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簡介
您聽說過功夫市場嗎?您聽說過江湖幣嗎?您聽說過功夫券嗎?您聽說過武林匹克運動會嗎?您聽說過用算盤練武功嗎?您聽說過江湖名馬騎瑞、馬自達、寶馬、奔馳、標致、駿捷嗎?您聽說過無劍的江湖嗎?您聽說過群雁抬折扇、孔雀叼彩筆、狂風揭玉簫嗎?您聽說過千名武師滅蝗蟲嗎?您聽說過文房四寶大比拚嗎?您聽說過無求俠嗎?您聽說過無求無畏棍、軟磨蠻纏鞭嗎?您聽說過撥亂反正腿、幡然悔悟掌嗎?您吃過問政山筍嗎?您見過飛箭現字嗎?什麼叫一石功夫呢?留香奪寶劍又是怎麼回事?
您肯定沒聽說過,因為這些都是這部小說的獨創!
這是一部把俠文化和徽文化相結合的徽派武俠小說,也是用武俠的形式影射當代生活的寓言式武俠小說,總之它是一部獨具一格的武俠小說,不同於其他任何一部。
徽文化與藏文化、敦煌文化並稱為中國三大地域文化,本小說的地理背景就在徽州,文化背景就是徽文化,時代背景是徽商鼎盛時期的明代。
說寫的是徽州武林豪傑如何用商業手段來經營功夫,讓武林大振的故事。
這些武林豪傑無一不是兼武士、商人、文人於一身的人。他們憑借自己超群的商業智慧和超前的商業手段,創造性地經營功夫,以功夫來掙錢,以錢來養功夫,武林高手無不家財萬貫、富甲一方。他處江湖,因為資金匱乏,武士皆窮,練功之人越來越少,武林日衰。獨徽州江湖,資金充溢,武士有錢,練功之人越來越多,武林大振。他們無不飽讀經書,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修養,大部分功夫莊的名字都取自《道德經》等經典,比如屈伸堂、曲全山莊、窪盈山莊、抱一山莊、剛柔山莊、柔克山莊、陰陽山莊......
有趣的是,徽州武林用的武器,非刀非劍,要麼是文人用品,要麼是生活用品,諸如笛子、毛筆、折扇、簫、算盤、筷子、秤杆等。他們主張練武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反對脫離生活練功,自始至終用實用主義的原則指導武林的發展。
每家功夫莊所用的武器都有奇異之處,但奇異而不荒誕,奇異中有哲理。比如豎一山莊以簫為殺人利器,這簫在舞動過程中,會根據使用者功夫的大小發出哭聲或者笑聲,功夫小的人舞動它,隻會發出哭聲,功夫強的人舞動它定會發出笑聲,哭聲不會殺人,發出笑聲定會置人於死地,這就是笑裏藏刀的道理。還比如,剛柔山莊的利器是毛筆,這毛筆,筆杆可殺人,筆毫也可殺人,筆杆殺人叫棒殺,筆毫殺人叫捧殺,筆毫裏包著鋼鏢,這叫柔中有剛。像這樣的例子在小說中還有很多很多。
當然徽州的武林界不是風平浪靜、波瀾不驚的,武林界的商戰無處不在,波瀾起伏,驚心動魄。小說有兩大情節線索,一條線寫的是,徽州最大功夫莊――橫一山莊如何欺行霸市、橫行霸道,破壞商業規則和武林規則,引發公憤,最後走向滅亡的過程。另一條寫的是,屈伸堂如何在逆境中崛起,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最後兼並了橫一山莊。小說中寫武林界的爭霸很常見,寫市場上的商戰也很常見,但小說中寫武林界的商戰就很少見了,用現代語彙寫古代的武林界商戰就更是絕無僅有了。
本小說的另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它具有無窮的可變性和適用性,本小說共寫了十二個功夫莊,如果以十二生肖去替代十二功夫莊,它就變成了一部演繹傳統文化的作品,如同動畫片《十二生肖》和《功夫熊貓》;如果以秦齊楚、韓趙魏、宋燕衛、薛國、鄒國、中山等諸侯國去替代十二個功夫莊,它就變成了一部演繹、影射戰國曆史的作品;如果以德意日、中美蘇、英法西、印緬越去替代十二大功夫莊,它就變成了一部演繹、影射二戰曆史的作品;如果以王、張、江、姚、林、朱、毛、周、劉、鄧、華、葉去替代裏麵的十二功夫莊,它就變成了一部演繹、影射****曆史的作品;如果以微軟、蘋果、因特爾、惠普、聯想、神舟、戴爾、華碩、同方、方正、宏碁、海爾去替代裏麵的功夫莊,它就變成了一部演繹、影射現代商戰的作品,等等。
同時,小說以橫一山莊和豎一山莊的對抗,來演繹橫與豎的對立;以橫一山莊和屈伸堂的對抗,來演繹黑與白的關係,因為他們的老板一個姓墨,一個姓白。如此安排,揭示了:功夫就是一橫一豎,江湖無非一黑一白。
而且,把這部小說放在不同的背景下解讀,它便呈現出不同的主題來:如果放在二戰的背景下解讀,它的主題就是反對法西斯主義;如果放在冷戰的背景下,它的主題就是反對霸權主義;如果放在商品經濟的背景下,它的主題就是反對壟斷經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