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年,由於冀州國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鬥不止,再加上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減弱,又因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張角的領導下,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紮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向官僚地主發起了猛烈的攻擊,為平息叛亂,朝廷讓各地募兵,鎮壓起義。
冀州魏郡魏縣有一人,姓宋名維,字子龍,中山國宋曉軍第五代玄孫,由於沒有繳納稅收,被削去了名號,現在和母親流落到魏郡,以賣草鞋為生。
還有一人姓關名鵬,字烏蒙,清河國甘陵人,以賣黃豆為生。
一人姓張名羽,字益達,魏郡魏縣本地人,以賣肉為生,頗有些家產。
一天,市場開市了,宋維擔著草鞋進了市場,關鵬提著黃豆也進了市場,張羽和家仆扛著豬肉也進了市場。
張羽把肉弄進了井裏,然後用磨石蓋住,目的是想找個能挪開磨石,然後以武會友。
屠夫站在肉攤旁邊,此時有一個富人帶著一個仆人前來買肉。肉攤旁邊的屠夫說:“今天沒有肉賣,肉被我家主人放在井裏了,除非有人挪開磨石,那麼就可以了。”我家主人還說了“誰能挪開磨石,這肉就免費分給大家了。”關鵬聽後,便走了過來,對屠夫說到“此話當真,那你家主人豈不是虧死了。”屠夫說到:“難道你能挪開磨石,那你挪啊,挪啊!”說著這話,臉上並帶著嘲笑。關鵬走到井旁,把衣服紮起來,雙手接觸到磨石,此磨石大概有三百斤,嚴嚴實實地蓋在井上。關鵬先是握緊磨石,然後雙臂用力,將磨石從井口移開,又將磨石舉過頭頂,最後問到屠夫將磨石放在何處。屠夫臉上帶著驚訝的表情並說道:“放在原處就行。”關鵬說:“取出肉來,切成小塊,分與眾人。”屠夫說到:“這,這,這。”於是,屠夫把肉從井裏取出,用肩扛著半塊豬肉來到了肉攤,然後用刀將肉切成了小塊,眾人紛紛上前取肉。此時,前來買肉的富人叫仆人也上前取一塊,仆人上前正要取肉時,被關鵬擒住了手腕,並說道:“你是前來買肉的,拿錢來。”此時,富人拿出了些銅錢交予關鵬,這才把肉取走。關鵬把這些銅錢撒在地上,然後會自己的攤位上了。
屠夫此時前去請自己的主人張羽了,不一會兒,張羽便來到市場。張羽看見散發自己豬肉的人,於是走上前去。他一手抓著黃豆,然後使勁擠壓,一會兒黃豆就變成了豆渣。張羽說道:“你這是什麼黃豆,分明就是豆渣。”然後,他又一手抓起一把黃豆,捏成了豆渣。關鵬帶著點憤怒地說道:“你是來買豆的,還是來磨豆的。不買豆,就請走開,不要妨礙我做生意。”張羽大聲說道:“你送出我豬肉,難道我就不心疼了,磨你幾顆豆子,你就急。”於是,兩人就在市場上,你一拳他一腳地打起來了。打了有十回合,兩人兩拳相交抵著,不分上下,此時,宋維在一旁看著,心裏想著要想成就霸業,此二人豈不是好幫手。於是,他上前一手握住一人的手腕,慢慢地將兩人分開了。
正所謂不打不相識,於是宋維和關鵬一來到張羽的家莊。三人相互了解後,便結成了結義兄弟。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宋維、關鵬、張羽雖然異姓,即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民。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宋維為大哥,關鵬為二哥,張羽為三弟。宋維向二弟、三弟說了自己的願望。宋維說道:“如今黃巾兵四處燒殺搶掠官府,黃巾平叛之日,冀州國還不知為何人之屬呢?隻可惜自己沒有錢財,不能自己組建軍隊。”三弟張羽說道:“我願支出家產助哥哥一臂之力。”於是在鄉裏招募了三百士卒。
人有了,接下來就是兵器了,宋維、關鵬、張羽三人來到鐵匠鋪打造了自己的兵器。宋維打造了雙股劍,關鵬打造了靈雲槍,張羽打造了蛇靈矛,然後打造了三百把大刀,三百件鎧甲,每人也治了一件鎧甲。說好月底來取貨。兵器鎧甲都有了,宋維恨沒有馬匹,正好來了兩位販賣馬匹的商人,一位叫郝文、一位叫文商平。兩人正好有五十馬匹。宋維請二位入莊,置酒管待,訴說欲討賊安民之意。二位聽後大喜,願將良馬五十匹相送,又贈金五百兩,镔鐵五百斤,以資器用。
宋維自任為百長,任命關鵬和張羽為卒長,下麵各管轄150人。宋維帶著三百人來投靠魏縣的李月。李月帶領三人參見魏縣縣令趙武。三人拜見後,就由李月帶領下去。正直黃巾將領邱明意帶領黃巾軍前來侵犯魏縣,李月率領著宋維及其三百人前去抵抗。宋維經過大小三十餘戰,最後在平定黃巾軍後,被冀州國國王封了一個廣昌縣縣令。
然而通過買官,阿諛奉承的人,卻做了大官。然而清河國的董平,卻被封為常山國君王,西北的肖西羽被封為魏郡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