飯的時候從不談工作,隻是盡情地享用他的美食。這種良好的習慣,讓他在90歲高齡的時候還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洛克菲勒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富有的人,也是所有商業大亨中最為高壽的人之一。
綜上所述,很多有錢人都有享受生活的習慣,總能在賺錢和生活之間找到一個很好的平衡點,辛苦工作過後,便會愜意地與家人分享財富的果實。在分享財富果實的時候,內心就會產生一種愉悅的感覺,生活的瑣事就會拋在一邊,沒有壓力和煩惱地去生活,去投資,去贏得更多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