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我這就去安排人手運糧,兄弟的人就不必再作勞頓了,隨軍一起走便是!”
聽小木同意與他進城,叛將自是喜在心中,看著這長長的車隊,更是眉開眼笑。
“如此便謝過程將軍!”小木拱手應了下來,一揮手讓運糧的車夫們統統讓道,讓那叛將的人接手。
夏錦等一百餘人便如那郭子將軍所料一般乘竹筏順流而下入了臨川。
也不知那程將軍是如何向上稟報的,夏錦一行進了臨川竟被奉若上賓一般對待,在叛軍營中一百餘人竟分了六頂營帳,除了不許隨意走動,到是十分禮遇的。
隻可惜的是等了一下午也未見到趙將軍的影子,每每問起隻聽門口的守衛回答,不是去巡營了,就是去安頓災民了,到把那趙將軍說成了一個十足的好官,隻是夏錦懷疑,他們究竟有多少人見過那發起火來猶如瘋狗般亂咬人的趙將軍。
晉王等人正在營帳中商議著如何讓這運糧之人相信這裏便是戰王大營,既而把以後的糧餉陸續運往這裏。
殊不知,小木早已撕下臉上的麵皮讓木梓貼上,自已帶著夏錦悄悄溜了出去。
夏錦二人尋了一處隱蔽之所落腳,又重新收拾一翻,改扮作流民模樣。
這臨川城如此之在他們要去何處尋夏天,還需細細商討。
“錦兒,夏大哥若在臨川最有可能會在哪?”
“夏家在臨川有兩大一小三座莊子,我哥最有可能便在其中一處!”
“走,我們去最小的那一處看看!”夏錦從懷中摸出一張草圖,這是早先她打道長給他畫的,若說到夏家的莊子最熟悉的莫過於夏天和道長,如今夏天身陷囹圄,要問莊子的事自是非道長莫屬。
小木看到夏錦手中的草圖才知他是早有準備的,靠近夏錦身後,小木也湊過來看那張草圖,“錦兒為什麼要先去最小的那個?”
“因為三個當中隻有這個背靠大山!”見小木還是一知半解的模樣,夏錦為他解惑道,“你忘了我家就是背靠大山的嗎?我和哥哥,自幼無父無母,除了平時村中人接濟一二,更多的時候我們是自己上山找吃的。災荒之年自然是背靠大山不易被餓死。”
小木不禁奇怪的看著夏錦,他隻見過大荒之年災民湧入城中,到是頭一次聽到災荒之年背靠大山才不易被餓死的言論,但細細品味錦兒說的似乎也有幾分道理。
收起草圖兩人便往城郊趕去,一路之上也是小心翼翼避開路人,隻是讓他們難以想到的卻是如今的臨川早已是十室九空,旱災初起之時,這大多數人家能投親靠友的,全都出去投奔了,留下都是一些無親友可靠的,而青壯年為圖一口溫飽都參加了叛軍入了軍營,剩下的卻是沒有多少人了。
小木拉著夏錦一路躲躲藏藏意用了近一個時辰才找到草圖上的莊子。